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式 1
第一章 集合
课标解读: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感受·理解
1. 下列给出的对象中, 能表示集合的是
A. 数学课本必修1中的难题 B. 我们班里的电脑高手
C. 中招考试成绩优秀的人 D. 直角三角形的全体
2. 设A={a},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0∈A B. aA C. aA D. a=A
3. 下列描述中, 集合M与集合N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A. M={xx=3 or -5} N={(x,y)x=3, y=-5}
B. M={3, -5} N={-5,3}
C. M={(3, -5)} N={(-5,3)}
D. M={3, -5} N={(3, -5)}
4. 下列命题:
①{1,2,3,1}是由四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0}表示仅由一个数”0”组成的集合.
③{1,2,3}与{3,2,1}表示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小于1的正有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有 .
5. 不等式2x-3>1的解集是 .
思考·运用
6. 集合A={(x,y)x+y=5, x , y∈N}可用列举法表示为 .
7. 已知集合{mmN, 8-mN}, 则此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
A. 6 B. 7 C. 8 D. 9
8. 已知集合A={不大于5的偶数}, 2a=2+, 则a与A的关系是 .
9. 设集合A={k2-k, 2k},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探究·拓展
10. 已知 A={xx=2k, kZ}, B={xx=2k+1, kZ}, 若a∈A, b∈B, 试判断a+b与集合A, B之间的关系.
11. 已知集合A={xax2-3x+2=0, aR}, 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a的取值范围.
第二课时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感受·理解
1. 设集合A={xx>1}, B={yy≥2},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B B. AB C. AB D. AB
2. 下列集合中, 其子集只有其本身的是
A. {xx2≤0} B. {xx3≤0} C. {xx2<0} D. {xx3<0}
3. 满足条件{a}A{a, b, c}的集合A的个数是
4.下列四个命题中:
(1)空集没有子集;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3)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以上的子集;
(4)空集的元素个数为零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思考·运用
5.若非空集合A满足AB,AC,B={0,1,2,3},C={0,2,4,8},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A为_____
6.已知集合A={X|a-1Xa+2},B={X|3
探究·拓展
7. 设集合A={1, a, b}, B={a, a2, ab}, 且A=B, 求实数a, b.
第三课时 集合的基本运算
感受·理解
1. 设全集U={1,2,3,4}, A={xx2-5x+m=0, xU}, 若CUA={2,3}, 则m的值四海
A. 2 B. 4 C. 6 D. 12
2. 设全集U={2, 3, a2+2a-3}, A={a+1, 2}, CUA={5}, 则a= .
3. 设全集U={2, 4, 1-x}, A={2, x2-x+2}, 若CUA={-1}, 求x的值.
4.设全集I={0, 1, 2, 3, 4}, 集合A={0, 1, 2, 3}, B={2, 3, 4}, 则 (CUA)∪(CIB)= .
A. {0} B. {0, 1} C. {0, 1, 4} D. {0, 1, 2, 3, 4}
5. 设集合A={x-5≤x<1}, B={x06. 用符号 ”” 或 “” 填空:
(1) A A∩B (2) A∩B
(3) A∩ A∪ (4) A∩B A∪B
(5) A∩CUA B (6) B A∪B
思考·运用
7. M={xx≤1+, x∈R}, N={1, 2, 3, 4}, 则CRM∩N= .
8. 已知A={x-59. 已知A={xx-=0}, B={xx2-x+(a-1)=0}, 且A∪B=A, 求a的值.
探究·拓展
10. 已知S为全集, 集合M, NS, 若NM, 则
A. CSMCSN B. CSM CSN C. M CSN D. M CSN
11. 全集U=R, 设集合A={xx≥4 or x≤0}, B={xx>a}, 若CUAB, 则a的取值集合是
A. {aa<4} B. {aa≤0} C. {a04 or a<0}
第四课时《集合》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集合A={X|0 X<3且X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16 (B).8 (C).7 ( D). 4
2.已知全集U={1,2,3,4,5,6},A={1,2,3,4},B={3,4,5,6},那么CU(A∩B)=( )
(A){3,4} (B){1,2,5,6} (C){1,2,3,4,5,6} (D)Φ
3.已知全集 u={1、2、3、4、5},A={1、5},BCUA,则集合B 的个数是( )
(A)5 (B) 6 (C) 7 (D)8
4.全集U=N 集合A={x|x=2n,nN},B={x|x=4n,nN}则( )
(A)U=A∪B (B)(CUA)B (C)U= A∪CUB (D)CUACUB
5.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B∩ [CU (A∪C)] (B)(A∪B)∪ (B∪C)
(C)(A∪C) ∩( CUB) (D)[CU (A∩C)]∪B
6.已知集合M有3个真子集,集合N有7个真子集,那么M∪N的元素个数为( )
(A) 有5个元素 (B)至多有5个元素
(C) 至少有5个元素 (D)元素个数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设I是全集,非空集合P、Q满足PQI。若含P、Q的一个运算表达式,使运算结果为空集Φ,则这个运算表达式可以是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个表达式)。
12.设非空集合A={x|2a+1≤x≤3a-5},B={x|3≤x≤22},则能使AA∩B成立的a值的集合为__________。
13.(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①若A={x|x =x},—1_______A;②若B={x|x +x - 6=0},则3______B;③若C={x|1≤x<10,x∈N},则8________C;④若D={x|-2< x<3,x∈Z},则1.5_______D.
14.当{a,0,—1}={4,b,0}时,a=_________,b=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
1.(15分)知集合A={-1,a +1,a -3},B={-4,a-1,a+1},且A∩B={-2},求a的值.
2.(15分) 设U={x∈Z|0A∩B,A∪B,(CUA)∩(CUB),(CUA)∪(CUB),(A∩B)∩C,(A∪B)∩C.
3.(20分)已知集合A={x|a≤x≤a+3},B={x<-1或x>5}.
(1) 若A∩B=Φ,求a的取值范围;
(2) 若A∪B=R,求a的取值范围.
附加题:(20分)
某班考试中,语文、数学优秀的学生分别有30人、28人,语文、数学至少有一科优秀的学生有38人,求:
(1) 语文、数学都优秀的学生人数;
(2) 仅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
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课标解读: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休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运用
4.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5.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第五课时 函数的概念(1)
感受·理解
1.下列叙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能构成函数关系的有 ( )
(1)炮弹从发射到落地之前的时间内,时间与高度;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每一时刻与行驶路程
(3)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储油罐,油面高度与储油量
(4)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储油罐,油面宽度与油量
2.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 )
A、在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都有至少一个数与之对应
B、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C、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D、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3.下列两个集合间的对应构成函数的是 ( )
A、A=R,;
B、A=B=,;
C、,B=R,;
D、
4.集合
A B
C D
5.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B、 C、; D、
6、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B、
C、 D、
7.设,则的值是 ( )
A B 7 C 2 D
8. 若函数,则等于 ( )
A、 B、 C、 D、
9.已知,那么f(x+1)是 ( )
A. B. C. D.
10.已知,则= , = , =
11.已知 .
思考 运用
13.已知为常数,若,,则=__________。
14.已知二次函数,求函数。
15.已知函数,满足f(2)=1,f(x)=x有唯一解,求函数y=f(x)的解析式及f[f(-3)]的值
探究 拓展
16.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计算:
第六课时 函数的概念(2)
感受·理解
1.下列函数中,定义域是R的函数是 ( )
A、 B、 C、 D、
2.函数的定义域是
A、(,1) B、[1,+ ) C、(1,+ ) D、(,1]
3.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无法确定
4.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5.函数的定义域为 .
思考 运用
6.y = f ( x ) 的定义域为[ 0,1],则f(2x+1)的定义域为
7.已知函数f ( 2x + 1 )的定义域为(0,1),则f ( x ) 的定义域为
8.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且a+b>0,求F(x)=f(x)-f(-x)的定义域为_______
探究 拓展
9.从边长为2a的正方形铁片的四个角各裁去一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其体积为V,写出V与x的关系式,并指出定义域
10.等腰梯形ABCD的两底分别为AD=2a,BC=a,∠BAD=45。
如图所示,直线MN ⊥AD交AD于M,交折线ABCD于N,
记AM=x,试将梯形ABCD位于直线MN左侧的面积y表示为
x的函数,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第七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
感受·理解
1.已知 ,则的值为 ( )
A 5 B 2 C -1 D -2
2. 求一次函数f (x),使f[f(x)]=9x+1,则f(x)=_______
3.设函数,已知f(x)=10,则x= ( )
A、3或-3 B、3或-5 C、-3 D、3,-3或-5
4.已知函数,且=
5.某人去上班,先步行,后跑步。如果y表示该人离单位的距离,x表示该人出发后的时间,则下列图象中符合此人走法的是 ( )
思考·运用
6.从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中途有一个公园,甲,乙两家到该公园的距离都是2km,甲10点钟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自家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km)与时间x(分钟)的关系。
依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公园休息了吗?若休息了,休息了多长时间?
(2)甲到乙家是几点钟?
(3)写出函数y=f(x)的解析式
7.函数f(x)=ax2+bx+c满足a,b,c及△=b2-4ac均为正数,
则f(x)的图像不通过第________象限
8.已知,求的解析式。
探究 拓展
9.已知某人某年1至6月份的月经济收入如下:一月份为1000元,从2月份起每月的月收入是其上一个月的2倍,用表格、图像、解析式三种形式表示该人1月份至6月份的月经济收入y(元)与月份序号x的函数关系,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第八课时 映射
感受·理解
1.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对于这种从集合A到B的“对应”意味着具有下列几点特性,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A中每一个元素都存在B中的元素和它对应
B、“在B中存在唯一元素和A中元素对应”即A中的元素不能对应B中的一个以上的元素
C、A中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对应B中的一个元素
D、B中不可以有元素不被A中的元素所对应
2.映射是定义域A到值域B上的函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A中每个元素必有象,但B中元素不一定有原象
B、B中元素必有原象
C、B中元素只有一个原象
D、A或B可以是空集或不是数集
3.设集合A={},B={}, 从A到B的映射法则f,其中不是映射的是 ( )
A、 B、
C、 D、
4.( )个
A、 9 B、8 C、6 D、4
5.( )个
A、 9 B、8 C、6 D、4
6.映射与函数的联系与区别是
7.设A=B={a,b,…, y,z}(元素为26个英文字母),作映射为
A={ a,b,c,d,…,x, y,z }
B={ a,b,c,d,…,x, y,z }
并称A中字母拼成的文字为明文,相应的B中对应字母拼成的为密文,则密文“H knud xnt lzsgr”对应的明文是
第六课时 函数的图象
感受·理解
1.下列四个图像中,是函数图像的是 ( )
A.(1) B.(1)、(3)、(4) C.(1)、(2)、(3) D.(3)、(4)
2.函数y=f(x)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有一个交点 B.没有交点 C.至少有一个交点 D.至多有一个交点
3.函数的图象是
4.某人去上班,先步行,后跑步。如果y表示该人离单位的距离,x表示该人出发后的时间,则下列图象中符合此人走法的是 ( )
A、 B、 C、 D、
5.下列函数式中,图象是双曲线的是 ( )
A、 B、 C、 D、
思考 运用
6.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 ( )
7.若的图象的对称中心是(-2,1),则a+b=
A、-1 B、1 C、-3 D、3
探究 拓展
8.试利用图象平移的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
9.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x+1)=f(x)+2,f(0)=1,求f(x)的解析式,并作出y=|f(x)| 的图象
第九课时 函数的值域
感受·理解
1.已知函数的值域是
A、{1,2,4} B、{1,2,5} C、{2,4,5} D、{1,4,5}
2.函数的值域是 ( )
A、 B、 C、 D、
3.,则它的最值情况是 ( )
(A)有最小值,有最大值 (B)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C)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 (D)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4.函数在区间[-5,5]上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是 ( )
A 42,12 B 42, C 12, D 最小值是,无最大值
5.已知 .
6.已知函数,则它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__________
7.函数的值域为
8.函数的值域为
思考 运用
9.
10.若对任意实数t,都有f(1+t)=f(1-t),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x=1时,f(x)最大 B、x=-1时,f(x)最大
C、x=1时,f(x)最小 D、x=-1时,f(x)最小
探究 拓展
11. .
12.请你用所学知识,设计二个不同函数解析式,使其定义域为(2,4]时,值域为(1,2]
第十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感受·理解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1)若,当时,,则y=在I上是增函数
(2)函数y=在R上增函数
(3)函数y=在定义域是增函数
(4) 函数y=的单调区间是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为增函数的是 ( )
A、 B、 C、 D、
3.函数的单调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内是减函数 B、在时是减函数
C、在 D、在
4.若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则 ( )
A、 B、 C、 D、
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函数y=kx(k为常数,k<0)在R上是增函数 B 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
C 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 D 在为减函数
6、函数f(x)在区间(-2,3)上是增函数,则y=f(x+5)的递增区间是 ( )
A.(3,8) B.(-7,-2) C.(-2,3) D.(0,5)
7.函数的递增区间依次是 ( )A. B.
C. D.
思考 运用
8.函数f(x)=4x2-mx+5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f(1)等于
9.y=-x2-2x的单调增区间是 .
10.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12.已知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a、b∈R且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f(a)+f(b)≤-f(a)+f(b) B.f(a)+f(b)≤f(-a)+f(-b)
C.f(a)+f(b)≥-f(a)+f(b) D.f(a)+f(b)≥f(-a)+f(-b)
探究 拓展
13.判断并证明上的单调性
利用你的结论,判断与的大小(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第十一课时 函数的奇偶性
感受·理解
1.奇函数y=f(x)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
A、(a,f(-a)) B、(-a,f(a)) C、(-a,-f(a)) D、(a,f())
2.已知①;②;③;④四个函数中,偶函数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3.下列函数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 )
①②③④
A、1 B、2 C、3 D、4
4.下面哪个函数不具有奇偶性 ( )
A、 B、
C、 D、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是偶函数 B 是奇函数
C 上是偶函数 D 是偶函数
6.对于定义域是R的任何奇函数,都有 ( )
A B
C D
7.若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当x<0时,f(x)= ( )
A、-x(1-x) B、x(1-x) C、-x(1+x) D、x(1+x)
8.若函数在[2a-1,3]上是奇函数,则a=
9.若是奇函数,则a的值是
10.函数,则 .
11.奇函数f(x),当x>0时,,则x<0时,f(x)= .
思考 运用
12.已知函数y=f(x)是R上的奇函数,且x>0时,,则f(x)的解析式为
13.若f(x)是偶函数,其图象与x轴有四个交点,则方程f(x)=0的所有实根之和为
14..已知,若,则 .
探究 拓展
15.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y都成立,则的奇偶性是
16.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y=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求f(1)+f(2)+f(3)+f(4)+f(5)的值
第十二课时 单调性与奇偶性
感受·理解
1.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的是( )
(A)(B)(C)(D)
2.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 ( )
A B
C D
3.设f(x)是奇函数,当x>0时,,则当x<0时,f(x)=
4.函数 .
5.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6.若的单调减区间是,则a= ;若f(x)在上是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f(x)=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证明f(x)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3)根据以上结论,指出当x为何值时,有最小值
8.已知函数
(1)用定义证明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2)判断该函数的奇偶性
9. 函数y=f(x)是偶函数,且在上为减函数,试比较与的大小
思考 运用
10.若y=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且f(2)=0,求使得f(x)<0的x的取值范围(用区间表示).
11.已知是偶函数,而且在上是减函数,判断在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加以证明。
12.已知函数
(1) 证明该函数是偶函数
(2) 画该函数的图象
(3) 写出该函数的单调区间
探究 拓展
13.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1,b](b>1),求b的值.
14.设函数f(x)对于任意x,yR,都有,且x>0时,<0,
(1)求证是奇函数
(2)试问在时,是否都有最值?如果有,求出最值;如果没有,说出理由
(3)解关于x的不等式
15.设是上的奇函数,,当时,有=x,则=
第十四课时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复习课
感受·理解
1. 若函数,则等于 ( )
A、 B、 C、 D、
2.设,则的值是 ( )
A 0 B 1 C 2 D
3.已知函数,且=
4.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5.函数的值域是 ( )
A、 B、 C、 D、
6.函数的单调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内是减函数 B、在时是减函数
C、在 D、在
7.下列函数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 )
①②③④
A、1 B、2 C、3 D、4
8.下面哪个函数不具有奇偶性 ( )
A、 B、
C、 D、
9.若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当x<0时,f(x)= ( )
A、-x(1-x) B、x(1-x) C、-x(1+x) D、x(1+x)
10.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 ( )
A B
C D
11.( )个
A、 9 B、8 C、6 D、4
12.已知f ( x + 1 )的定义域为[-1 ,3],则f ( 2x–3 ) 的定义域为
13.函数的值域为
14.的单调增区间是 .
15.若函数在[2a-1,3]上是奇函数,则a=
16.奇函数f(x),当x>0时,,则x<0时,f(x)= .
思考 运用
17.已知一次函数满足,求函数。
18.若函数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探究 拓展
19.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在区间(-∞,5)上单调递减,对任意实数t,都有f(5+t)=f(5-t),那么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A.f(-1)<f(9)<f(13) B.f(13)<f(9)<f(-1)
C.f(9)<f(-1)<f(13) D.f(13)<f(-1)<f(9)
20. 函数y=f(x)是偶函数,且在上为增函数,试比较与的大小
N
M
D
A
C
B
(1)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