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
B.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
C.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ZnCl2和FeCl2
D.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一定有ZnCl2和FeCl2
2.工业上制备单质镁的原理之一为:① 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MgO + 2HCl=MgCl2 + H2O;② 电解熔融氯化镁 MgCl2Mg + 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B.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②应隔绝氧气进行 D.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3.右图能正确表示下列对应关系的是
A.向稀盐酸中加过量的铁粉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B.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一定量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向硫酸铜溶液加入少量的铁粉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4.一定温度下,在下列流程图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固)+2HCl(气)CoCl2(气)+H2(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容器1中的固体是不纯净的Co,反应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Co
B.固体X从反应容器1到反应容器2的变化过程为物理变化
C.反应容器1中的温度为900℃,反应容器2的温度是600℃
D.气体Y是H2,在整个流程中可循环使用
5.室温下,向含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不饱和)。取少许滤渣,滴入盐酸,产生气体。则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 B.滤液的颜色为蓝色
C.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ag D.滤渣中含有单质铜、单质镁和单质锌
二、选择题
6.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Z>Y>X C.X>Z>Y D.Y>Z>X
7.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8.工业上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3Ba↑+Ba(Al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C.生成物Ba(AlO2)2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9.将一定量镁、铝组成的金属混合物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51g,同时生成氢气0.1g。然后,将所得的溶液完全蒸干,得到氯化镁和氯化铝固体混合物。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镁铝混合物的质量共有1.1g
B.原金属混合物中镁的质量为0.24g
C.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D.最后蒸干得到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4.65g
10.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
A.铜、石墨、石灰水都具有导电性
B.H2、O2、CO2都能用排水法收集
C.C、S、P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气体
D.Al、Zn、Fe都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11.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松叶堪为酒,春米酿几多?”指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镁粉和铝粉
B. 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C.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混合气体
B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分别向等量样品中加入等量肥皂水
D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A.A B.B C.C D.D
14.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单质锌 B.滤渣中一定含有Cu、Ag,一定没有Zn
C.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有 D.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15.为了从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 X 中只含铜 B.溶液 Z 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
C.试剂 B 是稀硫酸 D.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三、综合应用题
16.金属锡(Sn)是人类发现最早且应用于生产的金属之一,锡器常用于茶叶、鲜花等物品的保鲜。兴趣小组围绕金属锡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锡的冶炼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锡和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在锡中加入少量铅形成合金,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 。
【探究二】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小组同学为探究铜、锡与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表所示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稀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实验结论 铜、锡、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反思评价〗探究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利用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外,还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限定实验药品:锌片、铜片、锡片、ZnCl2溶液、CuCl2溶液、SnCl2溶液)。
〖拓展应用〗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醋(含醋酸),原因是 。
【探究三】锡的回收
某废铜线中主要含有铜和锡(Sn)金属,采用如下流程回收金属铜和锡。
(4)将废铜线预先粉碎的目的是 。
(5)写出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理论推算,最后获得金属铜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废铜线中铜的质量。
(7)步骤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17.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都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是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 ,钢铁制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但却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做法 。
(2)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3)为了探究X、Y、Z三种固体金属的活动性,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①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序号)
A.X、Y、Z B.Y、X、Z C.Z、X、Y D.X、Z、Y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和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 (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如右图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钠属于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C.钠离子的符号为Na1+ D.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
(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铝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化学方程式为: 】
18.金属及合金有广泛的用途。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 有关。
甲.金属的活动性 乙.金属的导电性 丙.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2)近年来,郑州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高新区某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序号即可)。
②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3)取一定量的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如果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
(4)如图为CO还原CuO的微型装置图。
①A处V形管内实验现象: 。
②B处V形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
(5)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取60g该铜锌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烧杯内剩余固体质量为47g。则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AD
2.BD
3.AB
4.BD
5.BD
6.B
7.D
8.A
9.B
10.C
11.D
12.A
13.C
14.D
15.C
16.(1)
(2)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 锌>锡>铜 锌片、铜片和SnCl2溶液 锡与醋酸反应
(4)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5)
(6)大于
(7)分解反应
17.(1) 含碳量不同 洁净干燥(合理即可)
(2)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3) B
(4) 最左边 C
(5)10.8kg
18.(1)甲
(2) ②③/③② 在常温下,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覆盖在铝制品表面,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
(3) 锌、铜、银 或或
(4)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5)解: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取60g该铜锌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烧杯内剩余固体质量为47g,则47g固体为铜,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60g-47g=13g,设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
x=0.4g
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