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16: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深入文本,补充材料等方法深化对诸葛亮人物形象的认识,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2.通过对比阅读链接,阅读目录,产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深入文本,补充材料等方法深化对诸葛亮人物形象的认识,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任务一 直接导入 初识英雄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英雄”的特点。上课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这节课大家一定要做到一个字“聪”,不断思考。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与你们的偶像诸葛亮深入对话。好吗?首先我们请英雄登场。出示诸葛亮 周瑜 曹操 鲁肃图片
任务二 反常对比 感受人物
1.诸葛亮VS周瑜
师:在这四个人物中,谁是核心人物?诸葛亮。异口同声,毫无疑义。明末清初的学者叫毛宗岗,批注评论了《三国演义》,称诸葛亮为“智绝”。还说他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这样高的评价,对于诸葛亮而言,绝非浪得虚名。接下来,让我们再次亲近文本,感受奇人之魅。
我们先走进故事的起因部分,默读课文,找出让你觉得反常的地方?在旁边打问号?
预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现在是孙刘联合抗曹,可周瑜却让诸葛亮造十万支箭,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预设2:十天时间就不长,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而且还立下军令状,这不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吗?
预设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呢?他不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
师:有谁能解决这些疑问呢?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我解决第一个反常的问题:联系上文,我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造箭是假,其实他是给诸葛亮下了个套,想加害于他。
师:你的意思这是一个圈套。好,有想法。
第二处反常,你来解释。
预设:诸葛亮已经看穿了周瑜的用心,但如果他就此戳穿,两家会闹翻,联合抗曹的计划就不可能完成。况且诸葛亮已经有了打算,胜券在握,胸有成竹。所以立下军令状。
预设:周瑜觉得诸葛亮上当了,喜形于色,他觉得这次一定可以除掉诸葛亮。
师:周瑜的险恶用心溢于言表。
师:仅仅是人物的行为反常吗?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这次老师和大家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师周瑜 生诸葛亮
大家发现了什么?请看!
出示: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师;发现了吗?
都是诸葛亮说,说之前没有修饰。如果这样写呢。
出示:
诸葛亮非常肯定地说:“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诸葛亮十分着急地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一脸严肃地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诸葛亮郑重其事地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师:如果课文加上这些形容词,我想大家在读的时候,就不会读的平淡无奇了,平时老师也经常说,写文章的时候要多用些形容词,课文为什么不用呢?
生:我觉得这样写,诸葛亮看似不动声色、波澜不惊,其实他们两个进行的是心理战,诸葛亮早已看穿了周瑜的心,他是在将计就计。
生:这样写更能突出诸葛亮面对周瑜的步步紧逼,不慌不忙,冷静沉着。
生:诸葛亮不动声色间,已将周瑜战败,这正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如果加上形容词反而弱化了他的“奇”。
生:周瑜在和诸葛亮的谈话中,作者用了两说,两问,一高兴。可见周瑜是步步紧逼,以为自己奸计得逞,有些得意忘形。而诸葛亮始终如一,这样对比,更能反衬出诸葛亮技高一筹,周瑜必输无疑。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释疑,诸葛亮和周瑜的特点呼之欲出。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诸葛亮是怎样的人呢?周瑜呢?
诸葛亮:沉稳 有胆有识 足智多谋 有大将风范 周瑜呢?心胸狭窄 嫉贤妒能 没有大局意识
这一句比拼:谁是赢家?诸葛亮,胜在心胸,胜在胆识。
请大家带着你们的理解再次朗读。男生扮演周瑜。女生扮演诸葛亮。(配乐)
2.诸葛亮VS鲁肃、曹操
看来诸葛亮是心中有数,他到底能成功吗?是怎么做到的呢?
互学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6~9 自然段,来一次时空穿越,亲历“借箭”的战斗现场,找出令你觉得反常的地方,找出对比的句子,感受诸葛亮的“奇”。难度升级:自己释疑,一定要有理有据。
这次老师要提高难度,自己释疑。好!开始。我们来听听各小组的成果汇报。
预设1:诸葛亮为什么会请鲁肃帮忙?他和周瑜可是一伙的呀!
师:的确有些不可思议,现在我明白了诸葛亮知道鲁肃这个人很老实,他一定会信守诺言的。(知人善用;洞察人心;有物资手握重兵;故意让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自己了不起让别人说;)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预设2:诸葛亮不着急准备造箭用的材料,而是借船,并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一千个草把子。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师:联系后文,我知道了原来诸葛亮是在为借箭做准备,用来迷惑曹军,他压根就没想过要造箭。
预设3:为什么不能让周瑜知道?
师:通过看影视剧我知道,周瑜其实也是足智多谋的,如果他知道了诸葛亮做的这些,一定会明白其用意,诸葛亮的计划就会落败。
预设4:为什们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师:诸葛亮果然看人很准,因为他守信,所以答应了诸葛亮就不会违背。
预设5:为什么第一、二天都没有动静,非得等到第三天而且四更时候?
师:我觉得诸葛亮很博学,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早就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分会有大雾。
预设6:为什么鲁肃很吃惊?
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鲁肃呀鲁肃,到现在你都没明白诸葛亮的计谋吗?他早就算准了天气,对曹操多疑的性格了如指掌,他一定能成功,你怕什么?放一百二十个心,只管饮酒取乐。
预设7:为什么前文写诸葛亮的语言,都没有加形容词,这里却加上诸葛亮笑着说?
师:你觉得这一笑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看看谁能走进诸葛亮的心里去。
这里的笑,我觉得首先是胸有成竹地笑,笑他自己的计划成功了,其次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明白自己的计划,还在担心,这里笑是在给鲁肃吃定心丸是善意的幽默的笑。笑曹操的谨慎多疑,中了计,让我轻而易举地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的陷害我的计划失败喽。
这一惊一笑,足见诸葛亮的胜过鲁肃,胜过曹操。乃一奇人也。
预设8:为什么诸葛亮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补充资料)
我读过现代文版的《三国演义》,曹操从董卓处出来,逃到了吕伯奢家,那户人准备杀猪招待他,可多疑的曹操听到磨刀的声音,误以为要杀他,所以杀死吕伯奢全家。
3.结果
我们来听听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从这对比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大吃一惊,长叹体会到周瑜的智商没有诸葛亮高,诸葛亮技高一筹,足智多谋。
师:看来,诸葛亮果然乃一奇人也。
任务三 文白对照 激趣学法
师: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不是原著。课后阅读链接中节选了一段原文。请大家读一读。
师:这段话与哪段话相对应?
生:8—9两段。
师:原文比课文多出了什么内容?
生:略
师:可见,原文写得更为细致精彩。
鲁迅先生说: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三国气”,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三国》。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更多鲜明的人物,希望大家课后走进《三国演义》,探究三国之谜,读出属于你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