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六)(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20:5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柱山自古便闻名暇迩。其中,主峰天柱峰浑身石骨,尤为嶙峋奇绝。天柱峰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在飞来、三台两峰的衬托下,天柱峰更显气势 páng礴。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而"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之宏伟令人惊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如炬( ) páng( )礴 气魄(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段中“嶙峋”一词的意思是 ;“孤立擎霄”中,“擎”的意思是 。
(4)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柱峰雄伟的景色。
二、综合性学习
2.读书,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班级将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线路设计。精读一篇课文,就好似沉浸在一场精彩的身心之旅中,将来若能身临其境,必有不同寻常的游览体验。请你仿照示例,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选出两篇,设计两条“旅行”线路,领略旅行之美、探寻文化魅力。
示例:《故乡》——走进鲁迅故里绍兴,领略江南水乡美景和民风民俗。
线路一:
线路二:
(2)名著之旅。本次的名著阅读之旅活动将从以下几个主题开展,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参照示例,完善下面的阅读推荐表。
阅读推荐
主题 书目 作者 推荐理由
红色之旅 ① 埃德加·斯诺 实地采访,探寻红色中国的秘密
② 《朝花夕拾》 ③ 旧事重提,回忆成长历程
光明之旅 《艾青诗选》 艾青 ④
(3)探讨感悟。论学习形式。研学是一种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它日益成为当下一种常见的学生学习的方式。在班会上,同学们就“研学”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以下是一位同学的看法,请你对此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研学没有意义。首先,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其次,研学只是一种旅行,学生很难从中获取真正的知识。所以,学校没必要开展研学活动。
三、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发挥想象,描绘颈联“千帆过”和“万木春”呈现的画面。
(2)颔联的“空”和“翻”两字用得极妙,请选择一个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2016 年5 月16 日第5 版
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
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7.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8.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痀瘘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9.根据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敬业”。
10.选文第一段中列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1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加以概括。
12.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什么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1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选自《孟子·尽心上》)
【注】①宋句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
14.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墙倾楫摧 (2)去国怀乡
(3)子好游乎 (4)故士穷不失义
15.翻译下列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16.“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薄暮冥冥 日薄西山 义薄云天 势单力薄
B.去国怀乡 相去无几 春去秋来 人去楼空
C.浮光跃金 欢呼雀跃 鱼跃龙门 龙腾虎跃
D.不以物喜 以德报怨 以身作则 拭目以待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9.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以百姓心为心”在范仲淹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六、名著阅读
20.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艾青的长诗《 》、《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他的成名作《 》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
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
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
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
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
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
我们有过许多许多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 jù 磅 pò 闻名暇迩 闻名遐迩 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向上 托、举 排比 比喻
2.(1) 《壶口瀑布》——来到黄河中游,感受黄河的汹涌奔腾,声震天地。 《苏州园林》——走进苏州园林,欣赏亭台轩榭的艺术之美。
(2) 《红星照耀中国》 追忆之旅/成长之旅 鲁迅 意象丰富,追求光明与正义/感情充沛,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意对即可)
(3)示例:研学非常重要。学习不仅指学习书本知识,世间万物皆可学,研学会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多彩;其次,在实践中学习,研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因此,我们应大力倡导研学。
3.(1)示例: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2)“空”和“翻”二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老友的怀念以及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4.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5.示例:读书可以防止(远离)浮躁贪婪(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澄澈)。 6.选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址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读书对心灵修复的益处;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读书能让人“从容容智地而对人生”。(意思对即可) 7.比喻论证;把“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作“‘烤火’可以把‘衣服上的湿气烤得烟消云散’”,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的观点。 8.C
9.做一件事,就要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都集中到这事上头。 10.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11.示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意思相近即可) 12.道理论证。从道理上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13.示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所说的“乐之”的境界,并不懈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应入脑、走心。蓄
14.⑴倒下 ⑵离开 ⑶喜欢,喜好 ⑷所以,因此 15.⑴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⑵古代的(圣)人,得志(时),恩泽施加给人民。 16.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7.C 18.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19.范仲淹虽遭受贬谪,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着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0. 向太阳 火把 太阳与火把 大堰河——我的保姆
21.例文
那一支春天的歌
春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带黄色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唱起一支春天的歌。在这大好的春天里,我们学校开展了关于春天的各项活动,让同学们在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健康成长。从开学到现在最使我感动的一件事,那就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小妹妹对于我的帮助,话得从春天说起,那也是一支春天的歌。
记得上一周的星期五,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学校决定举行一次放风筝比赛。上午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的欢呼声可想而知。个个糊风筝,制风筝,准备为班级争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日风向不定,放风筝活动到了下午听说取消了。同学们失望极了,老师们见此情景是无法解释的。后来天公作美,风儿又恢复了定向,真是天随人意,志在放飞的我们终于赢得了主动,人又有了精神。老师们又经过讨论才决定恢复放风筝活动,同学们闻此喜讯,喜不自胜,径直奔向操场,准备放风筝,为班级争光。
我和几位好友各自拿着风筝来到早已经成为欢乐海洋的操场上,心切的我们下楼梯的速度太快了,东西丢了竟全然不知。就在这时从我后面传来急切的声音:“大姐姐们,请停一停!”我回过头去,一看,原来一位小妹妹手里高举着一根木棒,气喘吁吁地走到我们的面前,对我说:“刚才你下楼梯的速度太快了,从你的风筝袋子里掉下来一根木棒你也不知道,我现在把这根木棒还给你,希望你能为班级争光。”这位小妹妹说完之后,转身就走了,我看着手中的木棒,对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说:“小妹妹谢谢你,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一定能为班级争光的。”我和几位好朋友到操场上放风筝,当我在放风筝的时候,刚才小妹妹所说的话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着,像是对我的鼓励,一根木棒、一只风筝能为班级争到光,这似乎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对我来说恰是一件深沉而又感悟很深的事情,如果那位小妹妹不把木棒还给我,我在风筝比赛中又能做些什么?
春天里的故事真多,特别是在我们的校园里,一个又一个的小雷锋在成长起来,使得春光无限,生机勃勃。我们唱着一支支春天的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