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 脑和心 6、心脏和血管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
3.表现出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4.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医疗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福利。
【教学准备】
教科书以比喻的形式将身体、心脏、血管与仪器、发动机和管线一一对应,然后提出问题:它们的结构分别是怎样的?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为后续的探究与实践奠定基础。材料包提示了探究活动所需的材料:长胶管、玻璃漏斗、秒表等。
【教材分析】 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
两名学生测量脉搏频率的场景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测量脉搏频率的一种方法:
一名同学将手臂放松地放在桌面上,并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轻压在桡动脉(拇指根,手腕的外侧)上以触摸脉搏;另一名同学用秒表计时;观察记录一分钟脉搏次数。测量脉搏最常用的位置是桡动脉,此外还可以触摸足背动脉、颈动脉、股动脉等。
泡泡语“脉搏是由什么引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引出脉搏的跳动是由心脏的跳动引起的,从而将脉搏频率与心率联系起来。
实验记录单,目的是提示学生比较同一个人在安静、轻微运动、剧烈运动状态下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同时也提示学生可以比较在不同情绪下的脉搏频率情况等。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脉搏跳动的规律。
资料卡介绍了心率、脉搏频率,以及人在不同状态下、不同年龄的心跳情况,并以正文形式指出: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市ー单儿生测量的结果与间接获得的知识相对照,验证自己的测量结果;提示学生对照标准,了解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状况。
·认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教科书提供了一组学生的活动情景图:一幅图中学生手按左胸,泡泡语“心脏在我们身体的······”目的是提示学生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另一幅图中一名学生用耳朵贴近另一名同学的左胸,泡泡语“我能听到他心跳的声音”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听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感受心脏的跳动。同时体会到用这样的方法听心脏跳动的声音不太方便,为接下来动手制作简易听诊器做铺垫。
教科书用正文的形式呈现了心脏的位置、大小、结构: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呈现了心脏结构示意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心脏4个腔室的名称、位置及关系。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4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教科书以资料卡的形式呈现了血管的概念、分类以及心脏和血管的基本功能。心脏的作用是通过心脏的收缩,将血液射出到主动脉。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从心脏射出的血液通过主动脉,然后再通过全身的毛细血管,对全身的组织器官进行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然后通过静脉血管再回流到心脏,完成一次血液循环。
教科书通过卡通对话形式,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式,感受心脏强大的血液输出能力。
泡泡语“一般情况下,心脏每跳一次泵出的血液约70毫升”,目的是为计算一分钟心脏泵出的血液提供信息。泡泡语“算一算,心脏每一分钟泵出的血液,相当于多少瓶500毫升的矿泉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到心脏一分钟泵出血液的数据,感受心脏强大的血液输出能力,进一步体会心脏的重要作用。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取中间值80计算,每分钟泵血70乘以80等于5600毫升,再除以500毫升,大约是11瓶。还可以再依次换算成小时、天,就能得出一天泵血量为:5600乘以60乘以24等于8064升,大约相当于16128瓶500毫升的矿泉水。
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教科书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别展示了3幅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保护好心脏就要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泡泡语“我还知道······”目的是提示学生还有许多其他的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措施,如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体重等。
·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中医把脉看病的图片。
谈话:同学们见过中医把脉看病的场景吗?具体怎么做?
学生交流。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伸出左手,掌心朝上,右手中间3个手指并拢,将指腹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其他手指自然放下,这时指腹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的脉搏了(学生自己动手为自己把脉)。
3.谈话:脉搏是由什么引起的?
学生猜想:心脏跳动引起的;血管引起的······
4.谈话: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架精密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
脏、血管结构是怎样的?在我们的身体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心脏和血管)。
【设计意图:以中医把脉的场景导入,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做出猜想,提出问题,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二、探究活动-认识心脏和血管
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
1.谈话: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同情况下有变化吗?
学生猜想,自由回答。
2.学生两人一组测脉搏,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我的记录
同一个人不同状态 脉搏频率(1分钟)
静坐
轻微运动
剧烈运动
3.学生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发现。
4.谈话:通过测量脉搏,你发现了什么?
5.教师总结:脉搏频率就是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也就是脉搏频率为60~100次/分钟。
活动二:认识心脏和血管。
1.谈话:脉搏可能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课件展示心脏内剖面图。
教师结合课件图片讲解: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分为4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2.引导学生:现在摸一摸自己的心脏在哪里,指一指4个腔室分别在哪里。你能指出同伴心脏的位置和心脏4个腔室的位置吗?
3.学生学以致用,组内互动,指出心脏和4个腔室的位置。
4.谈话引导:再摸一摸自己的心脏,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听吗?
学生再次感受心跳
5.学生分组实验,用听诊器听心跳。教师巡视指导。
6.谈话:同学们听到心跳声了吗?心脏跳动的声音和什么相似?
学生回答:心跳的声音和脉搏比较相似。
7.教师小结:心脏跳动的情况和脉搏的情况相似,脉搏可能就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我们身体中有很多地方都能感觉到脉搏的存在,如手腕处、脖颈处等。
8.提出问题:心脏为什么跳动?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播放视频:心脏和血管是如何工作的。
9.师生小结: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经过的管状结构,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3种。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流动。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就是心率。
10.教师补充说明: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血液不停地流动。一般情况下,心脏每跳动一次泵出的血液约为70毫升。算一算,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相当于多少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呢?
学生计算得出约为8~14瓶,通过真实的数据感受心脏对身体的重要。
11.师生总结:心脏像发动机,血管像纵横交错的管线,心脏收缩泵出血液,血液冲击动脉管壁,导致动脉血管收缩或者舒张,这样就产生了脉搏,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跳频率是一致的。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学生互动,将隐藏于身体内部的心脏展示在学生面前,恰当“补白”,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心脏的作用,既直观形象又准确到位。】
活动三: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谈话:心脏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发动机,一旦心脏停止跳动,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回答。如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了,人的身体各部分得不到氧气和养分,人的生命就会结束。
2.同学们分析得很正确,心脏和血管对我们人体至关重要,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便,那么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
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回答。例如:每天进行户外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平和的情绪,乐观向上;合理膳食,饮食有节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意识。】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调查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身体特征,分析其差异,找到规律。可以用统计图来记录
我知道心脏与血管各部分的名称是
肺循环和体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有两条:一条循环路线从右心室开始,把从上、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的血液经过肺动脉输送到肺,在那里放出二氧化碳,接受新鲜氧气,再从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这条循环路线范围比较小,叫“小循环”;因为经过肺,又叫“肺循环”。另一条循环路线从左心室开始,把从肺静脉回到心脏的血液经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再通过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从而把从肺部回到心脏的含氧气多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组织氧气和养料,并把全身组织里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带回心脏。这条循环路线范围比较大,叫“大循环”;因为经过身体的大部分,又叫“体循环”。
这两条循环同时进行,并且是相通的。心脏是这两个循环的中心,也是血流的动力。它的作用像水泵,心脏收缩和舒张好比水泵一压一放,使血液不断从心脏输入动脉,又不断从静脉回到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