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 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 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19:17: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4张PPT)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有“诗骨”之称。
其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之风,所作诗歌以38首《感遇》最为杰出,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三遍:初读,辨音识形;再读,读出韵味;三读,诗意了然)
幽州台,又名“蓟北楼”“燕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用于招纳贤才所建,又因他曾将黄金置于台上而得名“黄金台”。
题目释义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属于古体诗。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向前
向后
想到
悲伤的样子
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世重视人才的君主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眼泪
诗歌释义
诗歌释义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
登楼眺望,写出空间的辽阔
内容品析
1.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内容品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独”字的运用。
“独”字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内容品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多次向其进言,武攸宜皆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为泡影,适逢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的故事,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
内容品析
3.请简要分析“独怆然而涕下”所表达的情感。
“独怆然而涕下”一句直抒胸臆,把个人放在广漠的天地之间,突出人的孤单渺小,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内容品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现了怎样的哲理?
内容品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荡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感情基调,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哲理诗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度关注与睿智思索的智慧结晶,诗人或寓理于景,或融理于情,往往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寓于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之中,借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或启人深思的意境表达出来,目的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怀今的悲歌。全诗未对幽州台做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课堂总结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