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历史 岳麓版选修1《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即学即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高中历史 岳麓版选修1《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即学即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5 22: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高中历史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即学即练 岳麓版选修1
现学现练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
①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②当时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 ③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 ④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解题时可采用排除法。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而进行的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不会得到贵族的认同,③错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C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重大的一项是 (  )
A.奖励耕战 B.建立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D.抑制商人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行政区划”,由此可知B项建立县制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3.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奖励军功 B.为田开阡陌封疆
C.什伍连坐 D.统一度量衡
解析 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商鞅变法中的“为田开阡陌封疆”就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确立了经济基础。
答案 B
4.下图为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
A.法制意识 B.农本意识
C.娱乐意识 D.尚武意识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图片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铜镜的斗兽纹饰反映的是一种勇敢尚武的精神。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居五年,秦人富强。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原注:所谓刑严峻则风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所述改革内容,试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
(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怎样给商鞅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1)问要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内容,总结变法的效果,内容是关键,即建立县制、废井田、统一度量衡,分别总结其内容即可;第(2)问注意运用正确的评价人物的方法,分清客观规律和个人素质。
答案 (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赋税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变法后,秦国逐渐富强起来,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片面强调了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认为这是他深受恶名,最后被车裂的根源。应当看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遭到奴隶主阶级的残酷杀害,并不是为人刻薄所造成的。而商鞅制定残酷的法律,严格执法,保证了改革的进行,具有积极作用。但商鞅抑商,焚烧诗书,也有很大的消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