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同步测试题 岳麓版选修1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动荡变革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分别反映了这一时期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崩溃,体现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特征。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2.(2011·重庆高考)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版权所有:21教育】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管仲改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鲁国实行初税亩,故排除含③的B、D两项。结合材料信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②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C
3.春秋后期,鲁国实行了“初税亩”,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
( )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基本上是在相同的背景下进行的,作用基本相同。即都增加了国家收入,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来源:21cnj*y.co*m】
答案:A
4.2012年是农业税取消的第七个年头,农业税最早始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春秋时期,荒地不断开垦,私田数量大增,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向国家交税。于是,许多国家不得不承认土地私有,征收土地农业税,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21教育网
答案:A
5.他是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尽地力之教”是他的经济策略,主持制定《法经》是他在法律制度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 )21·cn·jy·com
A.管仲 B.李悝
C.吴起 D.西门豹
解析:李悝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
答案:B
6.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变法改革措施是( )
A.“相地而衰征” B.“履亩而税”
C.“尽地力之教” D.“平籴法”
解析:要防止“谷贵”和“谷贱”这一物价起伏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只能与平抑物价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www-2-1-cnjy-com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解析:材料中李悝指出只有对国家有功劳才能享受高的待遇,并且提出要赏罚分明。这一主张使得原先靠世袭的奴隶主贵族受到打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A
8.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 )
①变法内容所侧重的领域不同 ②春秋时期改革主要是维护旧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冲击旧秩序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均正确 D.①②均不正确
解析:春秋时期改革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基础的变化,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主要是上层建筑的变化。2·1·c·n·j·y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9题8分,10题10分,共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21*cnjy*com
材料二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而分等征赋。21cnjy.com
材料三 公元前548年,楚国令尹(最高行政长官)子木在整顿楚国军赋时,推行“量入修赋”的原则。具体做法是:登记全国土泽田地的具体情况,度量山林水泽的出产,分清丘陵高土,注明盐碱地,计算水淹地,划分小块地,并规划肥沃土地上的井田等等,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来确定赋税。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管仲的赋税制度与西周时期相比,有何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6分)
(2)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其赋税政策有何一致性?二者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2分)
解析:本题以赋税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的“变化”主要是指征收标准不同;第(2)问中的“一致性”即相似点。
答案:(1)变化:西周按井田以户征收,管仲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即征收标准不一样。改变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增加收入,又有利于公平、公正,具有进步性。
(2)都适合新情况采用的新税制;征收标准和方法相似。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前期,管仲相齐,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按土地优劣分等次征税。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公羊传》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www.21-cn-jy.com
材料二 魏国的变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废除贵族的官爵世袭制度,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尽地力”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废沟洫”铲除井田疆界以便兴修水利;实行“平籴法”平衡粮价;制定《法经》六篇,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21*cnjy*com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战国前期魏国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在主要内容上有何异同?(6分)
(2)为什么魏国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有所不同?(4分)
解析:本题解答关键是读懂材料,按照题目要求处理材料信息。第(1)问要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壮大,战国魏国的改革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春秋时期的改革更多地代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1)相同点:发展生产和破坏井田制。不同点: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赋税制度的改革,没有触动世卿世禄制度;魏国变法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并制定了完整系统的法律维护统治者利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经过春秋争霸战争,分封制和宗法制进一步被破坏;生产力提高,土地私有制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强化;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地主既要通过法律打击旧贵族势力,又要镇压农民反抗。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