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历史人物的评说态度,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产生的必然性。(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结合学者对周秦社会变迁、思想调适的研究成果,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和思想变革的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列国纷争 东周开始 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① 两个阶段
“春秋五霸” (1)目的: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
(2)“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诸侯国国君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② ”
“战国七雄” (1)卿大夫掌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③ 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2)“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分封制崩溃: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公元前256年,④ 吞并周王室
华夏认同 (1)原因:中原各国社会发展先进;戎狄蛮夷与中原交流频繁。
(2)内容: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⑤ 。
(3)影响:使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春秋五霸
战国
秦国
田氏
华夏族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经济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⑥ 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手工业:春秋时期⑦ 技术出现,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⑧ ,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潮流。
(2)结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⑨ 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商鞅变法 (1)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⑩ 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 ,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2)意义: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冶铁
富国强兵
君主专制
县制
私有制
牛耕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为政以德
隆礼重法
背景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2)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主要流派 儒家 春秋 孔子 (1)核心观点是“仁”,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
(2)“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3)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
战国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
道家 春秋 老子 (1)朴素的唯物论:“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
(2)朴素的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3)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战国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道
影响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主要流派 阴阳家 邹衍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 ”的政治主张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尚贤
阶级关系
1.华夏观念
(1)“华”“夏”在夏、商、西周时是两个词,分别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其含义也有多种。而“华”已有文化先进之意,“夏”不仅为地名,也为国名。
(2)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政权与边地少数民族并立,边地落后,夷夏对称,这时,“夏”即指文化发达的东方诸国。“华夏”指礼仪文化发达的中国。
2.重农抑商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古代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强调“农为本”“商为末”,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所以说“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重要概念】
3.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众多的学派;“争鸣”是指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层和政治力量,针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辩论中相互交融。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之间的思想斗争。
【重要概念】
任务1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正义》
材料二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等
韩非(战国)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贾谊(汉代) 批评商鞅舍弃礼义,专用法制,破坏了家庭伦理关系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与贾谊对商鞅变法的态度及原因,并揭示评价差异的本质。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设问“政治、经济方面……商鞅变法”和正文“为田开阡陌封疆”“宗室非有军功论……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归纳出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的措施及影响。材料二:从设问“韩非与贾谊对商鞅变法的态度”和正文“举法明教”“批评商鞅舍弃礼义”得出相应态度及学术派别、时代背景差异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秦国;角度限定——政治、经济方面;内容限定——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第(2)问,时空限定——战国、汉代;内容限定——韩非与贾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为田开阡陌封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上是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根据“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上是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韩非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是褒扬,贾谊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是贬低。第②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韩非主要基于法家立场,认为变法维护了法制秩序;贾谊则基于儒家立场,认为商鞅变法破坏了儒家伦理。第③小问,他们评价差异的本质是治国理念的差异
【参考答案】(1)经济上,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政治上,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2)态度:韩非褒,贾谊贬。
原因:韩非基于法家立场,认为变法维护了法制秩序;贾谊基于儒家立场,认为商鞅变法破坏了儒家伦理。
本质:治国理念的差异(法治与礼治)。
任务2 “百家争鸣”
材料 周礼原是一个集制度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为一体的社会控制系统,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乱世曾使思想界陷入一个迷茫期,“变风”“变雅”即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迷茫。但乱世与迷茫又促使哲人们对社会作深刻的思考,酝酿着中国“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到春秋末期,终于出现了孔子和老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到战国时期,由于列国纷争日益激烈,思想界也进入一个以“强国”为主题的“百家争鸣”时代。
随着战国后期统一形势的逼近和专制主义的发展,诸子百家在对时势的调适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着分化、组合与竞争。其实,诸子表面上高谈阔论,议论是非,其目的多是“货与帝王家”,只是各家皆有所长,亦有所短。
——摘编自王四达《周秦的社会变迁、思想调适与中国传统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乱世曾使思想界陷入一个迷茫期”“乱世与迷茫又促使哲人们对社会作深刻的思考”“列国纷争日益激烈,思想界也进入一个以‘强国’为主题的‘百家争鸣’时代”“战国后期统一形势的逼近和专制主义的发展”“目的多是‘货与帝王家’”
时空定位 春秋战国时期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百家争鸣”出现的政治、经济、阶级背景;主要学术流派的思想主张
层次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状况——“百家争鸣”出现的政治、经济、阶级等背景,主要流派的思想主张
其他方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续表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推动了思想变革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先秦诸子的主要主张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诸子百家虽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主张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抵触,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论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推动了思想变革。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当时,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并壮大;加之私学教育兴起,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争霸和扩张的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先秦诸子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儒家的孔子提出“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的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和小国寡民,并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的韩非子主张法治与中央集权,顺应了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
总之,诸子百家虽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主张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抵触,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言之成理即可。)
1.史学上有“左图右史”之说,小明同学利用地图(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判断,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
B
[解析] 观察地图中齐、鲁、宋、晋、燕的地理位置,及周都“洛邑”可知,这是东周时期的示意图,可用于研究春秋五霸,若是战国时期,则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家,故选B项。
2.(2023·江苏高一开学考试)战国七雄的名臣名将,绝大多数都不是君主近亲,他们往往来
自下层贵族或平民家庭,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被擢拔而受重用。这说明( )。
A.贵族制度日益趋向衰落
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出现
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D.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废除
A
[解析] 材料“战国七雄的名臣名将,绝大多数都不是君主近亲,他们往往来自下层贵族或平民家庭”表明战国时期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过渡,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开始确立,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任人唯贤,但体现不出“取代任人唯亲”,排除C项;战国时期世卿世禄的贵族世袭特权遭受冲击,“已被废除”说法错误,排除D项。
3.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
出无穷的魅力。各家本质上“争”的是( )。
A.国家的治理方略 B.国家统一的方式
C.国家最高统治权 D.单纯的学术问题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国家转型阶段,面对社会动荡的现状,各家纷纷提出治理国家的方略,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的限定,排除。
4.(2023·广东湛江高一统考期末)商鞅变法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即“制土分民”,在此基础
上,秦王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力保障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解析] 根据材料“制土分民”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推动一家一户的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抑制商业的思想,排除C项;B、D两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
5.“我们今天称道‘百家争鸣’,大概不是也不应该是赞扬其中的一元主义妄想,而是欣赏
它那些万壑争流的也就是多元的场面。”之所以赞赏“多元的场面”是因为它( )。
A.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C.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D.有利于底层民众意愿的表达
C
[解析] 解题时注意材料中“欣赏它那些万壑争流的也就是多元的场面”这一关键信息。“百家争鸣”的多元场面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从而推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C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