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蜀道难》课件(共6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蜀道难》课件(共6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7 10: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汪国真《山高路远》
世界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鲁迅
人间路难走
巴蜀路更难
蜀道难
李白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体诗等常识。
2.感知情感基调,把握诗歌的行文脉络。
3.赏析想象、夸张等手法,品味浪漫主义风格。
4.理解诗歌内容及主旨,感受其韵律美。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自青年时,漫游全国各地。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大志。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荐下,被玄宗皇帝招到朝廷为官。李白喜不自禁,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701年—762年)被后人誉为“诗仙”
创作背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主要是指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表现在诗题上,有歌、行、引、吟等体裁。《蜀道难》就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古体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诗 楚辞、乐府诗、
近体诗 绝句
古典诗歌 律诗
词 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按风格分:豪放、婉约
曲 散曲:小令、套数
杂剧
诗歌体裁
解说题目
长安
太白山
青泥岭
蜀中
锦城
秦岭
大巴山
青藏高原
巫山 山脉
剑阁
长江
云贵高原



西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因穿越秦岭和巴山,道路难以行走。因此,蜀道常成为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
题目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
蜀道,蜀地的道路。
难,艰难。
(进入)蜀地的道路艰难(难行)。
1.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
2.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它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作用: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
开头:叹蜀道之高,领起全文,奠定全文主题,确立全文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升华、拓展主题,给人强烈的感叹。
思考1:蜀道难在哪里?
2: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3.揭示怎样的主旨?
疏通文意·第一段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叹词

状语后置
模糊难知的样子
从那时以来

往来
横绝,飞越
毁坏、崩塌

沟通相连

正对着
遣词造意:遣词造句用平常的字,有时恰恰能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虽然用字不奇,但艺术效果却是惊心动魄的。
“噫吁嚱!危乎高哉”有什么作用?
(1)三个叹词连用,产生强烈的感叹情绪,使句子表达更加强
烈。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直抒胸臆,充分表现作者吐纳山河的宽广胸怀,具有先声夺
人之势。
(3)吸引读者注意力。
蜀道开凿:石牛粪金 五丁开山
秦欲攻蜀,但蜀国地势险要,军队难以通行,秦惠文王心生妙计,送蜀王几头石牛,扬言石牛能粪金。蜀王贪金,但道路难以通行,运不回蜀,命五丁力士率千余人凿山开路迎牛,于是就有了金牛道。李白诗中所写即此道。
啊,何其高峻峭险! 蜀道太难走啊,比上青天还难!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与外界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可横越峨眉山顶。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译文·第一段
疏通文意·第一段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回转
高耸的山峰
倒流
为…发愁
盘旋曲折的样子
盘绕
山峰

穿越
屏住呼吸

空,徒然
上有迫使太阳神的车驾回转的高峻的山峰,下有激浪冲撞岩石倒流形成的回旋急流。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为攀援而发愁。青泥岭多么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就有许多迂回曲折的山道萦绕着山峰。山高入天,由秦入蜀的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到星宿,甚至可以从中穿过,用手摸着胸口空叹息。
译文·第一段
思考探究:第一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一叹 高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行人感受
蜀道历史
五丁开山
神话传说
上:六龙回日 群山挡日
下:万仞深渊 激流回旋
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
虚实结合
映衬夸张
细节描写
人行其上的艰难形状和畏惧心理
危乎高哉
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明确:
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增添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强调蜀道的高峻难行;
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敢,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明确:
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增添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强调蜀道的高峻难行;
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敢,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本段使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蜀道之高这一特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直抒胸臆、夸张。
作者一连用了五个感叹词,这种强烈的咏叹奔腾直泻的抒发他见到蜀道的惊愕。这种直抒胸臆的手法,先声夺人将自己强烈的感情笼罩全诗,奠定全诗奔放雄浑的感情基调。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用典。
引用蚕丛鱼凫开国的历史无人知,突出蜀国长期闭塞,侧面说明蜀道之高。
3.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夸张。
生动形象的叙述了蜀地山高隔绝,历史悠久,长期闭塞的状况,秦蜀两地很少有来往,暗示蜀山之高,崇山峻岭的状况。
本段使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蜀道之高这一特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夸张。
写善飞的黄鹤和善攀援的猿猱都飞不过去或者攀不过去,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
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夸张。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夸张、想象,细节(神情、动作)描写、
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描写人可以伸手摸到星辰,说明蜀山高,描写人登山后屏住呼吸抚胸长叹的动作神态,写出行人步履艰难,惶恐惊悚的状态,绘声绘色的刻画出来。
疏通文意·第二段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指入蜀
高而险的山岩

悲鸣
跟随
使动,使……凋谢
请问你入蜀什么时侯回来?那令人生畏的陡峭山岩实在难以攀登。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树上哀号,雄鸟飞雌鸟随,在林中绕行。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蜀道难行,真比登天还难,使人听后容颜大变!
译文·第二段
疏通文意·第二段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距离

急流
轰响
冲击
使动,使…转动

为什么
语助词,无义
连延不断的山峰距天不足一尺,枯松倚着陡峭的山崖挂在那里。急流和瀑布交相发出巨大的响声,冲击山崖,使大石滚动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蜀道如此险要啊!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译文·第二段
思考探究:第二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二叹险
景物凄凉
山水险恶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月夜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借景抒情
渲染烘托
视听结合
俯仰结合
动静结合
夸张手法
其险也如此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写蜀道的险而可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古木、子规、夜月”等情感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树上哀号,雄鸟飞雌鸟随,在林中绕行。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渲染了旅途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蜀道道路之艰难。
意境/意象题答题方法:
1.点意象
2.摹画面
3.营造xx氛围
4.分析情感
“子规”的人文意蕴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杜鹃鸟又名蜀魄、蜀魂、催归、杜宇等。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听之使人心酸。传说杜鹃鸟啼叫时,甚至会啼出血来,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的愁种子”。
“子规”意象包含了三层意蕴:
第一,声音,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第二,身份,亡国的冤屈帝王;
第三,行为,啼血化魂。
因此,在古代诗词中,“子规”的意象便沿着这些意蕴拓展开来,或用于游子思乡之诗,陈述凄惨的身世之痛,寄托羁旅之愁;或用于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之情;或作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或用以烘托伤春之意、惜春之情、春闺之怨……
赏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妙处。
①夸张手法: 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②动静结合:(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
(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
雷鸣的音响。
③远近结合:(远景)“去天不盈尺”的山峰;
(近景)“倒挂枯松”。
④拟人: “争”形象地写出水势汹涌、水声轰响的情景。
⑤视听结合:(视觉)山之高峻、壁之险绝;
(听觉)水之湍急咆哮,令人胆战心惊。
疏通文意·第三段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把守
如果,倘若
快乐
叹息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wēi é)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它们磨着牙齿吸人血,杀的人数不清。锦城虽然是个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蜀道太难走啊,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译文·第三段
思考探究:第三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三叹战祸之烈
地势险要
社会险恶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易守难攻
一语双关
环境凶乱
其险也如此
从地形险要,社会现实环境险恶的角度写出居留之难
全诗最后一段写蜀道险要的背后是否有言外之意
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写剑阁险要,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
蜀道的艰难
人生的艰难
对国事的担忧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蜀道上景物凄清
蜀道上山水险恶
蜀道的来历
蜀道的高峻
行人感受
地势险要
社会险恶
开辟难
自古难行
攀越难
自古可畏
安居难
劝人早还家
总结脉络
诗人怎样表现蜀道之“难”?
1.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蜀地闭塞,五丁开山
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西当太白、六龙回日、急浪回旋、
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
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青泥盘盘——行旅艰难
伸手触天、望天屏吸、
抚膺坐叹—— 居高畏惧,行走无奈
诗人怎样表现蜀道之“难”?
4.从环境的气氛烘托蜀道之难。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5.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夸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6.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剑阁险要,杀人如麻。
诗歌艺术特色
一、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
写蜀道难、写山高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
二、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
三、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
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
四、灵活的语言(长短不齐、句式多变)
全诗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练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
诗歌主旨
1.此诗即事成篇,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
担忧和关心。
2.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表达诗人功业
难成的愤懑。
3.写蜀道险乱,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诗人为何极写蜀道之难?
总 结
大自然鬼斧神工,打磨了险峻奇丽的山川;谪仙人妙笔生花,写出了雄奇飘逸的诗篇;蚕丛鱼凫,悠远茫然;五丁开山,悲壮惊险;六龙回日,奇绝虚幻;倒挂的枯松,峥嶸的剑阁,低缺的鸟道,悲啼的子规,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蜀道的神秘奇幻,每一个词汇,都在我的耳畔悠然回旋!
如今的蜀道已变通途,蜀道再难,也绵延于我们的脚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四川四绝




四川四绝
峨眉之秀
四川四绝
青城之幽
四川四绝




四川四绝
九寨之奇
峨眉之秀
青城之幽
剑门之险
文言基础知识归类
所守或匪亲:(“匪”通“非”)
(1)危:
A.危乎高哉:高
B.危如累卵:危险
C.正襟危坐:端正的
D.国危矣:危险
E.上屋骑危:屋脊
一词多义
通假字
(2)去:
A.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
B.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C.为汉家除残去秽:除掉,去掉
D.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去
E.逝将去女:离开,离去
F.去死肌:除掉,去掉
G.大势已去:失去
H.汝可去:前去,到去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3)坐:
A.以手抚膺坐长叹:徒,空
B.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C.何坐:犯罪,牵连治罪
D.满坐宾客:通“座”,座位
(4)绝:
A.可以横绝峨眉巅:越,渡
B.猿则百叫不绝:停止,消失
C.佛印绝类弥勒:很,非常
D.秦伏兵绝其后:截断/断绝
E.绝秦赵之欢:隔绝,阻隔
一词多义
(5)道: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道路,名词
B.策之不以其道:途径、方法,名词
C.师道之不传已久已:风尚,名词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名词
E.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F.从郦山下,道芷阳间:取道,动词
古今异义
(1)危乎高哉(古义:高 今义:危险)
(2)但见悲鸟号古木(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 但是)
(3)尔来四万八千岁(古义:那,这指开国之初 今义:你,如此)
(4)连峰去天不盈尺(古义:相隔 今义:到)
(5)地崩山摧壮士死(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特殊句式
(1)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2)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名词作动词,冲击;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3)西当太白有鸟道(西:名词作状语,在西面)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6)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词类活用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宾结构后置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省略句
【理解性默写】
1.【2019全国I卷真题】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2. 【2021年新高考2卷真题(重庆)】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3.【新课标卷I】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4.【2024届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5.【2024届广东省清远高三上学期期末】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西晋文学家张载《剑阁铭》中的“一人荷戟,万夫越趄”。
6.【深圳市南山为明学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二十八星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危。7.【2024年广东东莞高三下校级模拟】李白《蜀道难》中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山谷中水流发出巨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24年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校级模拟】毛相林 43 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 7 年铺就一条 8 公里的“绝壁天路”。这开路的艰难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24年四川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让我们领略到古蜀文明的无穷魅力。早在唐朝,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提到了久远而神秘的古蜀国。10.【2023-2024重庆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在古典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飞鸟的意象,作者借它传情达意,读来意趣横生。诸如:《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善于高飞却难以逾越蜀山,侧面烘托蜀道高险难行;《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是只有在梦境才能看到的神奇之鸟;《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低回盘旋,仿佛作者漂泊无助的身影;《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叫声美好却无人赏识,暗含作者怀才不遇的深深悲愤。
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