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21:0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基础试题(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chí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jiāo,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红妆素裹( ) ②稍逊风骚(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原chí( )蜡象 ②一代天jiāo( )
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写雪景,描绘了一幅大气磅礴的北国冬雪图,其中的“河”指黄河,“原”指秦晋高原。
B.下阙用“惜”字领起,纵论历史,评说千古英雄,抒发了诗人对新时代建功立业的无产阶级的赞美。
C.“风骚”一词泛指文章辞藻,“风”指《楚辞》中的《国风》,“骚”指《诗经》里的《离骚》。
4.从作者评说的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完成下表。
朝代 姓名 功业
二、综合性学习
在“体育知识我知道”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体育”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04年,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教育,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来“体育”的范畴,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广义”与“狭义”解释。广义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5.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6.任务二: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契合跳水主题的对联。
一池 酬壮志 碧水 十米 映英姿 高台
7.任务三:班主任和同学们准备以《水浒传》为背景召开“梁山体育节”兴趣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人物 绰号 参赛项目 报名理由
鲁智深 ① 摔跤 ②
③ 行者 散打 曾在景阳冈徒手打虎,武艺高强,智勇双全
林冲 ④ 武术 ⑤
⑥ 浪里白条 游泳 一直在浔阳江边,水性极好,水下功夫卓绝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①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②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③。亦知合被④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释】 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②举:抬。③蹉跎:不顺利,虚度光阴。④合被:应该被合,应该。
8.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诗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前的时光,以及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B.【乙】诗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表现刘白二人相互赏识,也只有这样的好友相逢,才有了无拘无束地把酒言欢、吟诗作乐。
C.【甲】诗“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情绪变幻无常、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D.【乙】诗“二十三年折太多”和【甲】诗“二十三年弃置身”相呼应,白居易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小题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②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A)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B)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④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选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1.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13.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第④段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
14.有人说 “中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学习是学生的主业,乐于学习方能学有所获。”结合文段内容,告诉你的朋友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阅读《腕上茉莉》,回答小题。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来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苿莉花不 新鲜的苿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5.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16.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7.谈谈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18.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19.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或异二者之为( )
(3)微斯人( ) (4)乐民之乐者( )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以文者
B.吾谁与归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忧民之忧者 名之者谁
2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3.【甲】文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乙】文中孟子哪一个观点的发扬?(用原文语句作答)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4.下列对文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意”是意趣、情趣的意思,此句是全文的核心句,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B.“日出而林靠开,云归而岩穴瞑”中的“瞑”是“昏暗”的意思,写朝暮之景,形成对偶,各尽其妙又互为照应。
C.“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中的“伛偻提携”指老老少少的行人,整句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中的“谓”是“称作”的意思,文至结尾才道出太守姓名,解开全篇悬念。
25.把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6.文段中第一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
27.《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之乐”与下面链接材料中所体现的“子瞻之乐”有何异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子瞻迁①于齐安②,庐③于江上。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有改动)
【注】①迁;贬谪、流放。②齐安:黄州,今湖北黄冈。③庐:居住。④褰裳:提起衣裳。
六、名著阅读
28.参与评价
有人这样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宋江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他是一个幸福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你的评价。
七、作文
29.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与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 zhuāng xùn 2. 驰 骄 3.C 4.不唯一
5.示例:我国体育的起源及其内涵。 6.十米高台酬壮志一池碧水映英姿 7. 花和尚 在东京大相国寺看菜园子期间,徒手倒拔垂杨柳,力大无穷 武松 豹子头 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张顺
8.C 9.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懑和惆怅,同时也表达出豁达的情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意,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0.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 11.(A)举例论证。列举了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高下之别的事例,论述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从而论证了“要敬业”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道理论证,引用庄子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观点,从而论证了“敬业”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2.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 13.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观点)。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 14.符合题意即可。
15.点明行文线索;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对比。作用: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老太太心灵的纯洁美好。 17.因为女文友只是买了几串茉莉花,却换来了老太太的鞠躬礼,觉得承受不起、受之有愧;也因为对老太太充满了同情。 18.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表现饭店老板的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爱心)。 19.茉莉花虽枯黄了,但余香仍在,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像茉莉花香一样浸润在“我”的心里。
20. 探求; 或许; 如果没有; 以……为乐。 21.C 22.(1)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2)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还从来没有过。 23.示例:是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观点的发扬。
24.D 25.苍老的容颜,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6.移步换景,以“环滁皆山也”总起,全景描写滁州的环境;再逐层拉近,层层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亮出主景,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 27.同:苏轼、欧阳修虽遭贬谪,却能安然自适,借山水之乐来排遣遭贬后心中的郁闷,都表现了一种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都有寄情山水之乐。
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了自己与宾客游玩,与民众共同宴饮等场景,感受到温馨和睦,可以看出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陶醉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
28.示例:晁盖等人江州冒死劫法场,救出宋江,宋江能交到这样的肝胆兄弟,怎么能说不幸福呢?
29.例文
有国才有家
每当看到爸爸身着藏青色的警服,头顶国徽,那样的英俊又威武,我就特为我有一个做警察的爸爸自豪。身边的同学和小伙伴也因为我有一个警察爸爸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每每这时,我就感到特有安全感,特骄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的警察爸爸总是很忙,每逢节假日,总是我和妈妈在家陪着爷爷奶奶。从我记事起,每个除夕夜都是爸爸在值班。放假的时候身边的小朋友都有爸爸陪着,去学游泳,去旅游,而我却在等待中迎来开学。那时我的心里总是空荡荡,很孤独很失落。警察带给我的自豪感,正在慢慢减少。听妈妈说,在我还未出生前,爸爸在追捕逃犯时,被穷凶极恶的亡命徒咬伤了左眼,现在爸爸的眼睛是一只大一只小,受伤的左眼角一直下垂着。想到这些我总是倒吸一口凉气,对爸爸除了担忧还是担忧。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了成龙唱的一首名叫《国家》的歌:“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那一刻我才深深地理解了爸爸和他的工作,才知道爸爸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就像爸爸把我抱他的怀里说的一样:“正是因为爸爸每天加班抓坏人,你和你的小伙伴们才能有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环境啊!孩子不要忘了:有国才有家!”是啊,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现在,我觉得更应该好好学习,学会独立,为爸爸排除后顾之忧,让爸爸安心工作,为我们大家能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下生活学习而努力。我想我将来也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向爸爸学习,无私奉献,忠于职守,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