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16: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12分)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 )。
A.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
2.叔叔开书店,请你帮他挑选出一副合适的对联供开业时使用。( )
A.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B.剪彩为歌袖 裁云作舞衣
C.持家勤与俭 建国富而强
3.根据形旁表意的特点,可以猜测“璞”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美丽的女孩 B.含玉的石头
C.禽类动物的脚掌 D.一种职业
二、填空题
1.趣味对句。(3分)
相传,一次清朝皇帝乾隆与纪晓岚对句为戏。乾隆曰:“两碟豆。”纪晓岚对:“ 。”乾隆改口说:“两蝶斗。”纪晓岚忙对:“ 。”乾隆再改:“ 。”纪晓岚再对:“水上一鸥游。”这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啊!
A.一瓯游 B.一瓯油
C.一鸥游 D.一鸥豆
E.林中两碟豆 F.林间两蝶斗
2.我来猜字谜。 (5分)
(1)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
(2)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
(3)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
(4)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右边靠。( )
(5)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
三、判断题(6分)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
(2)隶书是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
(3)甲骨文最早是1988年王懿荣发现的。( )
(4)小篆在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
(5)隶书通行于两汉,楷书在唐朝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字。( )
(6)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
四、综合题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1)上面这两种字体,①是( ),②是( )。
A.楷书 B.草书 C.隶书
(2)将上面书法作品的内容行款整齐地写下来,注意把字写美观。

(3)我最喜欢上面 (填序号)的字体,因为这种字体 。
2.学会搜集资料。(11分)
(1)搜集资料常用的三种方式是( )。(多选)
A.实地观察 B.网络搜索 C.查找图书 D.请教别人
(2)在本次趣味汉字交流会中,我要采用的搜集资料的方式是 。
(3)在查找图书时, 、 、 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4)在网上搜集资料时,最重要的是( )。
A.检索的方法 B.检索的条目 C.网络的路径 D.关键词
(5)请教别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请分条目写一写)

3.综合实践。(6分)
学校开展了以“感受汉字魅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1)活动一:手抄报展。
①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手抄报展主题的是( )。
A.开心交流,快乐表达 B.有趣的汉字,无限的国学
C.趣味知识,增进友谊 D.快乐的天地,知识的海洋
②小丽的手抄报展示了很多谐音歇后语,请把加点字的谐音字,写在括号里。
咸菜烧豆腐——有言( )在先 小葱拌豆腐——一清( )二白
(2)活动二:主题班会。
班上要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来鼓励大家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魅力。

五、课内阅读
1.课文精彩再现。(8分)
这是星星的“星”。天上三光日月星,在甲骨文里,日和月都只用一个形体来表示,星星的特点是数量多,所以一开始用三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以便跟日、月相区别。但问题是,这些简单的形体能表示的事物太多了,三块石头、三个拳头……谁说一定就是星星呢?于是,古人就在原来的字形上加了一个声符“生”。强化了字音,就能把“星”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了。
这是凤凰的“凤”,繁体字写作“鳳”。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头上有冠,身后拖着漂亮的长尾巴。尽管如此,表示“凤”与表示其他鸟的字形也较难分清。古人想出了办法:在原来的字形上增加了一个部件“凡”,用来标示字音。这样一来,“凤”字有了声符“凡”,原来的象形字就变成了形符,是不是象凤凰之形,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字毕竟 画, 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短文第1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 ,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4)选文主要讲了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六、现代文阅读(12分)
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风月无边
一 年中秋节,苏东坡邀好友佛印和尚去郊外古寺游览。他们沿山路拾级而上,爬到山顶已近黄昏,用过饭,就到观景楼品茶闲聊。这时,月儿渐渐升起,银辉洒满山头。苏东坡扶栏仰望,月圆如镜,不禁诗兴大发,正要吟唱几句。寺内住持长老走来,请苏东坡题词。苏东坡接过笔就在楼壁上题了斗大的“虫二”两字。佛印一看,拍手叫绝。长老一瞧,不解其意,便请教苏东坡。苏东坡指着佛印说:“还是让佛印大师破题吧!”佛印得意地说:“这‘風’字无边为‘虫’,‘月’字无边为‘二’,这题词应是‘风月无边’啊!”住持长老一听解说,恍然大悟,连连称好。
住持长老走后,苏东坡和佛印又闲聊起来。此时,皓月当空,河汉澄清。佛印指着月亮对苏东坡说:“这东西正是吟诗作对的好材料,我出一上联请苏兄接对。”佛印想了一下,说:“我的上联是‘月半月不半’。”苏东坡听后,说:“我的下联,要待六个时辰后看天再对!”佛印得意地说:“好不容易难住你这一回,对不出就对不出嘛,何必拖延时间呢?”苏东坡笑了笑说:“怎么对不出?我的话里已经对上了?只是没有明说而已。我要回房休息了。待天明下山,中午到我家再对!”
第二天中午,佛印按时来到苏东坡家。佛印要苏东坡对出下联,苏东坡说:“我话中的暗对,你真猜不出?”佛印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苏东坡用手指着头上的太阳说:“我说‘待六个时辰后看天’就是这个时候看天,天上有当顶的太阳,我的下联就是‘日中日正中’,对你的‘月半月不半’不正好吗?”这时,佛印才恍然大悟。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 )
②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2)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月亮的语句。作者多次描写月色,作用是什么?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B.既为文中用月题词、吟诗作对作铺垫,又渲染了浓郁的诗意氛围
C.有月色才能欣赏山下美景,才能有兴致游览
D.抒发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3)联系上下文,苏东坡为古寺观景楼题词“虫二”,谜底是“ ”。佛印出的上联是“ ”,苏东坡对的下联是“ ”。
(4)住持长老连连称好的原因是( )。(多选)
A.“風”字无边为“虫”,“月”字无边为“二”,苏东坡用得非常巧妙
B.住持觉得苏东坡能为他题词已经很荣幸了,称好是对苏东坡最起码的尊重
C.“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胜,用在观景楼作题词非常恰当
D.他知道苏东坡是著名的文豪,故意连连称好讨苏东坡的开心
(5)对联的上下联具有字数相同、词性相当的特点,如果要你给佛印的上联对出下联,你会对什么呢?试着写一写吧!

七、习作
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写文章,都离不开汉字。你对汉字有什么了解 ★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根据你对汉字的了解写一篇研究报告吧。(30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1.【答案】B;C;F
2.【答案】(1)明
(2)哭
(3)磨
(4)郭
(5)驼

1.【答案】(1)对
(2)错
(3)错
(4)对
(5)错
(6)对
【解析】(2)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句子的能力。甲骨文是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不是隶书,故此题错误。
(5)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故此题错误。

1.【答案】(1)B;A
(2)略
(3)②;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2.【答案】(1)B;C;D
(2)略
(3)书名;目录;内容简介(4)D
(5)示例:一是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二是把问题写简练,通俗易懂。
【解析】(5)完成本题要结合课本43页中“搜集资料”这一内容。请教别人时的注意事项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写一写,如使用礼貌用语、把询问的题目分条进行梳理等。
3.【答案】(1)B;盐;青
(2)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魅力吧!

1.【答案】(1)不是;而是(2)B
(3)声符
(4)“星”和“凤”这两个形声字的由来;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

1.【答案】(1)拾级而上;恍然大悟
(2)这时,月儿渐渐升起,银辉洒满山头。苏东坡扶栏仰望,月圆如镜;此时,皓月当空,河汉澄清;B
(3)风月无边;月半月不半;日中日正中(4)A;C
(5)示例:天边天无边
【解析】(2)
本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结合提示,找出描写月亮的语句。体会其作用即可。作者多次描写月色,没有表达出思乡或热爱月亮的感情,只是借月色渲染了一种氛围。
(4)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时,要抓住“恍然大悟”说明住持原来不懂,听了苏秀才的解释一下子就明白了,说明是对苏轼的称赞,故BD错,故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