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本章知识结构
设计思想:
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出门在外要与交通打交道,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 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通过导入,为正式授课做铺垫。
【展示投影】 这组投影片说明了什么
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同时形成感性认识—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学生回答】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所以说,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出示板书】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教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内分别交流;教师注意总结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交通方式。(应让学生明确地铁、管道也属于交通运输工具)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读P87的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思考其说明的问题。
(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的理解)
【教师承转】每一种交通工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是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教师引导】读图4.1思考:①现代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②三阶段的发展说明了什么?③三个阶段,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什么?怎样解决?
【归纳小结】让学生简单归纳总结交通运输的作用。
【展示投影】历史上的四大米市
【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分析四大米市形成的原因。
(联系实际从气候、交通、市场三个方面分析)
2、指导学生做P88第二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由讨论,对于第⑷ 题,每条建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首位的应是“再多修些公路”)
【教师指导】联系实际请再举一些说明交通运输作用的例子。如:① 沂水县城长安路改造工程竣工。②沂水县积极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③沂水县第一条铁路—胶新铁路已建成通车。④沂水热电厂建设正在紧张施工,有望年底投入使用。
板书设计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交通与生活——息息相关
2、交通与生产——先行官
第二课时
设计思想:
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列车时刻表和认识高速公路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一本列车时刻表,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教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青藏铁路”录像,同时响起“花儿与少年”音乐。教师提问:刚才看到的是哪一条铁路的建设?这段音乐属于在这一带广为流传的什么歌调?它主要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展示投影】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图”
【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在图上找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在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线的起止点及经过的省级单位和主要城市以及主要地形区。
【学生活动】1、举例说明铁路线命名的方法。(以京沪线为例归纳,⑴、以起止点城市命名⑵、以起止省区简称命名⑶、以起止省区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命名⑷、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如北疆线。从北京出发的,“京”放前,南北向先说北,东西向先说东。陇海线中的“海”指历史上连云港有“海州”之称)
2、师生在一起找的同时在地图册P30图上或课本P91图上依次用彩笔描一下。
3、注意总结铁路线交汇的城市
铁路线分布有何特点?图中哪一个城市还没有铁路线相连?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设计】1、新疆乌鲁木齐一批长绒棉要用火车运往上海应选择的最合适的铁路线依次是 、 、 。
2、广州一批日用工业品要用火车运往昆明应选择的合适铁路线依次是 、 、 。
【学生活动】小组对照地图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对于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我们作进一步的巩固。每位同学对照地图在课前准备好的空白纸上,画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及经过的主要城市。
【学生活动】略(每生独立完成)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
【教师指导】展示学生成果,对出现的错误师生共同纠正。
【教师承转】铁路客运,列车时刻表对旅客显得很重要,请带来列车时刻表的同学解释它的用法。
【学生活动】学生提出疑问让部分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针对个别同学提出的问题让其解答(如里程的算法、时间的计算、小箭头表示的意义等)
【教师承转】我们对铁路干线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公路与内河航线。
【展示投影】“中国主要公路和内河航线”图
【教师引导】1、公路线与内河航线分布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指导学生结合地形与气候知识回答)
2、图中高速公路分布有何特点?请走过高速公路的同学介绍它的特点与作用。(也可指导学生读“阅读材料”和图4.5)
【展示投影】“中国主要航空运输图”和“中国主要海港和航海线”图
【教师引导】主要航空线和航海线分布有何特点?
【教师引导】综合以上几幅图可以看出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线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指导学生结合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资源分布与地形等方面思考)
【展示投影】图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教师引导】结合该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的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组选1——2名代表发言。(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教师总结】我国的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西部地区交通相对落后,交通运输线少,但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面貌将发生最大变化。
板书设计: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1、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五纵三横”铁路干线
铁路命名的方法
2、分布特点及原因
第三课时
设计思想:
结合地图让学生了解交通枢纽的类型与特点;运输方式的选择在学生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后,通过实例让学生总结归纳选择运输方式的标准,最后通过制作旅行计划得到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实例练习和旅游线路计划的设计使学生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的相对滞后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交通枢纽。2、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比较法
课前准备:学生:到旅行社收集几份旅行计划。
教师:设计更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例子。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国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在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就形成了交通运输枢纽。它为客运和货运发挥重要的作用。
【出示板书】三、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教师引导】不同的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就形成不同的交通枢纽。请同学们对照P89图4.4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对照图分析归纳交通枢纽应具备的特点。
【教师引导】1、对照图说出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
2、分析武汉、青岛的地理位置,说明这两个交通枢纽各有何特点?
【归纳总结】由此看出交通枢纽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有的是单一的枢纽。
【教师承转】我们来看一下首都北京的情况。
【教师指导】读图4.7看北京这一交通枢纽有何特点?
(人流、物流,有向外辐射的国道、高速公路和机场——是一个综合的交通枢纽。可简介国道的命名:从北京出发以“1”开头,南北方向的国道以“2开头,东西方向的以“3”开头。)
【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线路,我们根据需要就可以去选择利用为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服务那么如何选择呢?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活动】读P96图4.10讨论比较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运输方式 运量 运费 运速
铁路 较大 较低 较快
公路 较小 较高 较快
水路 最大 最低 最慢
航空 最小 最高 最快
【举例分析】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
【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分析得出: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是:
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强化练习】
1、新疆乌鲁木齐的李书记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李娜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3、送几百千克葡萄到市场出售。
4、一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
5、10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人的出行目的。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公路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
【教师讲述】我们在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时,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证交通安全。
(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法规教育。)
【学以致用】据P98要求给P95的2题设计的计划纠错。然后设计一份寒假到外地的旅行计划。
板书设计
三、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1、特点
2、类型
3、北京
四、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选择标准(客运、货运)
中 国 的
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
运输方式
的选择
交通运输网
交通
枢纽
农 业
地区分布
因地制宜
挑战对策
东西部
南北方
工 业
空间
分布
沿京广
京沪哈大线
黄河长江沿线
沿海四个
工业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特点
分布特点
开发重点:
沿海、沿边、内地
瓶颈
先行官
基础
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