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guō着
……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吗?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衣襟( ) 絮guō( )
(2)请指出“无力的诗句”属于哪种短语类型( )。
A 并列短语 B主谓短语 C 偏正短语 D 补充短语
(3)以上诗句出自 (填人名)的诗歌《 》(填篇名)。
(4)本诗中借老妇、农夫、母亲等形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5)初中生必读名著中有许多“爱国主题”的作品,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进行仿写。
A朱德 B保尔
例句:江姐《红岩》 虽深陷牢狱,惨遭毒打,却严守党的秘密,体现共产党员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的品质。
二、综合性学习
2.我校九年级各班准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仿照下面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一项活动。
(1)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2)
(3)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三、诗歌鉴赏
3.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长春日报》)
4.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答出四点即可)
5.结合全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6.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7.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8.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真正的好书
周国平
①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②严格地说,好读书和读好书是一回事,在读什么书上没有品位的人是谈不上好读书的。所谓品位,就是能够通过阅读而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世上真正的好书,都应该能够发生这样的作用,而不只是向你提供信息或者消遣。
③要读好书,一定要避免读坏书。所谓坏书,主要是指那些平庸的书。读坏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莫大。一个人平日读什么书,会在内听觉中形成一种韵律,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韵律走。因此,大体而论,读书的档次决定了写作的档次。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
⑤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规定了他的精神品位,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
⑥智力活跃的青年并不天然地拥有心智生活,他的活跃的智力需要得到鼓励,而正是通过读那些使他品尝到了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好书,他被引导进入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心智生活之中。当前图书的出版量极大,有好书,但也生产出了大量垃圾,包括畅销的垃圾。对于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不成为问题,他们自己能鉴别优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把他们的阅读引导到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而本来他们正是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其素质。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强调,一定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一个真正的读者,而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罢了。
⑦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2期,有删改)
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12.文章说:“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选择好书以进入真正的阅读。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夜雪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注释】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上下一白 ②无处不可寄一梦
B.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上下一白
C.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①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自叹每有欲往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而不知人之乐
B.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醒能述以文者
C.①任之而己 ②名之者谁
D.①竟为雨雪所阻 ②或异二者之为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16.请结合甲文的内容和背景,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7.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分别体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宋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②杂然而前陈者
③颓然乎其间者
④太守之乐其乐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六、名著阅读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相关问题。
【甲】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乙】
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
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
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
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役开封府出首。
20.结合甲乙两段文字,概括出杨志的性格特征。
21.杨志杀人后众人为什么都愿意为杨志作证?
七、作文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 jīn 聒
(2)C
(3)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4)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悲悯等
(5)示例:A朱德《红星照耀中国》故事如:①坚持加入共产党,并寻找新的革命道路;②在柏林加入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③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④指挥全军大国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精神品质:①②均是:大智大勇,爱党爱民,是一位甘愿为革命放弃个人财富和地位的共产党人;③④均是:大智大勇,爱党爱民,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杰出军事家。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故事如:参加革命后,讲述《牛虻》中故事鼓舞战友,加入骑兵后,与战友救出七千多名革命者。精神品质:无私,甘愿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献身精神;②故事如:修铁路时,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后因伤寒和大叶性肺炎累到。精神品质: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③故事如:因病离开工厂,养好后又紧张地做着苏维埃的建设工作,成为共产党正式党员。精神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④故事如: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精神品质: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示例:评说人物,神游小说画廊 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扮演人物,体味人生百态
3.通过全诗,可以看到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形象。
4.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④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⑤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5.1)“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都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6.①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7.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8.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②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③爷爷的用意是要告诉孙女:故乡和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9.阅读真正的好书,才能养成纯正的阅读趣味,提升精神品味。 10.比喻论证,把书籍比作“汪洋大海”,把单个的书比作“瓢”,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书籍很多,阅读时应该有自己的选择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11.首先指出智力活跃的青年通过阅读好书拥有心智生活;然后通过面对当前图书出版量大,从有判断力的读者和受害者的对比中强调鉴别图书优劣的重要性;最后强调当前读书不能只读畅销书和时尚书。 12.示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选择能使自己品尝到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好书阅读,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阅读兴趣;要懂得拒绝和排除,畅销书大多是炒作出来的,不要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
13.D 14.C 15.(1)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2)(我)随意看几本书,也是有一些趣味的。 16.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17.甲文: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乙文:雪夜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悠闲自得地读书。
18.①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②陈列,摆开③倒下的样子④以……为快乐 19.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
20.小心谨慎头脑冷静(或临危不乱) 21.杨志杀牛二是因为牛二故意挑衅,硬要强夺宝刀,而且牛二平时作恶多端,欺压百姓,杨志杀牛二也可以说是为百姓除害。
22.范文:
谈毅力
荆棘鸟一次又一次地振翅,跌落,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能翱翔天宇,飞向远方;梅花一天又一天的忍受寒风,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傲立冰雪,散发清香;河蚌一回又一回的吞吐巨浪,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练就珍珠,闪耀光芒。
毅力不仅让自然界的万物得以生存,独领风骚,而且使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周恩来总理说过:“有恒心,有毅力,方能成功。”千真万确,古今中外不知多少豪杰名士因而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名垂青史,光耀古今。
毅力是把利剑,让体育健儿们过五关斩六将。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人们看着他渐渐走出场外的背影,都失望的想到:刘翔不行了!然而,令人惊喜的是在广州亚运会上,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再次夺得了冠军。毫无疑问,刘翔一定是握着毅力的利剑,披荆斩棘,重返赛场的!
毅力是盏明灯,照亮了黑暗坎坷的文学之路。张海迪从小身有残疾,这使她不得不在中学的时候就辍学在家,但她热爱学习,勇敢坚强,坚持自学到了博士,精通多国语言,创作了几百万字的英语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完全可以说,张海迪点亮了毅力的明灯,照亮了她原本充满高山险阻的人生道路。
毅力是后盾,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东方文明。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遭遇了亘古未有的重大灾难,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中华民族有毅力作后盾,顶住了种种艰难困苦,最终赢得胜利,建立起新中国。
有位哲人说过:“毅力是人类灵魂的最高统治者。”没错,毅力让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得以生生不息,蓬勃繁衍,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反之,则会一败涂地。项羽因败刘邦,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江东,不就是一个千古遗训吗?其实,项羽倘若渡过乌江,重整旗鼓,凭借着“江东子弟多才俊”,定能够“卷土重来未可知。”
当今的90后、00后大多数涉世未深,没吃过苦,缺乏坚强的毅力,以至于报纸上常刊登有学生因考试失利忍受不住压力和痛苦而跳楼自杀的报道。我作为新时代年轻的一员,在此向青少年朋友们献上必须终身谨记的一句话——毅力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