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9.3溶液的浓度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溶液的浓度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6 12:14:11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9.3 溶液的浓度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S/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Na2SO4 9.6 20.2 40.8 48.4 47.5 47.0
A.t3应介于40℃~50℃
B.将t3℃时Na2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点将沿曲线c→b→a运动
C.甲、乙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3,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D.将d点甲、乙溶液移至c点,可采用的方法只有加入溶质甲、乙,且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减少的是( )
A.Zn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铜和硝酸银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3.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
4.现有Na2CO3和K2CO3的某固体混合物12.2g,将其与100g稀盐酸混合,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7.8g。则下列有关计算中,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2g
B.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C.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6g
D.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3.3g
5.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B.时,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C.将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等于
D.将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大于
二、选择题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将t2℃时相等质量的甲、乙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更大
D.t1℃时,向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5%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混有的 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氧气后点燃
B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 向盛有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C 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A.A B.B C.C D.D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
B.t1℃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溶液大
D.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9.如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从t2℃降到t1℃时,M、N两种物质的溶液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B.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m1g
D.t2℃时,M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10.下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C
B.欲除去A中含有的少量B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C.t1℃时A的饱和溶液70 g,先升温至t2℃再加入20g A,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A
11.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溶液中含有KNO3和NaCl时可以用蒸发溶剂提纯KNO3
1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和蒸发均可使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
B.N点和M点表示的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浓度均保持不变
D.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4
1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0g溶液
14.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
B.t1℃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KNO3
C.t2℃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1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溶液从t3℃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三、综合应用题
16.I.金属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①《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金具有良好 性;
②铝制品用途广泛,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铝 (填“高”或“低”)。
(2)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微型实验装置。
①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处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某电镀厂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从排放的废水中回收铜、铁和硫酸锌溶液,设计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I、Ⅲ中包含的相同操作是什么?
②写出步骤Ⅰ中所得固体的成分。
③确定步骤Ⅲ中的X后,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同学用50g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55.5g,则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
17.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①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②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
③已知某气体可用E装置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应从 口进(填“a”或“b”)。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
(5)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和13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把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小雪同学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①计算: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量取水 mL(室温时,水的密度约为1.0g/mL)。
步骤②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右,此时应 。(填选项序号之一)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适量氯化钠
C.增加砝码
D.减少适量氯化钠
步骤③ (写步骤名称):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这样得到的溶液即是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过滤操作中也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
步骤④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其原因可能是 (填选项序号,多选)。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D.已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室温下,小雪同学把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100gCaC12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反应时,生成10g沉淀,停止滴加。(化学方程式为)。
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②试通过计算,求参加反应的Na2CO3溶液的质量 。
参考答案:
1.AC
2.CD
3.AC
4.BD
5.ABC
6.C
7.D
8.D
9.D
10.C
11.B
12.B
13.D
14.B
15.C
16.(1) 延展 高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过滤 Zn、Cu、Fe Zn+H2SO4=ZnSO4+H2↑
(4)设该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x=7.3g
该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4.6%;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17. 长颈漏斗 D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b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19.6%
18.(1) 45 B 溶解 加快溶解 引流 ABC
(2) 11.7 106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1 金属材料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