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习题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校本习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校本习题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校本习题(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5-20 01: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课标解读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③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④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⑥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第十九课时 倾斜角与斜率
感受 ( 理解
1.已知直线经过点A(0,4)和点B(1,2),则直线AB的斜率为( )
A.3 B.-2 C. 2 D. 不存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条直线和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B.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C.和x轴平行的直线,它的倾斜角为180°.
D.每一条直线都存在倾斜角,但并非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3.下列多组点中,三点共线的是( )
A.(1,4),(-1,2),(3,5) B.(-2,-5),(7,6),(-5,3)
C.(1,0),(0,),(7,2) D.(0,0),(2,4),(-1,3)
4. 如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有( )
A.k1C.k35.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是(-2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0(((<180( B. 25(<(<180(
C. 25(<((180( D. 25(((<205(
思考 ( 运用
6. 若三点A(3,1),B(-2,b),C(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等于( )
A.2 B.3 C.9 D.-9
7.设点A(2,-3),B(-3,-2),直线l过点P(1,1)且与线段AB相交,则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
A.k≥或k≤-4 B.k≥或k≤-
C.-4≤k≤ D.- ≤k≤4
8. 已知长方形ABCD在x轴的上方,并且A(0,0),B(5,0),C(5,3),求直线AC和BD的斜率
探究 ( 拓展
9.已知实数x、y满足2x+y=8,当2( x (3时,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第二十课时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感受 ( 理解
1.已知:点A(2,5),B(6,-1),C(9,1)。求证:AB(BC。
2.经过(m,3)与(2,m)的直线L与斜率为-4的直线互相垂直,则m的值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②若L1//L2,则k1=k2;③若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④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已知过A(-2,m)和(m,4)的直线与斜率为-2的直线平行,则m的值为( )
A. -8 B.0 C.2 D.10
5.若顺次连结A(-4,3),B(2,5),C(6,3),D(-3,0)四点,则所组成的图形ABCD是什么平面图形?
6.若A(-4,2),B(6,-4),C(12,6),D(2,12),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B//CD,②AB(AD,③AC//BD,④AC(BD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思考 ( 运用
7.已知点M(2,2)和N(-6,-2),试在y轴上求一个点P,使(MPN为直角。
8.已知(ABC的顶点B(2,1),C(-6,3),其垂心为H(-3,2),求顶点A的坐标。
探究 ( 拓展
9.已知A(0,3),B(-1,0),C(3,0),求D点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A,B,C,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
第二十一课时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斜截式方程
感受 ( 理解
1.过点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2. 直线的倾斜角为
A、 B、 C、 D、
3已知点、,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B )
A. B. C. D.
4.在直线方程y-1=k(x+1)中,k取遍所有实数,可得无数条直线,这无数条直线都过
点.
5.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9x-4y=36,则L在y轴上的截距为( )
A. 9 B. -9 C. -4 D.
6.若k<0, b>0, 则直线y=kx+b必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1)求经过点(1,1),且与直线y=2x+7平行的直线方程;
(2)求经过点(-1,1),且与直线y=-2+7垂直的直线方程.
思考 ( 运用
8.已知直线与直线垂直,求a的值。
9.已知直线l1的方程是ax-y+b=0,l2的方程是bx-y-a=0(ab≠0,a≠b),则下列各示意图形中,正确的是( )
探究 ( 拓展
10.已知△ABC三边所在直线方程为AB:3x+4y+12=0,BC:4x-3y+16=0,CA:2x+y-2=0。求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
第二十二课时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
感受 ( 理解
1. 三角形的顶点是A(-5,0),B(3,-3),C(0,2),求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2. 已知直线y-3+k (x-5)过点(-1,-2),求k的值.
3.过点(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 ___________;
4.直线L过点(-4,-1)且横截距是纵截距的两倍,则直线L的方程为 .
5. 已知直线过点(1,1),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0, 则此直线方程为 .
6. 一条光线从点A(3,2)发出,经x轴反射,通过点B(-1,6),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7.过P(4,-3)且在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思考 ( 运用
8. 一条直线经过点A(-2,2),并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求此直线方程.
9. 求过定点P(2,3)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探究 ( 拓展
10. 已知点A(2,5)与点B(4,-7),试在y轴上求一点P,使得(PA(+(PB(的值为最小.
第二十三课时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感受 ( 理解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写出直线的方程,并化为一般式方程:
斜率是,且经过点A(5,3);
过点B(-3,0),且垂直与x轴;
斜率为4,在y轴上的截距为-2;
在y轴上的截距为3,且平行于x轴;
经过A(-1,5),B(2,-1)两点.
2.若直线ax+by+c=0在第一、二、三象限, 则( )
A. ab>0, bc<0 B. ab>0,bc>0 C. ab<0, bc<0 D. ab<0, bc>0
3.如果直线ax+by+1=0平行于x轴,则有( )
A. a(0,b(0 B. a=0,b=0 C. a(0,b=0 D.a=0,b(0
4.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过定点P(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
B.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点P1(x1,y1), 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 (x-x1)(y2-y1)=0表示
C.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D. 经过定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y=kx+b表示
5.已知直线mx+ny+12=0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和4,求m,n.
6.已知直线ax+y+1=0与直线x+ay+1=0平行,则实数a= .
思考 ( 运用
7.平行与直线4x-3y+5=0的直线L,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求直线L的方程.
8.设直线L的方程为(m2-2m-3)x+(2m2+m-1)y=2m-6,若L在x轴上的截距是-3, 求m的值.
探究 ( 拓展
9.已知点A(1,4), B(3,1)且直线L: y=ax+2与线段AB有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
10.若直线方程(m-1)x+(m+3)y+2-m=0能化为直线方程的截距式, 求m的取值范围.
第二十四课时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感受·理解
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坐标。
(1)L1:x-2y=0,L2:3x-6y-7=0
(2)L1:2x-y=0,L2:6x-2y=0
(3)L1:3x+4y-5=0,L2:6x+8y-10=0
2.(1)两直线 3x+y+b=0和 x+3y-3=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平行 C. 重合 D.不确定
(2)若两直线 x+my+12=0 和x+3y+m=0的交点在y 轴上,则的m值是( )
A. 6 B. -24 C. 6 D.不确定
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经过两直线2x-3y+10=0与3x+4y-2=0的交点,且和直线3x-2y+4=0垂直。
4. 求经过直线l1:x-2y+2=0与l2:2x-y-2=0的交点且与直线3x+y-1=0平行的直线l方程.
5.直线 2x+3y-k=0 和 x-ky+12=0的交点在x轴上,求k的值。
思考·运用
6. 已知两直线l1:x+my+6=0,l2 :(m-2)x+3y+2m=0,当m为何值时, 直线l1与l2: (1)相交, (2)平行,(3)垂直,(4)重合.
7.试求三直线ax+y+1=0,x+ay+1=0,x+y+a=0构成三角形的条件.
8.若直线mx+4y-2=0与2x-5y+n=0互相垂直,垂足为(1,p),求m-n+p的值。
9.求证:不论k为任何实数时,直线(2k-1)x-(k+3)y-(k-11)=0恒过定点,并求出这个点。
10.已知点P(-2,1)和点Q(3,2),若直线L:ax+y+2=0与线段PQ相交,求a的取值范围。
探究·拓展
11. 已知为实数,两直线:,:相交于一点,求证交点不可能在第一象限及轴上.
12.光线从M(-2,3)射到x轴上的一点P(1,0)后被x轴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第二十五课时 两点间的距离
感受·理解
1.已知点A(-1,3),O(0,0),B(3,-1),C(2,2),试求:|AO|、|AB|、|AC|、|OC|
2.两点       的距离是17,则a=_______.
3.
4.求距离:(1)A(1,0),B(-4,0);(2)A(0,8),B(0,-2)
(3)A(2,6),B(4,6) ;(4)A(-3,3),B(-3,-1)
5.
思考·运用
6. 已知 的顶点坐标为A(-1,5),B(-2,-1),C(4,7),
(1)求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
(2)求 的重心坐标;
(3)求BC边上的中线AM所在直线的方程。
7. 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长等于斜边的一半。
8. 试解释|x-1|+|x+1|的几何意义,并求出不等式|x-1|+|x+1|>4的解集。
思考·运用
9. 试解释的几何意义,并求出的最小值。
10. 光线从点A(2,3)射出,若镜面的位置在直线上,反射线经过B(1,1),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并求光线从A到B所走过的路线长.
第二十六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
感受·理解
1.(1)已知点,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
(2)已知点,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
(3)点P(-5,7)到直线12x+5y-3=0的距离是 。
(4)已知点,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
2.(1)两条平行线3x-2y-1=0和3x-2y+1=0的距离是 。
(2)两条平行线3x+4y=10和3x+4y=0的距离是 。
(3)两条平行线2x-7y+8=0和4x-14y-5=0的距离是 。
3. 点A(a,6)到直线3x-4y=2的距离等于4,求a的值。
5. (1)求平行于直线x-y-2=0,并且与它的距离为22的直线方程.
(2)求过点A(-1,2),且与原点距离等于的直线方程。
6. 已知平行线2x+3y-3=0与2x+3y-9=0,求与它们等距离的平行线的方程.
思考·运用
7. 求过点,且与点和距离相等的直线的方程。
8. 过原点和点A(1,3)作两条平行直线,使它们的距离等于5,求这两条平行线的方程.
9. (1)已知点,,,求的面积。
(2)求直线x-y-5=0,4x-y-11=0,2x+y-7=0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0、一条直线过点(2,3)且和两条直线L1:2x-5y+9=0和L2:2x-5y-7=0相交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恰好在直线x-4y-1=0上,求直线L的方程。
探究·拓展
11.一条直线过点(2,3)且和两条直线L1:3x+4y+8=0和L2:3x+4y-7=0相交于A、B两点,且|AB|=,求直线L的方程。
12.
第二十七课时 小结与复习
感受·理解


思考·运用
探究·拓展
9.
10.
11.在△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 ,∠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0,若点B的坐标为(1,2),求点A、点C的坐标.
12.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2,-7),由其余顶点分别引出的高线和中线分别为, 求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13.
14.
15.
16.



第二十八课时 《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
A 30°  B 45°  C  60°  D  90°
2.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 ( )
A、 -3 B、-6 C、 D、
3.点P(-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 )
(A)2 (B) (C)1 (D)
4. 点M(4,m)关于点N(n, - 3)的对称点为P(6,-9),则(  )
A m=-3,n=10       B m=3,n=10
C m=-3,n=5        D m=3,n=5
5.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
A 3x-y-8=0 B 3x+y+4=0
C 3x-y+6=0 D 3x+y+2=0
6.过点M(2,1)的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P,Q两点,且|MP|=|MQ|,
则L的方程是 (  )
A x-2y+3=0 B 2x-y-3=0
C 2x+y-5=0 D x+2y-4=0
7.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 )
A(-2,1) B (2,1) C (1,-2) D (1,2)
8. 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不能确定
9. 如图1,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必有
A. k1C. k110.已知A(1,2)、B(-1,4)、C(5,2),则ΔABC的边
AB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
(A)x+5y-15=0 (B)x=3 (C) x-y+1=0 (D)y-3=0
11、直线5x—2y—10=0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则a、b分别为
A、2,5 B、2,—5 C、—2,5 D、—2,—5
12、若三点A(0,8)、B(—4,0)、C(m,4)共线,则m的值为
A、—6 B、—2 C、2 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垂直于直线x+3y-5=0, 且过点P(—1,0)的直线方程是
14.直线5x+12y+3=0与直线10x+24y+5=0的距离是 .
15.原点O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H(-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
16.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7.求平行于直线3x+4y-12=0,且与它的距离是7的直线的方程;
18、已知点和 求过点且与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
19.直线x+m2y+6=0与直线(m-2)x+3my+2m=0没有公共点,求实数m的值.
*20.已知直线被两平行直线所截得的线段长为3,且直线过点(1,0),求直线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