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1)探讨战国末年的基本形势,理解秦统一六国的必然性。
(2)了解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的事迹,评价秦始皇个人在这场统一战争中作用。
(3)列举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评价这些措施在当时所起
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从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绩当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点和性格。
(2)理解秦始皇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深刻感悟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秦始皇的了解,认识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从秦始皇的严刑酷法认识是否顺应民心是政权稳固的基础,而民众则是真正主宰历史
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教学重点】
1.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2.秦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难点】
1.分析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过程;
2.评价秦始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在历史上以“暴君”形象著称的秦始皇为什么能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他又有哪些泽被后世的业绩而被尊称为“千古一
帝”?
一、并吞六国(板书)
(提出问题):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因素有哪些?为吞并六国秦国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活动)
1.统一中国的原因
(1)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
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2)商鞅变法为秦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有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4)嬴政锐意进取,破格任用一批谋臣猛将:①让郑国修郑国渠;②重用李斯等客卿。
(5)嬴政善于发现人才,广泛招募各国精英:①重用并虚怀待尉缭;②重视韩非;③
勇于认错,信任王翦。
2.统一中国过程:(前230—前221年)嬴政运筹帷幄,挥师东进,相继兼并韩、赵、
魏、燕、楚、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
(提出问题):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为巩固其统治,在中央、地方和经济等方面实行
了哪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一)政治制度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具体做法:(1)确定秦王专用名词:①皇帝;②朕;③玉玺;④诏;⑤谕等;(2)确
定皇位世袭;(3)王权至高无上
作用:增强了皇帝的权威性和独占性,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有利于巩固
皇帝的统治
2、建立中央集权制
(1)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提出问题)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廷尉李斯坚决反对, 主张郡县制。想一想,如果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统治方式治理地方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在郡、县、乡均有专职主管军政的职官,郡设郡尉,负责兵员征集、调遣
和武器装备的制造、保管以及地方治安等;县设县尉,掌一县之军政;乡设游徼,管军
政及治安。作用: ①奠定中国二千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对巩固统一,促进社会发
展,起了重大作用。
(2)承认土地私有:措施:①下令“使黔首自实田”;②强调百姓要安于农工生产;③
奖励移民垦荒。作用: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新兴地主经济
的发展。
(二)经济制度方面
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3.作用:新的货币和度量衡遍行全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
生产,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三、缔造统一大帝国
(提出问题)秦王嬴政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又在哪三方面采取措施?具体是怎样
实行的?
(学生活动)主要在拓疆、交通和文字方面
1.措施:(1)派蒙恬北击匈奴;(2)修筑万里长城;(3)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4)
征西南夷,修“五尺道”;(5)修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辆形制;(6)统一文字。
2.作用:
(1)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2)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3)有利经济和文化认同,对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和民族凝聚力与巩固有深远影响。
四、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提出问题)自秦亡后直到今天,如何评价秦始皇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
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王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以暴虐为天
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你认为
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史论结合)
(一)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
广大人民的愿望;
2.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对巩固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建设交通网道,大力开拓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5.他高瞻远瞩、雄才伟略,对缔造和巩固大一统帝国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毕生
精力。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所以被誉为
“千古一帝”。
(二)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建议同学们可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畅所欲言。)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虽然希望皇位能万世万代地传下去,但他自己还是想长生不老,
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寻求仙丹妙药,因此,在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经常出巡,这样也
能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没有想到,他的性命就坏在了为了求仙丹的出巡路
上。公元前的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死亡之巡。
他率领大队人马,从都城咸阳出发,直奔南方的云梦(现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区),并
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着,乘船东进,在丹阳(现在安徽当涂)上岸,到了钱塘(现
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会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后刻石于会稽山。下山后,
从吴中(现在江苏吴县)北上,继续他的求仙之旅。为了能见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
着海边北上,但总是一无所获,最后,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没想到在平原津(现
在山东平原县)就一病不起。公元前210年的七月暑热季节,在沙丘平台(现在河北广
宗境内)病死了。秦始皇死时仅五十岁,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称皇帝十二年,总共
三十七年。
【板书设计】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一、并吞六国
1.统一中国的原因
2.统一中国过程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
(一)政治制度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具体做法:
作用:
2.建立中央集权制
(1)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2)承认土地私有
(二)经济制度方面
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3.作用
三、缔造统一大帝国
1.措施:
(1)派蒙恬北击匈奴
(2)修筑万里长城
(3)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
(4)征西南夷,修“五尺道”
(5)修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辆形制
(6)统一文字
2.作用:
四、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布置作业】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统一措施?
提示:首先,“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秦始皇通过统一,间接地破除了长期分裂割据所形成的狭隘的诸侯国家观,改变了古代
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初步树立起了新的大一统的国家观。其次,他进行了重大的政治改
革,包括建立以君主专制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地方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发
展影响极大。第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改善和发展交通事业等。所有这些,都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贾谊的论述,说一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主要措施。
提示:灭六国;统一东南和南方的越族地区;修筑长城;焚书坑儒;拆除各国的旧城郭;
收缴天下的兵器,将之熔铸成十二个金人等。
【教学反思】
纵观秦始皇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征越族,击匈奴,结束
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
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
产和生活,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