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右图,它反映了( )
A.君主制时代君王的威严
B.贵族政治时期的集体统治
C.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纪念
D.古代希腊对外战争胜利的纪念
2.执政官和战神山议事会的运作程序,反映了雅典贵族政治的特点是( )
①任期制 ②集体统治 ③权力高度集中 ④体现普通民众的意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人们之所以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4.下列关于梭伦改革中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 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③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 ④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6小题11分,第7小题14分,第8小题24分,第9小题10分,第10小题11分,共70分)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古代东方国家一样,在爱琴文明时代(公元前30—前12世纪)与“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希腊各邦普遍实行君主制。然而,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却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雅典的贵族政治也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它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因此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它废除了个人独裁,树立了集体统治的观念。
材料二 至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请回答:
(1)雅典的贵族政治与君主制有什么不同?贵族政治对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作用?(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由此看出,贵族政治的实质是什么?(5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措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6分)
8.“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权力再分配的过程,是一个权力下移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阅读梭伦的诗歌:
诗歌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诗歌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请回答:
(1)诗歌一中,梭伦对哪些人提出警告?(2分)
(2)诗歌二中,梭伦为“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0分)
(3)结合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说明他是否真正做到了“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6分)
(4)诗歌中反映出梭伦怎样的政治原则?这种原则对改革有何负面影响?(6分)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改革是克里斯提尼创立的“陶片放逐法”,又称“贝壳放逐法”。这是一项确保民主政权长期存在的法令,可以有效地防止僭主政治及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
材料二 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人危害城邦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当写有某人名字的陶片达到一定数量时,他就要被放逐国外,这就是所谓的“陶片放逐法”。
陶片
请回答:
(1)“陶片放逐法”实施的目的及意义如何?(4分)
(2)归纳说明“陶片放逐法”的实质。(3分)
(3)这种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意义?(3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持什么态度?其理由是什么?(5分)
答案与解析
1.A 迈锡尼城堡的大门上雕有两头雄狮的形象,希腊人称之为狮子门。题干提供的图片就是迈锡尼的狮子门,它显示出君王的威严。
2.C 贵族政治与君主制不同,它不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也不可能体现普通民众的意愿,故排除含③或④的选项。
3.C A、B两项是梭伦改革前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而D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及作用,故答案为C项。
4.B 题干中“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实际上不利于下层公民行使民主权力,故①不正确。排除含①的A、C、D三项。
5.B 梭伦改革遵循中庸原则,带有“折中”色彩,目的是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故①④正确。
6.(1)贵族政治是一种少数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它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任职制,确立了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和财产,双方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由此看出,贵族政治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专制统治,广大的平民处于无权地位。
解析:(1)问可以从材料一中得出答案,但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需根据材料一最后两句话的提示作进一步分析。(2)问应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7.(1)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背景: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2)特点: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贵族政治专权,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庸性——调解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和特点,意在考查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和“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进行思考即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梭伦改革的背景回答。(2)问根据材料二中“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8.(1)雅典贵族。(2)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证平民的利益;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财产等级制)——抑制贵族特权;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等。(3)没有。财产等级制(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限制了平民参与管理国家高级事务的机会。(4)反映了梭伦的中庸原则。负面影响:改革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解析:本题以梭伦的诗歌创设情境,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意在考查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本身难度不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
9.(1)目的:防止独裁势力建立独裁统治,确保民主政治的长期存在。意义: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2)实质是一种以民主和公民监督的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3)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2)问,回答时应抓住材料二中“雅典公民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便可知这种方法实质是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的严密监督之下。由此,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群众监督等相关监督机制,(3)问便可迎刃而解。
10.(1)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指全体公民)而不是少数人手中,公民不论财产的多少都可以自由参政议政。(2)持批判态度。其理由是水平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于国家管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材料二中的“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专长,不要求……具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