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同步练习题
选择题
1.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C.2~5 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5~7 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
A.1h B.5min C.50s D.10s
3.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4.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米
5.(3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为了推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自行车重新成为了人们的首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车轮、车把以及脚踏板上有花纹,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D.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变大
6.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速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
填空题
7.同学们用图1的玻璃管做了“研究气泡运动规律”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 和 ;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2,则气泡上升的速度为 cm/s.
8.(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3)图3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 km/h.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摩擦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 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s。
实验题
10.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3)如下图丙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
90 3
40 2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11.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简答题
12.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 (写出两条)?
(2)在长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气温约为15℃)
13.(1)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2)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乙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三个错误:
① ;② ;
③ 。
14.百米赛跑上。甲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发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发枪的声音开始计时。请你分析以下那位计时员计时较准确?为什么?
15.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16.今年,江苏省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⑴ 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⑵ 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⑶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到武夷山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2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2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A
6.B
7.刻度尺 秒表 3
8.(1)2.60(2.59~2.61均可) (2)-3 (3)80
9.匀速;1.80;0.9
10.(1)4.70;(2)35~42℃ 36.9;(3)①v=s/t;②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③0.5
11.(1)时间;(2)大;大;(3)0.25;(4)7
12.(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一般不等、声音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合理即可)(2)5200m/s 铁
13.(1)184.4s;(2)①图中零刻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②图中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③图中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14.甲运动员较准确,因为光速大于声速,时间误差小。
15.(1)公路两旁的树木建筑物 (2)向北运动,丙静止(3)甲.丙都向南运动(4)方向向北运动速度大于甲乙丙的车辆
16.(1)不会(2)会(3)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
17.超速 禁止酒后驾车;滴酒不沾,出行平安;十次事故九次快等
t/s
s/cm
2
4
6
8
10
6
12
18
24
30
0
第17题图1 第17题图2
1
2
3
4
cm
0
0
10
10
Km/h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第13题图1 第13题图2 第13题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