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地理-第04节-土壤
一、单选题
1.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 )
①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⑥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③⑤⑥④②①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①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更新资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解答】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土壤,土壤的形成从岩石风化开始的,然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所以A、C、D均错误,B正确。
故选:B
2.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约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土壤不含矿物质
C.月球土壤富含有机质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月球土壤中含有矿物质,不含有机质;月球上没有空气。
【解答】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月球土壤样品被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
B.在月球的土壤中是含有矿物质的,故B错误;
C.月球的土壤中不含有机质,故C错误;
D.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月球的土壤中没有空气,而地球的土壤中含有空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瓦盆透气性好,瓷盆美观透气性不好。下列土壤和花盆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 瓦盆 B.黏土类土壤 瓷盆
C.砂土类土壤 瓦盆 D.壤土类土壤 瓷盆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瓦盆壁上有小孔可以透气,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沙土是指含沙量占80%,黏土占20%左右的土壤,沙壤土就是介于壤土与沙土之间的土壤。
【解答】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类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气,透光的特性,适合种植粮食和植物,稍微带点沙质土,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呼吸,不容易烂根,砂土类土壤适于栽种并能提高产量,所以砂土类土壤内植物生长情况最好。黏土类透气性差,不适于植物生长。瓦盆的壁上有许多微小的空隙可以透气透水,而瓷盆的壁上空隙很少透气性较差,花的根系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以较多的透过瓦盆的壁(通过瓷盆的壁的氧气较少)进入盆内的土壤,有利于花卉根系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花的生长。
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4.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C.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D.土壤资源是有限的,其最大威胁在于过度开发和土壤污染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①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②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解答】A.土壤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它们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的遗体遗物中含有有机物,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稻草还田的有机物必须经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壤贫瘠,土壤污染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4八下·浙江期末)如图所示,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滤液蒸发后结晶。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水分 B.有机质 C.腐殖质 D.无机盐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无机盐能够溶解在水中进行解答。
【解答】将土壤的浸出液进行过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都难溶于水,因此过滤后滤液中不含它们,而无机盐能够溶于水,在滤液蒸发后结晶,就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豌豆在播种前,要先进行松土。 主要目的是有利于 ( )
A.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干燥,促进种子萌发
B.空气进入土壤,促进种子的有氧呼吸
C.阳光透过土壤间隙照到种子,促进种子的光合作用
D.明显降低土壤温度,减少种子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一定的自身条件。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在播种前,农民要先翻地松土,意义是增加土壤颗粒的孔隙,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是为了保证种子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7.以下土壤结构,对农业生产有良好作用的是( )
A.块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层状结构 D.团粒结构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或利用过程中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按形状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型;按其大小、发育程度和稳定性等,再分为团粒、团块、块状、棱块状、棱柱状、柱状和片状等结构。
【解答】土壤团粒结构中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团粒结构体是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良好的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体包括团粒和微团粒。团粒结构是指在腐殖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近似球形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在0.25~10mm之间,直径<0.25mm的称为微团粒。团粒结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的水平。土壤团粒结构能形成小孔隙和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8.如图所示,向放有块状土壤的烧杯中加水使其刚好浸没土壤,不久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 (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的组成成分进行解答。
【解答】向放有块状土壤的烧杯中加水使其刚好浸没土壤,不久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9.对于水稻的生长,土壤的功能不包括( )
A.提供有机物 B.提供水分 C.提供无机盐 D.固定植株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的成分进行解答。
【解答】土壤中含有空气、水和无机盐,因此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水分和无机盐,同时也可以固定植株,但不能提供有机物;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下列有关土壤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只有固体和液体
C.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
D.土壤中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不符合题意;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符合题意;
C、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不符合题意;
D、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如图所示为常见的绿肥植物————紫云英,该植物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 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做肥料的栽培植物,弥补了无机肥料的不足,对植物生长意义重大。
【解答】 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绿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从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 ( )
A.有机物的含量 B.无机盐的含量
C.细菌、真菌的含量 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土壤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有机体以及水分和空气等的混合体。 土壤有机物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答】 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 ~ 2. 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物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下列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 ( )
A.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
B.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
C.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D.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观察结束后,应尽可能地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或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解答】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这种方法不正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在土壤的组成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矿物质颗粒 B.各种生物 C.空气 D.水分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在田间鉴别时,通常指那些不同形态和大小,且能彼此分开的结构体。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或利用过程中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按形状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型;按其大小、发育程度和稳定性等,再分为团粒、团块、块状、棱块状、棱柱状、柱状和片状等结构。土壤的成分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含了空气,水分,无机盐以及矿物质颗粒;
【解答】 在土壤的组成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矿物质颗粒;
故答案为:A
15.(2023八下·仙居期末)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空气 B.水 C.无机盐 D.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生物有土壤动物,土壤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有空气、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解答】 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 说明土壤含有有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3八下·拱墅期末)我国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月壤,月壤是月球上的岩石在太阳风、昼夜温差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不断碎裂形成的。但由于月壤的形成没有空气、流水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月壤中不包含有机物和水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风,所以月壤的形成不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B.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
C.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D.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 风化过程十分复杂,通常是几种作用同时发生,造成岩石的崩解或分解。为方便起见,可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或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解答】A. 风化是指岩石、土壤和其他地质物质受大气、水文和生物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表面没有风,月壤的形成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A错误;
B. 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
C. 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C正确;
D. 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D正确;
故答案为:A
17.(2023八下·杭州期末)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地球陆地表面土壤种类的分异和组合。与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变化密切相关。
【解答】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适合种植在沙土类土壤中,沙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气透水性能好,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18.(2023八下·嘉兴期末)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为了( )
A.保证土壤中存在生物 B.防止有机质流失
C.使有机物能快速燃烧 D.避免水分对实验现象干扰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有机物在燃烧的条件下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散失到空气中,所以燃烧后的在土壤质量会减小;
【解答】有机物在燃烧的条件下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散失到空气中,所以燃烧后的在土壤质量会减小,所以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为了避免水分对实验现象干扰;
故答案为:D.
19.关于土壤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而空气较多
B.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还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
C.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有机物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土壤的物质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而空气是植物的根河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的来源;
【解答】A.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空气也少,A错误;
B. 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有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变化,B错误;
C.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C正确;
D.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无机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20.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解答】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的条件相同的物理量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此实验中不需要控制⑤锥形瓶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C.
21.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演变形成土壤
D.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形成了土壤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土壤。
【解答】 土壤是由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而形成的,这个过程包括了物理变化和一些化学变化。因此ABC正确,D不正确。
故答案为:D。
二、解答题
22.易阳同学从网上获知,“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一)实验步骤
(①)土壤采集:①“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 10 厘米、深10厘米范围的土壤;②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取土。
(②)土壤分装:将 20 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个)。将处理好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和第二组花盆。
(③)种植植物:在20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大豆芽,将花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二)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对照(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 。
(2)上述实验的实验结论:蚁巢土 。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 。
(4)就上述实验,提出你想进 步探究的问题:
【答案】(1)对照实验
(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
(4)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蚁巢土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合理即可)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在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成为变量。
【解答】(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2)根据题意蚁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
(4)根据上述实验可提出下面的问题如: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蚁巢土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对照实验;(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4)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蚁巢土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23.某校同学在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时,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一:将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1);
实验二:取充分干燥后的土壤,先放在天平中称得质量为 m ,将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2),待土壤冷却后,再次用天平称量剩余物质质量为 m ;
实验三:取土壤样品 100克,放入大烧杯中,向烧杯中倒入足量蒸馏水,将搅拌静置后得到的上层土壤浸出液进行如图3和图4的操作。
(1)实验 中若出现 的现象,可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2)实验二中,用充分干燥的土壤是为了 ,若土壤中含有有机物,则实验二中 m 与 m 的大小关系为 。
(3)实验三的目的是 。
【答案】(1)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
(2)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
(3)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根据检验土壤中成分的方法及操作的步骤进行解答。
【解答】(1)将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土壤中的水就会被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试管口内壁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因此若出现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就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2)在实验二中,为了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因此用充分干燥的土壤进行实验,若土壤中有有机物,在加热的时候有就会燃烧,从而消失,因此质量减少,则;
(3)实验三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故答案为:(1)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2)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3)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24.为测定某种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1)得到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小金的想法有如下两种: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 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填“①”或“②”)。
(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操作: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 V 、V 。
①上述“■”处的操作应是 。
②若土块体积为 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
③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 (填“A”或“B”)。
【答案】(1)②
(2)换用滴管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烧杯能够满足测量要求,那么烧杯的容积越小,分度值越小,测量肯定越精确。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空气的体积/土块的体积。
【解答】(1)铁块不容易切割,而土块很容易切割,因此先寻找铁块,再按照铁块的规格裁切土块更合理一些,故选②。
(2)①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 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②当向土块的烧杯中加水时,其中的空气由于水的进入会被排出,因此加入水的体积应该等于铁块的体积与空气的体积之和,则空气的体积为: V空气 =V1-V2。
则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V空气/V= V1一V2/V。
③根据图片可知,B烧杯容积更小一些,会更精确,则: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B。
25.读“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壤孔隙组成部分:
A
B
(2)四种组成部分中, (填字母)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3)该模型是哪种土壤类型 。
【答案】(1)矿物质颗粒;水
(2)B
(3)壤土类土壤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颗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间。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解答】(1)A是矿物质颗粒,B是有机质,C是水分;
(2) 四种组成部分中,B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3)该模型是壤土类土壤,最适合大对数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矿物质颗粒、水(2)B(3) 壤土类土壤
1 / 1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地理-第04节-土壤
一、单选题
1.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 )
①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⑥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③⑤⑥④②①
2.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约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土壤不含矿物质
C.月球土壤富含有机质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
3.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瓦盆透气性好,瓷盆美观透气性不好。下列土壤和花盆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 瓦盆 B.黏土类土壤 瓷盆
C.砂土类土壤 瓦盆 D.壤土类土壤 瓷盆
4.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C.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D.土壤资源是有限的,其最大威胁在于过度开发和土壤污染
5.(2024八下·浙江期末)如图所示,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滤液蒸发后结晶。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水分 B.有机质 C.腐殖质 D.无机盐
6.豌豆在播种前,要先进行松土。 主要目的是有利于 ( )
A.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干燥,促进种子萌发
B.空气进入土壤,促进种子的有氧呼吸
C.阳光透过土壤间隙照到种子,促进种子的光合作用
D.明显降低土壤温度,减少种子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7.以下土壤结构,对农业生产有良好作用的是( )
A.块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层状结构 D.团粒结构
8.如图所示,向放有块状土壤的烧杯中加水使其刚好浸没土壤,不久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 (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9.对于水稻的生长,土壤的功能不包括( )
A.提供有机物 B.提供水分 C.提供无机盐 D.固定植株
10.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下列有关土壤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只有固体和液体
C.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
D.土壤中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1.如图所示为常见的绿肥植物————紫云英,该植物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12.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 ( )
A.有机物的含量 B.无机盐的含量
C.细菌、真菌的含量 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13.下列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 ( )
A.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
B.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
C.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D.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
14.在土壤的组成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矿物质颗粒 B.各种生物 C.空气 D.水分
15.(2023八下·仙居期末)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空气 B.水 C.无机盐 D.有机物
16.(2023八下·拱墅期末)我国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月壤,月壤是月球上的岩石在太阳风、昼夜温差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不断碎裂形成的。但由于月壤的形成没有空气、流水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月壤中不包含有机物和水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风,所以月壤的形成不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B.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
C.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D.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17.(2023八下·杭州期末)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
A. B.
C. D.
18.(2023八下·嘉兴期末)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为了( )
A.保证土壤中存在生物 B.防止有机质流失
C.使有机物能快速燃烧 D.避免水分对实验现象干扰
19.关于土壤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而空气较多
B.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还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
C.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有机物
20.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1.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演变形成土壤
D.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形成了土壤
二、解答题
22.易阳同学从网上获知,“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一)实验步骤
(①)土壤采集:①“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 10 厘米、深10厘米范围的土壤;②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取土。
(②)土壤分装:将 20 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个)。将处理好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和第二组花盆。
(③)种植植物:在20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大豆芽,将花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二)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对照(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 。
(2)上述实验的实验结论:蚁巢土 。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 。
(4)就上述实验,提出你想进 步探究的问题:
23.某校同学在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时,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一:将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1);
实验二:取充分干燥后的土壤,先放在天平中称得质量为 m ,将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2),待土壤冷却后,再次用天平称量剩余物质质量为 m ;
实验三:取土壤样品 100克,放入大烧杯中,向烧杯中倒入足量蒸馏水,将搅拌静置后得到的上层土壤浸出液进行如图3和图4的操作。
(1)实验 中若出现 的现象,可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2)实验二中,用充分干燥的土壤是为了 ,若土壤中含有有机物,则实验二中 m 与 m 的大小关系为 。
(3)实验三的目的是 。
24.为测定某种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1)得到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小金的想法有如下两种: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 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填“①”或“②”)。
(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操作: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 V 、V 。
①上述“■”处的操作应是 。
②若土块体积为 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
③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 (填“A”或“B”)。
25.读“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壤孔隙组成部分:
A
B
(2)四种组成部分中, (填字母)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3)该模型是哪种土壤类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①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更新资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解答】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土壤,土壤的形成从岩石风化开始的,然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所以A、C、D均错误,B正确。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月球土壤中含有矿物质,不含有机质;月球上没有空气。
【解答】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月球土壤样品被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
B.在月球的土壤中是含有矿物质的,故B错误;
C.月球的土壤中不含有机质,故C错误;
D.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月球的土壤中没有空气,而地球的土壤中含有空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瓦盆壁上有小孔可以透气,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沙土是指含沙量占80%,黏土占20%左右的土壤,沙壤土就是介于壤土与沙土之间的土壤。
【解答】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类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气,透光的特性,适合种植粮食和植物,稍微带点沙质土,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呼吸,不容易烂根,砂土类土壤适于栽种并能提高产量,所以砂土类土壤内植物生长情况最好。黏土类透气性差,不适于植物生长。瓦盆的壁上有许多微小的空隙可以透气透水,而瓷盆的壁上空隙很少透气性较差,花的根系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以较多的透过瓦盆的壁(通过瓷盆的壁的氧气较少)进入盆内的土壤,有利于花卉根系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花的生长。
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①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②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解答】A.土壤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它们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的遗体遗物中含有有机物,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稻草还田的有机物必须经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壤贫瘠,土壤污染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无机盐能够溶解在水中进行解答。
【解答】将土壤的浸出液进行过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都难溶于水,因此过滤后滤液中不含它们,而无机盐能够溶于水,在滤液蒸发后结晶,就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一定的自身条件。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在播种前,农民要先翻地松土,意义是增加土壤颗粒的孔隙,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是为了保证种子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或利用过程中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按形状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型;按其大小、发育程度和稳定性等,再分为团粒、团块、块状、棱块状、棱柱状、柱状和片状等结构。
【解答】土壤团粒结构中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团粒结构体是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良好的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体包括团粒和微团粒。团粒结构是指在腐殖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近似球形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在0.25~10mm之间,直径<0.25mm的称为微团粒。团粒结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的水平。土壤团粒结构能形成小孔隙和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的组成成分进行解答。
【解答】向放有块状土壤的烧杯中加水使其刚好浸没土壤,不久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的成分进行解答。
【解答】土壤中含有空气、水和无机盐,因此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水分和无机盐,同时也可以固定植株,但不能提供有机物;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不符合题意;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符合题意;
C、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不符合题意;
D、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 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做肥料的栽培植物,弥补了无机肥料的不足,对植物生长意义重大。
【解答】 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绿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埋入地里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从而被其他的植物利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土壤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有机体以及水分和空气等的混合体。 土壤有机物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答】 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 ~ 2. 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物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观察结束后,应尽可能地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或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解答】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这种方法不正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在田间鉴别时,通常指那些不同形态和大小,且能彼此分开的结构体。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或利用过程中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按形状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型;按其大小、发育程度和稳定性等,再分为团粒、团块、块状、棱块状、棱柱状、柱状和片状等结构。土壤的成分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含了空气,水分,无机盐以及矿物质颗粒;
【解答】 在土壤的组成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矿物质颗粒;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生物有土壤动物,土壤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有空气、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解答】 取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土壤变黑有焦味,且质量减小。 说明土壤含有有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 风化过程十分复杂,通常是几种作用同时发生,造成岩石的崩解或分解。为方便起见,可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或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解答】A. 风化是指岩石、土壤和其他地质物质受大气、水文和生物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表面没有风,月壤的形成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A错误;
B. 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
C. 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C正确;
D. 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D正确;
故答案为:A
17.【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地球陆地表面土壤种类的分异和组合。与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变化密切相关。
【解答】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适合种植在沙土类土壤中,沙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气透水性能好,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18.【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有机物在燃烧的条件下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散失到空气中,所以燃烧后的在土壤质量会减小;
【解答】有机物在燃烧的条件下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散失到空气中,所以燃烧后的在土壤质量会减小,所以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为了避免水分对实验现象干扰;
故答案为:D.
19.【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构成土壤的物质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而空气是植物的根河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的来源;
【解答】A.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就较小,土壤中水就少,空气也少,A错误;
B. 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有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变化,B错误;
C.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C正确;
D.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无机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20.【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解答】做土壤的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的条件相同的物理量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要相同 ;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此实验中不需要控制⑤锥形瓶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C.
21.【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土壤。
【解答】 土壤是由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而形成的,这个过程包括了物理变化和一些化学变化。因此ABC正确,D不正确。
故答案为:D。
22.【答案】(1)对照实验
(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
(4)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蚁巢土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合理即可)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在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成为变量。
【解答】(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2)根据题意蚁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
(4)根据上述实验可提出下面的问题如: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蚁巢土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对照实验;(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4)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蚁巢土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23.【答案】(1)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
(2)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
(3)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根据检验土壤中成分的方法及操作的步骤进行解答。
【解答】(1)将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土壤中的水就会被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试管口内壁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因此若出现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就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2)在实验二中,为了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因此用充分干燥的土壤进行实验,若土壤中有有机物,在加热的时候有就会燃烧,从而消失,因此质量减少,则;
(3)实验三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故答案为:(1)试管口内壁有小液滴形成;(2)避免水对实验的干扰;;(3)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24.【答案】(1)②
(2)换用滴管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B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烧杯能够满足测量要求,那么烧杯的容积越小,分度值越小,测量肯定越精确。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空气的体积/土块的体积。
【解答】(1)铁块不容易切割,而土块很容易切割,因此先寻找铁块,再按照铁块的规格裁切土块更合理一些,故选②。
(2)①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 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②当向土块的烧杯中加水时,其中的空气由于水的进入会被排出,因此加入水的体积应该等于铁块的体积与空气的体积之和,则空气的体积为: V空气 =V1-V2。
则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V空气/V= V1一V2/V。
③根据图片可知,B烧杯容积更小一些,会更精确,则: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B。
25.【答案】(1)矿物质颗粒;水
(2)B
(3)壤土类土壤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 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颗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间。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解答】(1)A是矿物质颗粒,B是有机质,C是水分;
(2) 四种组成部分中,B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3)该模型是壤土类土壤,最适合大对数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矿物质颗粒、水(2)B(3) 壤土类土壤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