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课《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练习 岳麓版 选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 第3课《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练习 岳麓版 选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5 21:4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基础达标
1.斯宾诺沙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
A.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B.思想和言论自由
C.反对君主制 D.人民主权说
解析 斯宾诺莎在宣传思想自由的同时,还强调人民在行动上要守法。在学
习过程中注意全面理解斯宾诺莎“思想自由”的含义。
答案 A
2.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解析 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人们可以利用上帝赋予的权力推翻强暴统治,体现
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答案 B
3.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写道:“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以上反映洛克主张 (  )。
A.君权神授 B.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制定
法律,树立准则”,据此可以判断洛克主张社会契约。
答案 D
4.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解析 “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体现“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
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故选D项。而A、
B、C三项只是从表面现象看待问题,并未深入其本质。
答案 D
5.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  )。
A.为英国新秩序提供了理论论证
B.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C.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
D.是西方最早提出的分权学说
解析 A、D两项指的是洛克的民主思想;C项指的是斯宾诺莎的思想;B项
与题意相符。
答案 B
6.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针对上述问题,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是 (  )。
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 ②实行雅典式的民主制度 ③公民的自由受法律保障和制约 ④公民享有充分自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题干材料孟德斯鸠提出了两个思考问题,一是权力集中的危害,二是
超出法律限制的自由,就会损害别人的利益。
答案 C
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解析 美国是按照“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建构本国的政治框
架的,此学说来自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答案 A
8.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  )。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②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力 ③对雅典民主制
度的背离和否定 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卢梭的话体现了启蒙思想中人民主权的内容,这是对雅典民主制度的
延续和发展,故③的说法错误,排除即可。
答案 B
9.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句话揭示了卢梭追求的平等社会目标之一是(  )。
A.法律上的平等
B.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C.政治上的平等
D.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材料反映了卢梭反对贫富
悬殊、主张建立经济平等的社会的思想主张。
答案 B
能力提升
10.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
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
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
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
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
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
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
形成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的民主思想。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总结提炼,注意要
点的全面性。孟德斯鸠:自由受法律制约等。托克维尔:反对暴政、崇尚自
由,倾向民主但不热爱民主。第(2)问原因要从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代表的
阶级立场和主张提出的目的方面归纳。
答案 (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
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
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2)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
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