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六)(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20:4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基础试题(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lǎn)____________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zàn)__________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好喝(lǎn) 做 (zàn) 时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藉 B.籍
(3)加点字“间”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jiān B.jiàn
二、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小说大观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下任务需要你完成。
2.[任务一:请你选择]在同学们梳理的下列初中课文中,体裁属于小说的是( )
A.郑振铎的《猫》 B.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C.杨绛的《老王》 D.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
3.[任务二:请你设计]你的小组在“小说品鉴会”上准备以课本剧的方式表演《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片段,请你在括号内完成对关羽和张飞表情或动作的舞台说明设计。
刘备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
关羽( )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刘备(轻轻地摇头,若有所思)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飞( )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刘备(脸色一沉)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张飞(自觉失言,赶紧陪笑)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
刘备(点头,和颜悦色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
张飞(躬身一揖)诺。
4.[任务三:请你补充]同学们编写《小说人物小词典》,下面的档案卡片中“人物点评”部分由你来补写,不少于50字。
小说人物卡片 范 进 出 处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 外貌特征 中举前“尖嘴猴腮”,中举后“体面的相貌” 人物关系 岳父胡屠户 典型事件 得知自己中举后欢喜得发疯了。 人物点评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面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记叙描写,再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的窘状,也表达了他的济世情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B.《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处处扣“壮词”来写:开篇壮怀激烈,梦中情景豪情万丈,结尾感叹壮志难酬,更添悲凉。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变换,有曲折跌宕之感,这更能表现诗人命运悲苦和对个人前途的绝望。
D.《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挑”“看”,写作者醉时拨灯看剑,表明他醉了也不忘上战场杀敌报国之志。
(2)两首诗词的场景(或环境)描写,都有精彩之处,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 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 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画给他。
④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了下去。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终于,矮个子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线,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头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他们进了门。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 她立即拿起画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仪式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删改)
6.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7.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展开合理推测,写出他们“争执”的内容。
8.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9.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10.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③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⑤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⑥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⑦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⑧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⑨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⑩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1.本文艺术特色鲜明,从一个角度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12.除了海燕,课文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请你想像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
五、文言文阅读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批评) B.孰视之(通“熟”,仔细)
C.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D.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中间)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复立楚国之社稷
B.扶苏以数谏故 皆以美于徐公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D.佣者笑而应曰 而形貌昳丽
(3)下列语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A.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他走失了。现在诚恳地把我们这些人假称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B.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诚恳地认为我们这些人假称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C.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这些人假称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D.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他走失了。现在如果认为我们这些人假称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4)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甲文从邹忌比美三问答到讽谏三类比,从到齐王纳谏三赏赐到令后三变化,层层递进;乙文从起义的原因到谋划起义,到起义爆发和发展,再至政权的建立,结构完整且严谨。
B.两文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甲文邹忌善于思考分析,有担当有责任,以小见大,类比推理,让人乐于接受;乙文陈涉洞察时局,有组织领导才干,抓住时机创造条件,激发戍卒心甘情愿跟自己起义反秦。
C.两文善于用生动简练的语言:甲文一个“善”字既侧面表现邹忌讽谏的效果,又展现齐王的矜持和威严;乙文中一句“敬受命”既侧面表现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效果,又展现出狱卒们对陈胜的信服与敬佩。
D.两文在描写手法上颇为讲究:甲文因是讽谏,所以以语言描写为主,间以少许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乙文写发动起义,既有精当的语言描写,又有充分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课内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下列选项中与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弗之怠 B.马之千里者
C.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何陋之有
15.选段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选段内容任选一处进行具体分析。
六、名著阅读
16.前段时间《孤勇者》这首歌火遍校园,有人觉得“孤勇者”就是那些身陷困境,依然心怀梦想,不屈从于命运、敢于抗争的平凡的奋斗者。请你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情节谈谈他(她)是不是“孤勇者”。
备选人物:A.简·爱《简·爱》 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祥子《骆驼祥子》 D.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七、作文
17.写作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天不遂人愿,不能心想事成。这个时候你不如问问自己:你有能力改变命运吗?如果没有,那就想办法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的懒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改变让生活都变得顺利多了。
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 懒 暂
(2)B
(3)B
2.D 3. 表情或动作简单设计即可,表情:“严肃地”;动作:手抚长髯。 表情:环眼一睁;动作:挥舞着右手 4.示例: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受尽岳父肮脏的辱骂,仍然痴迷科举,甚至不顾生计,不顾羞耻,他已经精神麻木,灵魂丧失。
5.(1)C
(2)示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怒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飞”等一系列动词写出狂风威力之大,动态十足,惊心动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战马比喻成的卢马,将弓箭比喻成惊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战场上的惊险与激烈,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
6.①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②高个子和矮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任劳任怨、毫不抱怨的无私奉献精神;③小翠虽因车祸截肢,但依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④佳佳画作中的小翠在风中静静地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情景。 7.①井里很脏,要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②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8.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的情节;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高个子和矮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9.①内心善良、热心助人。小翠经常去福利院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画画。②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小翠看到暖气维修工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于是将他们画进了自己的画作,参加比赛并最终获奖。③坚强乐观、热爱生活。小翠虽然因车祸截肢,但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乐观面对生活。 10.B
11.示例一:运用象征,托义于物。
文中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海及波涛象征了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狂风、乌云、雷电象征丑恶而又虚弱的沙皇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象征手法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而且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空间。
示例二:对比烘托,形象有力。
文中以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的海面变化作为烘托,详细描绘了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之时、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等三个海面景象,写出了当时斗争环境的恶劣,反衬海燕的英勇形象。并且把海燕的形象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海燕的勇敢、乐观。另外,又以风、云、雷、电一齐出击来烘托海燕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示例三:语言优美,巧用修辞
散文诗由于兼具散文与诗的特点,因此有它的独特之处。语句不分行,不押韵,却精练、形象、优美。文中描摹出海燕的声——从“叫喊”到“大笑”;形——“黑色的闪电”;一系列的动作,如“飞翔”“穿”“掠”等刻画出海燕的快速敏捷,矫健勇猛的“直冲向乌云”。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形象更为鲜明。 12.示例:海鸥啊!纵然你有一对洁白的翅膀,那又怎么样?在这汹涌的波涛里,我看不见你白色的身影,只隐约看见你在海面上尽力压低翅膀,苦苦地呻吟。你这形同虚设的海鸟!
海鸭啊!一阵电闪雷鸣过后,你便蜷缩成了一个球,躲在海浪里,从不敢探出头观望乌云和大海的对峙,你就只会这样呻吟吗?
企鹅啊!当海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迎接乌云和雷电时,我终于在那寂寥无人的悬崖下找到了你,没有海浪和海燕陪在你身边,大家都在奋力拼搏,与乌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战斗,在这个时候,你很孤单吧!
而我,愿化作那黑色的闪电,似剑一般穿透乌云,笑这些自不量力的乌云,迟早会被太阳的万丈光芒刺透!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我要冲在最前面,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电闪雷鸣之间。冲啊!太阳就要出来了,冲啊!乌云已经胆怯了!我振动翅膀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3.(1)D
(2)C
(3)C
(4)D
14.C 15.①老师辞色严厉(叱咄)和自己恭敬好学(色愈恭,礼愈至)对比,突出了作者谦虚好学的态度。
②同舍生穿戴(烨然若神人),自己穿戴(缊袍敝衣)对比,不但“略无慕艳意”,反而“以中有足乐”,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言之有理即可)
16.[示例一]我选A,简 爱从小就寄养在舅妈家里,舅妈因为嫉妒虐待她,表哥毒打她,她没有逆来顺受,即使被关红房子也不屈服,她一直努力与不公的命运抗争,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所以说简 爱是一个“孤勇者”。
[示例二]我选B,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最终写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终于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行列。所以说保尔是一个“孤勇者”。
[示例三]我选C,祥子刚开始拉的车是租来的,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攒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省吃俭用,终于用三年时间凑足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所以说祥子是一个“孤勇者”。
[示例四]我选D,尼摩船长学识广博,为躲避殖民者的压迫,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潜入海底。他召唤社会正义和人类自由平等的到来,发掘海底宝藏,为陆上被压迫民族提供反殖民解放斗争的财政支援。所以说尼摩船长是一个“孤勇者”。
17.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天边的云正烧得灿烂,夕阳给威斯敏斯特教堂边墓群的墓碑披上一层金黄色的薄纱。俯下身,阅读着其中一个碑上的文字:“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之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改变自己,是改变别的人甚至世界的先决条件。鲁迅毅然改变自己学医救人的理想,执起一杆笔,为混沌的中国敲响去改变的警钟。走错了路,并不可耻,而不懂得及时变更而一直坚持错误的方向不回头才惹人耻笑。
改变自己的方向,才有可能引导世界去改变方向。
徜徉于我们的校园中,最普遍听见的便是那一句句响亮的“你好”。校长提倡让“您好”成为校园最流行的语言,于是同学们改变自己过去不爱问好的羞涩习惯,纷纷开口,发出那最美妙的声音问好,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使“你好”充斥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响亮于整个校园。
改变自己,并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去引起更多人的改变。然后,世界因你而变。
赫赫有名的IT行业两大巨头领军人物: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与微软的比尔盖茨,都曾半途辍学。他们在学习中途发觉到自己的追求与才能,于是改变自己的计划,毅然辍学发展事业。于是世界因他们的成就而“狠狠一颤”。
改变自己,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然,一旦决定改变,那么就要做出最炫目的成果,让世界都为之赞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凭栏远眺,叹出如此感慨。李煜饱读诗书,诵遍前人名家之作,而被困后所做的诗却开创出不同于历代诗风的风格,广为后人传诵和模仿。
创造自己的风格,不因之前所存在的而被束缚,勇于改变自己,然后让更多人去升华、发酵,从而促进世界改变。
一只小蝴蝶在西海岸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在东海岸刮起了一阵毁天灭地的飓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同理,个人的一个小小行为,也有可能让整个世界跟“风”模仿。那么,不就说明改变自己,就有可能改变世界么?
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让世界追随你的脚步,一路改变下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