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15:2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起到了引领和重点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作用。课文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先用一句话交代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接着写了“我”在山脚仰望天都峰心里发颤,遇到老爷爷互相从身上汲取力量,然后写我手脚并用奋力攀登,终于爬上峰顶,最后写在峰顶上与老爷爷相互致谢。课文第二十七自然段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的过程写清楚的写了出来。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本课为第五单元第二课,学生已在第一课《麻雀》一文中掌握了写一件事情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即写事类文章基本框架学生已了熟于心,而第二课就是要在理清了写作顺序之后重点突破如何来写清楚,除了在《麻雀》一文中习得的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还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时候,通过老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发现作者写清楚的两个秘诀,从而掌握一类写事文章的方法,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
设计思路
从大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进行整体设计,契合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情境下的两个任务中发现作者把一件事写清楚的秘诀,同时在与学生一起品悟课文时写下“顺序、转折、感悟”这三个记事类文章中不可或缺的点位,进而引导学生借助支架进行创作,写下自己感兴趣的画面。使读、看、想、找、讲、写一气呵成,初步落实单元训练重点,单元语文要素,又为本单元习作训练打好基础。当然课中还回顾和渗透了个别利用字义析字品词,利用插图、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聚焦积累与表达,因此是对学生近期所学的一次综合检测与运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部分,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学会运用“六要素”把握写事文章,明白按一定顺序写作让文章更清楚。
3.借助情境研读“爬山过程”部分,学习通过抓“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方法把过程“写清楚”,并利用情境支架进行言语实践。
教学重点
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板贴学生:课本、文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交代目标
1.导入:回忆课文内容
a.按写事文章六要素说清故事内容
b.回忆写作顺序
C.总结:写事类文章既要交代六要素,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细讲述
2.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任务。
交代本节课任务及目标:探寻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先以写事文章六要素的层层出示引导学生说清楚故事内容,再通过回忆写作顺序理清故事脉络,后在以大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进行整体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出示本节课将要探寻的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在大单元任务驱动下开启学习之旅。】
二.品读课文,聚焦过程,揭秘方法
任务一:品读“爬山前”,探秘“写清楚”方法(一)
1.走进情境谈感受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自主朗读2-5自然段,想想:“爬山前”部分都写些什么?预设:a.写了天都峰的高和陡。
b.写了“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1)聚焦2自然段,品析“高”和“陡”
a.抓关键词,找特点
b.抓修辞,体会“高”
c.抓标点,体会心理
d.小结方法:通过“怎么想”写出爬山前的害怕
(2)聚焦3自然段,透过对话体品心理
a.找对话,多形式读好对话
b.抓住“也”,感受“我”与老爷爷彼此惊讶又赞许的情绪
c.关注语言“对,咱们一起爬吧!”感受互相鼓励,结合故事结果简要揭示主题,完成情感目标。
3、小结方法:通过“怎么想”、“怎么说”写清楚了爬山前的部分,并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因此写事文章,一定要写自己亲历过的,,即“写实”。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初步感受天都峰的特点,后通过品读文本感悟“写实”,抓住心理描写品悟爬山前的害怕畏惧。借助人物对话,多角度多形式反复品读,以读促教,感悟“我”与老爷爷对对方的敬佩,感受互相鼓励,相互汲取力量的初衷。在感悟中及时总结方法,即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是把一件事写清楚的重要手段。】
任务二:品读“爬山中”,揭秘“写清楚”方法(二)
1、小组合作学习:读读6、7自然段,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自己做一做动作,思考作者如何把爬山中这部分写出来的。
(1)聚焦6自然段,品析爬山动作
a.结合语境理解“奋力”、“攀”
b.边读边做动作,师生合作读
c.品析“……”,结合生活经验想象还有哪些爬山的动作或小插曲,感悟爬山的艰难及我和老爷爷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意志。
(2)聚焦7自然段,再次感悟爬山不易
a.理解“爬呀爬”、“终于”,
b.结合课题,品析为什么用“爬”而不是“登”,体会点题
d、小结方法:通过“怎么做即动作描写写清楚了爬山中的部分,并学会适时点题。
2、揭秘方法(二)
集体汇报:2-7自然段,作者重点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的过程逐步写清楚了。同时在写事文章里,可适时加入或“创造”曲折,让情节有起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品读文本中有关爬山中这一部分的语句,发现多为动作描写,尤其体现在“手脚并用”的“爬”字上,接着抓住“……”及“终于”,更加深切地引导学生感悟爬山的艰难,而越艰难越能凸显我和老爷爷勇于攀登的精神。至此揭秘了写清楚一件事情的过程还能抓住“怎么做”,同时因势利导,点拨学生在写事文章中可适当加入“插曲’或”转折“这样更耐人寻味。及时总结方法为任务三做好铺垫】
三.迁移运用,借助支架,小试牛刀
任务三:明确任务,选择画面,畅所欲言(5—8分钟)
1.相机展示比赛场景,选择下面任一你感兴趣或亲历的画面,给自己定位一个角色。
2.结合记事的六要素给你选择的画面谋篇布局。并安排一个恰当的顺序,并交流、简要评议。
3、借助老师给的开头及范式,用我们刚才习得的方法,写清楚比赛的过程,并出示评价标准。
4、汇报展示。
a.个别展示 b.生评 c.可鉴之处
总结:通过刚才课堂所得习得方法,同学们能抓住赛前、赛中参赛选手怎么想,怎么说及怎么做写清楚比赛过程,并适时添加自己真实深刻的感触,掌握了写事文章的要领。
【设计意图:通过思、说、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学习本文的“写清楚”方法后学以致用,再次落实语文要素,扎实单元训练重点,我手写我心,同时培养学生在写事类文章中既会谋篇布局又能写清楚写详实的能力。】
作业布置
基础巩固:详尽完成并修改《记一次比赛》(必做)
拓展提升:搜寻生活中相互鼓励,汲取力量,战胜困难的事例,与同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