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 3听觉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 3听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6 10:2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 3、听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耳朵的结构;知道听觉是怎样产生的;了解耳朵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耳朵结构模型,认识听觉产生的过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获取耳朵常见的疾病及预防方法的信息。
3.对耳朵的结构、功能、常见的耳病及预防方法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4.能用所学的听觉知识指导生活,保护耳朵。了解耳朵的更多功能,加深人体对刺激反应方式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听一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悦耳的音乐、嘈杂的噪声等,说一说听后的感受,思考人体是怎样听到这些声音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听觉形成的资料,结合前面学习的视觉的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教师让学生准备纸筒、橡皮膜、镜子、细线、棉球等材料。纸筒长度不要太长,可以稍微厚一点,两端平整;橡皮膜弹性要好,不要有破损;细线要细,棉球不要太重。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使用与听觉形成的联系,为课上展开探究做好准备。
有些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习惯用发夹、手指等来掏。其实频繁掏耳朵是不良的习惯。耳道内有皮脂腺、耵聍腺等,常附有病菌。频繁掏耳朵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和鼓膜破裂,病菌就会感染耳道,引发脓肿、软骨膜炎或中耳炎等,严重时会影响听力。拓展活动搜集资料,了解耳朵的其他功能。
三、教学分析
听觉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时可以分两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做鼓膜振动的模拟实验。
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方法指导:
1.将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纸筒一端;2.细线的一端拴住棉球,将另一端固定在纸筒上,棉球正好靠在橡皮膜的中心点;3.将纸筒固定在铁架台上;4.一名学生对着纸筒空的一端说话,另一名学生手拿镜子照棉球一端,观察棉球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根据方法指导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提示其每个小组要分工明确,一名学生向纸筒内说话,一名学生手拿镜子,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第二环节:总结听觉产生的过程。
实验后,教师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说一说,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2.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什么?橡皮膜用来模拟什么?棉球的作用是什么?3.听觉是怎样产生的?
师生通过交流,会发现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明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说明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
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出示听觉产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听觉产生的过程,并认识耳朵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及时将实验的信息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我知道的耳朵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
1.师生做游戏。
规则:教师用手随意指向某个学生时,这名学生就要站起来说一句话,然后让这位蒙眼睛的同学猜一下说话的同学是谁,他在哪个位置。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哪个器官起了重要作用?
3.学生回答,教师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听觉。)
二、活动过程
(一)认识耳朵的结构。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了解耳朵的结构吗?
2.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3.教师小结:耳朵由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等构成。根据它们的功能及所处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4.师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
5.引导学生结合模型总结:耳郭、外耳道属于外耳。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听小骨属于中耳。耳蜗像蜗牛壳,属于内耳。
(二)听觉是怎样产生的?
1.鼓膜振动实验。
教师出示方法指导(课件呈现器材和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边说边演示):(1)把橡皮膜蒙在纸筒上,用橡皮筋固定,尽量扎得紧些。(2)用细线捆住棉球,使棉球球心对准橡皮膜中心,细线另一端固定在纸筒外侧。(3)将此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4)一名学生手拿镜子朝向棉球,另一名同学朝纸筒另一侧喊话,观察并记录棉球的运动情况。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总结听觉产生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其实我们耳朵里的鼓膜类似于实验中的橡皮膜,请大家想象一下,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教科书以正文形式呈现了:“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三)了解常见的耳病和预防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耳的常见病。
师生小结:中耳炎是耳朵的常见疾病,多发于儿童。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耳的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教师小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耳部卫生等,可以有效预防耳朵的常见疾病。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掏耳朵的危害。
教师出示资料卡,学生阅读思考后交流。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
2.教师拓展:课下,请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耳朵的其他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