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第5天(解析版)--【高效冲刺·考前90天】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每日练习(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第5天(解析版)--【高效冲刺·考前90天】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每日练习(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6 14:18: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前第5天
1.科学实验操作需要规范严谨,以下科学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干燥氢气 B.称量NaCl质量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详解】A、用浓硫酸干燥氢气,为使药品充分接触,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不符合题意;
B、称量药品质量时要将药品放左盘,砝码放右盘,不符合题意;
C、有长颈漏斗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先关闭止水夹,然后从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中存留一段稳定水柱说明气体性良好,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答案】C
【详解】A.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3.日前,泰顺发现植物新物种(如图),为纪念温籍中国树木分类学奠基人陈嵘命名为“陈嵘栲”。据图判断“陈嵘栲”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答案】A
【详解】A.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图中植物有果实,所以属于被子植物,故A符合题意。
B.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果实,故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是蕨类植物的生殖依然离不开水,还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宜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故C不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某小组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列四种情况中(箭头表示导体ab的移动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导体ab向下运动,未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开关断开,未形成闭合回路,且导体ab向下运动,未切割磁感线,无法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导体ab水平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且开关闭合,能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开关断开,未形成闭合回路,无法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最低处相平
【答案】C
【详解】A. 温度计使用前必须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故A正确;
B. 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因此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正确;
C.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错误;
D. 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最低处相平,故D正确。
6.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M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亮起;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M启动,这说明开关S2、S3共同控制电动机;电动机与灯泡能各自独立工作是并联的;开关S1与红灯L在一条支路中;开关S2、S3、电动机串联在另一条支路中。
A.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3在干路中,只闭合开关S1,灯泡不会发光,只有闭合开关S3、S1,灯泡才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中,只闭合开关S3,电动机不会工作,只有闭合开关S3、S1,电动机才能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1和红灯L在一条支路中,开关S2、S3、电动机串联在另一条支路中,故C符合题意;
D.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2和开关S3并联,闭合S2或闭合S3,电动机都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如图所示为正常人被针刺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B.①是效应器,针刺后①能产生痛的感觉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③,受大脑控制
D.若某人的②受损,用针刺①,仍能完成缩手反射
【答案】C
【详解】A.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错误。
B.①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痛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受大脑控制,C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②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无痛感,无反射,D错误。
故选C。
8.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喷灯移至CuO处加热,最终CuO变为紫红色固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B.反应过程中,CuO变为Cu
C.反应过程中,体现出炭粉具有还原性
D.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答案】D
【详解】A、由于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气球可以收集尾气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说法正确;
B、反应过程中,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C、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此反应过程中碳夺去了二氧化碳中的氧,被氧化,说明碳具有还原性,故说法正确;
D、由于碳和氧化铜不接触,不能发生反应,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故选D。
9.用含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流程图中的操作W名称是 。
(2)完全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符号是 。
【答案】 过滤
【详解】(1)流程图中的操作W是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
(2) 含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反应前溶液中离子为钠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加入氢氧化钡后,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未变,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 反应后“△” 消失,则表示碳酸根离子,符号为。
10.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开放”或“密闭”)。
(2)右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待红磷燃烧火焰熄灭后,冷却,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根据该思维模型,本实验是通过 的方式来减小集气瓶中的气压的。
【答案】 密闭 减少质量
【详解】(1)密闭容器中气压,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随质量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密闭。
(2)右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待红磷燃烧火焰熄灭后,冷却,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根据该思维模型,本实验是通过减少质量的方式来减小集气瓶中的气压的。
1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家里的电灯、电冰箱等是 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 线上;电冰箱的插头应插入如图所示的三孔插座,目的是使其金属外壳通过插座 (选填“A”“B”或“C”)孔中的地线与大地相连,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答案】 220 并 火 A
【详解】[1]世界各国的生活用电电压不完全相同,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2]家里的电灯、电冰箱等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3]为了安全用电,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
[4]插座上A孔中的地线和室外的大地相连,插头上标着E的导线和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电冰箱的插头应插入如图所示的三孔插座,目的是使其金属外壳通过插座A孔中的地线与大地相连,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12.今年3月浙江多地爆发疫情,做好个人防护一一如洗手等 非常重要。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次: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次:与乙握手后,甲不洗手,再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最终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落生长情况。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培养基在本实验的作用是 。
(2)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培养24小时后,如果出现 现象,则可以得出结论: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答案】 作对照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而影响实验 2号培养基上酵母菌的菌落数比1号多
【详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我们要探究的是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只有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1起对照作用。
(2)用大拇指在培养基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皿影响实验。
(3)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2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说明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13.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利用如图甲的电路开展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定值电阻的阻值有5欧、10欧、20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欧。小明先将R=20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伏。
(2)小明读数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无论怎么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则实际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之处是 。
(3)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后,小明再用5欧、10欧、20欧的3个电阻分别在不同电压下进行了多次实验,并绘制了a、b、c三条曲线(如图丙)。老师指出其中一条曲线不是根据本实验数据绘制的,请指出是哪条曲线并说明理由: 。
【答案】 1.5 将滑动变阻器下方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 曲线c不是根据本实验数据绘制的,因为图c实验时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1伏,根据现有器材,电阻为20欧无法完成实验
【详解】(1)[1]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5V。
(2)[2]移动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说明把滑动变阻器上方或下方的两个接线柱一起接入电路;又因为电压表的读数为1.5V,电压表的示数较小,说明是将滑动变阻器下方两个接线柱同时连接导线。
(3)[3]由图丙知道,c曲线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定=IR=0.2A×5Ω=1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滑=U-U定=3V-1V=2V
由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知道

当R定=20Ω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滑=2R定=2×20Ω=40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20Ω,故c曲线不是根据本实验数据绘制的,理由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不能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V。
14.(1)请写出图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④
(2)称量前要明确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应超过天平的 。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 (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若所用的砝码已磨损,则测量的结果会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
(4)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
出现下图所示情况,他应如何调节?
(5)现有同样的小螺丝钉若干,现在想知道螺丝钉共有几枚,小明设计了以下测量方法:
a用天平称出20枚螺丝钉的质量为8克;
b计算出每枚螺丝钉的质量为 克;
c将全部螺丝钉放在天平左盘,横梁平衡时,右盘的砝码为:50克1个,20克2个,5g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螺丝钉的总质量为 克;
d计算出这些螺丝钉的枚数: 枚。
【答案】 托盘 游码 平衡螺母 量程 不能 大 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0.4 96.4 241
【详解】(1)①是托盘,左右各一个;②是游码,在称量过程中,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③是指针;④是平衡螺母,左右各一个;
(2)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不能测量超过天平的量程,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用手拿,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保持天平的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3)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g,而你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
(4)从图中可知,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右偏,说明天平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5)用天平称出20枚螺丝钉的质量为8克,则一枚螺丝钉的质量m′==0.4g,
螺丝钉的质量:m总=50g+20g+20g+5g+1.4g=96.4g,
这些螺丝钉的枚数n==241枚。
15.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过程如图(微溶视为不溶):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
(2)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答案】 BaCO3、Mg(OH)2 Na2SO4
【分析】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得到白色沉淀A,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说明沉淀中含有碳酸盐,应为碳酸钙,沉淀中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镁,说明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镁;得到的无色滤液,说明原混合物中不含硝酸铜;无色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稀硝酸,只有部分沉淀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硫酸钠;还含有能与稀硝酸反应的沉淀,同时还应生成了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或碳酸钡沉淀。
【详解】由分析可知:(1)白色沉淀B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有:BaCO3、Mg(OH)2;
(2)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Na2SO4。
16.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重视家居环境的美化,如图甲是带有水温调节功能的家庭水族箱,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R1为阻值可调的电热丝,R2为阻值400Ω的定值电热丝,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当开关S1闭合,S2接 (填“a”或“b”)时,电路处于保温状态;
(2)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通电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3)当电路处于保温状态时,若电路消耗的功率P=48.4W,则电热丝R1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多少?
【答案】 a 7.26×104J 600Ω
【详解】(1)[1]开关S1断开、S2接a时,电阻和变阻器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
(2)[2]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电路处于加热状态,为电阻R2的简单电路,通电10分钟消耗的电能
(3)[3]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电路处于保温状态,为电阻R1和R2的串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
电热丝R1连入电路的阻值
R1=R总-R2=1000Ω-400Ω=600Ω
17.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甲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CO2主要是通过叶的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图乙表示某一植株一天内不同时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在不同时刻从该植物上取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圆片烘干称其质量,如图丙、则测得质量最大的取片时刻为
A.8点 B.11点 C.17点 D.19点
(3)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以C-12形式存在。C-14原子与C-12原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内 数不同。
【答案】 气孔 C 中子
【详解】(1)保卫细胞总是两两相对而生,围成的空腔是气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14CO2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内的。
(2)植物进行了一白天的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至17点时,光照减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之后,呼吸作用作用占优势,植物体不再积累有机物,因此在17点,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C-14原子与C-12原子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18.最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冠抗原检测盒,小南同学想知道它与经常做的核酸检测有什么不同?于是查阅了资料如下:
资料一: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量,核酸检测中磁珠法提取核酸主要环节如图甲所示。
资料二: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资料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吸取核酸的环节,是通过外加的磁铁将已结合核酸的磁珠与其他物质分离,这环节主要用到的科学原理是 。
(3)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丙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
(4)进行核酸检测,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 。
【答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酵母菌有细胞结构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阴性 控制传染源
【详解】(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有细胞结构。而新冠病毒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吸取核酸的环节,是通过外加的磁铁将已结合核酸的磁珠与其他物质分离,该原理利用的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阳性结果:出现C、T两条红线表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阴性结果:只在C线出现一条红线表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无效结果:如果没有可见的线,或者只在T线出现一条线,表示结果无效,需要使用新的检测卡进行检测。由图可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属于控制传染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前第5天
1.科学实验操作需要规范严谨,以下科学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干燥氢气 B.称量NaCl质量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3.日前,泰顺发现植物新物种(如图),为纪念温籍中国树木分类学奠基人陈嵘命名为“陈嵘栲”。据图判断“陈嵘栲”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4.某小组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列四种情况中(箭头表示导体ab的移动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的是(  )
A. B.
C. D.
5.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最低处相平
6.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M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正常人被针刺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B.①是效应器,针刺后①能产生痛的感觉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③,受大脑控制
D.若某人的②受损,用针刺①,仍能完成缩手反射
8.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喷灯移至CuO处加热,最终CuO变为紫红色固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B.反应过程中,CuO变为Cu
C.反应过程中,体现出炭粉具有还原性
D.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9.用含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流程图中的操作W名称是 。
(2)完全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符号是 。
10.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开放”或“密闭”)。
(2)右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待红磷燃烧火焰熄灭后,冷却,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根据该思维模型,本实验是通过 的方式来减小集气瓶中的气压的。
1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家里的电灯、电冰箱等是 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 线上;电冰箱的插头应插入如图所示的三孔插座,目的是使其金属外壳通过插座 (选填“A”“B”或“C”)孔中的地线与大地相连,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12.今年3月浙江多地爆发疫情,做好个人防护一一如洗手等 非常重要。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次: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次:与乙握手后,甲不洗手,再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最终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落生长情况。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培养基在本实验的作用是 。
(2)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培养24小时后,如果出现 现象,则可以得出结论: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13.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利用如图甲的电路开展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定值电阻的阻值有5欧、10欧、20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欧。小明先将R=20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伏。
(2)小明读数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无论怎么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则实际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之处是 。
(3)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后,小明再用5欧、10欧、20欧的3个电阻分别在不同电压下进行了多次实验,并绘制了a、b、c三条曲线(如图丙)。老师指出其中一条曲线不是根据本实验数据绘制的,请指出是哪条曲线并说明理由: 。
14.(1)请写出图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④
(2)称量前要明确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应超过天平的 。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 (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若所用的砝码已磨损,则测量的结果会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
(4)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
出现下图所示情况,他应如何调节?
(5)现有同样的小螺丝钉若干,现在想知道螺丝钉共有几枚,小明设计了以下测量方法:
a用天平称出20枚螺丝钉的质量为8克;
b计算出每枚螺丝钉的质量为 克;
c将全部螺丝钉放在天平左盘,横梁平衡时,右盘的砝码为:50克1个,20克2个,5g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螺丝钉的总质量为 克;
d计算出这些螺丝钉的枚数: 枚。
15.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过程如图(微溶视为不溶):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
(2)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16.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重视家居环境的美化,如图甲是带有水温调节功能的家庭水族箱,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R1为阻值可调的电热丝,R2为阻值400Ω的定值电热丝,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当开关S1闭合,S2接 (填“a”或“b”)时,电路处于保温状态;
(2)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通电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3)当电路处于保温状态时,若电路消耗的功率P=48.4W,则电热丝R1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多少?
17.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甲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CO2主要是通过叶的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图乙表示某一植株一天内不同时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在不同时刻从该植物上取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圆片烘干称其质量,如图丙、则测得质量最大的取片时刻为
A.8点 B.11点 C.17点 D.19点
(3)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以C-12形式存在。C-14原子与C-12原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内 数不同。
18.最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冠抗原检测盒,小南同学想知道它与经常做的核酸检测有什么不同?于是查阅了资料如下:
资料一: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量,核酸检测中磁珠法提取核酸主要环节如图甲所示。
资料二: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资料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吸取核酸的环节,是通过外加的磁铁将已结合核酸的磁珠与其他物质分离,这环节主要用到的科学原理是 。
(3)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丙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
(4)进行核酸检测,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