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卷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营养成分是( )
A.水 B.脂肪 C.无机盐 D.维生素
2.坏血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表现出牙龈肿胀、发红、
出血现象,病人应该多吃一些(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
A
3.2023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要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该是( )
A.油脂类 B.蔬菜类 C.淀粉、谷物类 D.肉类
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消化管和肺 B.消化管和消化腺
C.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和气管
B
C
5.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起始器官分别是( )
A.胃、小肠、口腔 B.口腔、小肠、胃
C.口腔、胃、小肠 D.小肠、口腔、胃
A
6.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是肝脏,它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
B.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可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C.⑤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③是胃,它分泌的胃液能消化淀粉和蛋白质
D
【主题思考】2023年5月20日是第34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是“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请回答第7~8题。
7.这一年的活动主题希望青少年在长身体时要补充充足的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关于饮食的习惯及解释,你认同的是( )
A.青少年可多吃汉堡等高热量的快餐食品
B.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吃高脂肪含量的食物补充能量
C.谷类为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
D.每天三餐的热量摄取比例大致为30%、30%、40%
C
8.某班的宣传小组打算办一期以“人体消化与吸收”为主题,宣传中国学生营养日的黑板报。下面在同学们准备的资料中描述错误的是( )
A.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
B.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
C.维生素、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
D.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送入小肠腔内
C
9.如图是心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心脏四个腔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
A.①左心房
B.②左心室
C.③右心房
D.④右心室
B
10.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肺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乙→丁→甲
C.丙→甲→乙→丁 D.丁→乙→甲→丙
C
【主题探究】某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请回答第11~12题。
11.如图是静置2 h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12.决定血液呈现红色的主要成分是( )
A.血红蛋白 B.血清 C.白细胞 D.血浆
A
A
13.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献血不利于人体健康
C.AB血型患者可接受大量异型血
D.一次献血应不少于400 mL
A
14.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管①是动脉
B.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C.血管③是静脉
D.小鱼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③→②→①
D
15.下列关于体循环的起点、终点、血液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心室、左心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左心室、右心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右心室、右心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右心室、左心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6.在体检时,测得某同学的血压是12.6/6.8(kPa),说明这名同学的血压( )
A.正常 B.偏高 C.偏低 D.不知道
C
B
17.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到锥形瓶的底部
B.设置重复组可使得实验结果更准确
C.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D.质量相同的任意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完全相同
B
18.有氧运动中大量二氧化碳最终产生的场所是( )
A.鼻 B.咽 C.组织细胞 D.器官
19.若人体长期暴露于家装中劣质板材释放的甲醛、苯的挥发物中,会非常容易导致患呼吸道疾病,甚至白血病。甲醛进入肺是通过(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肺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
C
20.如图是人体组织细胞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血管在人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B.该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C.该血管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D.物质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降低,含氧量升高
D
21.如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的示意图,下列选项对两种状态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B.甲为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上升
C.乙为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下降
D.乙为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下降
A
22.下列人体器官中除哪项外都具有排泄作用( )
A.肾脏 B.肛门 C.皮肤 D.肺
B
23.如表为某健康人体内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成分②、③分别是( )
A.葡萄糖 尿素 B.蛋白质 尿素
C.尿素 蛋白质 D.尿素 葡萄糖
A
成分 水 ① ② 无机盐 ③
血浆 90 8.00 0.10 0.72 0.03
原尿 98 0.03 0.10 0.72 0.03
尿液 96 0.00 0.00 1.10 1.80
24.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
“→”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减少
B.若X为肺,则b内氧气含量丰富
C.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D.若X为小肠,与a相比,b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
25.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的血液成分是
( )
A.水分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D
26.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B.②中的液体为原尿
C.血液通过③后,尿酸、尿素减少,血液变成静脉血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C
27.尿液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所含成分及浓度在形成过程中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图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则PQ段表示的结构或部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
D
28.肾透析又称人工肾,也叫血液透析法,其及时排出的是( )
A.粪便和尿液 B.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C.食物残渣和尿素 D.细胞代谢产生的各种废物
29.在人体皮肤的下列结构中,与排泄和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是( )
A.角质层和生发层 B.汗腺和真皮内的血管
C.真皮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D.皮脂腺和真皮的结缔组织
B
D
30.梳头时常常会掉下一些头皮屑,这些皮屑是由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细胞形成的( )
A.表皮的角质层 B.表皮的生发层
C.真皮的弹性纤维 D.真皮的胶原纤维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图1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图2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3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数字或序号)
(1)图2四个腔室中[ ] (共1分)的壁最厚,为体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体现了结构与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功能
左心室
7
(2)若用橡皮管扎紧图2中的9,从3向心脏注水,水在图2中的流经部位
为 (用图2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3)小伟最近嗓子疼痛,经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建议注射抗生素,输液时护士用一个橡皮管在他手背针刺部位上方15厘米处捆扎起来,针刺入的血管是图1中[ ] (共1分)。药物首先到达图2心脏中的[ ] (共1分),药物需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2
右心房
6
静脉
b
3→6→8→2
(4)在小伟体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用图2中的数字表示)。
(5)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到西藏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图3中的[ ] (共1分),这种细胞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2分)。
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
红细胞
①
2、3、9
32.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人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使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受到损害,病人抵抗力明显降低,常发生多种不同的并发症,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资料二: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束胸使胸部不能充分扩张,肺组织不能充分舒展,以影响全身的氧气供应,百害无一利,对青春期的女生影响更大,不仅影响正常发育,甚至危及性命。
(1)灰尘经过人体呼吸系统的顺序:鼻→咽→ →气管→支气管
→ 。
(2)束胸直接影响图甲中的 (填字母)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引起体质下降。
B
肺
喉
(3)图乙中a、b过程的原理是通过 实现的;c、d表示气体,分别是 和 。
(4)血管甲、丙分别是 、 (填血管名称),它们分别流 、 (填血液类型)。
动脉血
静脉血
肺静脉
肺动脉
氧气
二氧化碳
呼吸运动
33.请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首先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三种处理:
A.将馒头碎屑与2 mL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B.将馒头碎屑与2 mL 放入2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C.将馒头块与2 mL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②将处理后的3支试管同时放入 ℃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同时取出。
37
清水
(2)实验现象:
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而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蓝色最深。
(3)实验结论:
①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 的分泌以及 的搅拌和________
的咀嚼都有关。
②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 ,淀粉的消化是从
内开始的。
(4)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择哪两支试管作为对照实验?
。
1和2
口腔
酶(或“消化酶”)
牙齿
舌
唾液
2
1
34.中国“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并完成交会对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航天员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有航天梦想的中学生心中的偶像,他激励学子:“只要努力学习,你也有机会遨游太空!”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是系统,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桂海潮先生在空间站锻炼过程中,呼吸加快,在呼气过程中,膈肌
,膈顶部 ,肺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2)图中表示氧气的序号是 (填“③”或“④”);B系统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 。
上升
吸收
③
大于
舒张
(4)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桂海潮先生每天需要补充大量的淀粉。淀粉在小肠内消化成 ,才能被 最终吸收;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答一点即可)。
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
(3)C系统产生尿液的器官的组成单位是 ;桂海潮先生在空间站走动时,对身体起到平衡作用的器官是 。
葡萄糖
小脑
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