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26 18:5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是人民小骑兵》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人民小骑兵》是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全区由引子——A段——B段——A段——尾声等五部分组成。由24小节四节奏型乐汇的重复,由ppp——渐强——mp—— —— 的力度变化模仿马蹄声,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
第25小节至第77小节是乐曲的A段,由a+a1 两个乐段组成。乐曲表现小骑兵威武活泼、扬鞭催马的形象。
第78小节至156小节是B段,由a+b两段组成。乐曲表现小骑兵喜悦欢快的性情以及战马奔腾过各种障碍的情境。
从第157小节至结束是A段变化再现和尾声,描绘了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后的欢快心情以及战马渐渐远去的景象。
乐曲为四二拍,节奏明快,时而舒展,时而紧密收拢。全曲采用乐节重复、音型级进、模进、变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区的上行、下行的连续进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以及颤音的运用等手法,把小骑兵背枪骑马,奔驰在辽阔草原的欢腾场面表现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在乐曲欣赏方面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乐曲的情绪,并且能感受到乐曲中用到的乐器。三年级的孩子自制力不强,在课堂上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情感领悟与自学能力。在平日教学中可进行小组合作,加强团队精神,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设计思路: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利用了激趣诱导,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听——创——唱——说——演”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重点运用引导法、创设情境法、欣赏感悟法、听唱法等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美。
四、教学目标:
1. 聆听木琴独奏《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蒙古族小骑兵的勇敢,激发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2. 了解木琴的音色,能够听辨乐曲中情绪的变化,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在聆听、学唱主旋律、律动、声势伴奏等音乐活动中体会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形象。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引导学生分段感受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2. 用声势、打击乐等方式模仿马蹄渐强、渐弱的音响。
六、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木琴、双响筒、串铃、碰铃等)
七、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有个动物朋友要来参加我们的音乐课。猜猜他是谁?这是他的脚步声。(播放乐曲引子部分音乐。)
2、 你们看,刚才聆听的音乐中就是用这种节奏型来模仿表现马蹄声的,我们也来试试。(教师出示节奏)我们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马蹄声?
X X X X X X
哒 哒哒 哒 哒哒
(设计意图:通过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马蹄声,引导孩子体验音乐来源于生活,体会音乐创造的快乐。)
3、你们瞧,这有两幅图片,请再次仔细聆听音乐,想想,音乐所表现的是哪一幅图的场景?并说说为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4、我们一块来模仿马儿从远处向我们跑来的景象。请同学们用声势模仿马蹄声作渐强的效果。
5你们能模仿出马越来越远的声音吗?
6师小结:渐强的声音可以描绘有远及近的情景,渐弱的声音可以描绘马儿远去的情景。
(设计意图:孩子在声势表演中,能很好的体会马蹄声渐强、渐弱的特点,同时为下面听音乐,为图片排序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愉快欣赏,感受音乐
1、初听乐曲,熟悉乐曲段落
(1)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动画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蒙古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刚才我们欣赏的音乐片段,就是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草原上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首乐曲描写了小骑兵为了保卫祖国在草原巡逻,不怕狂风暴雨的勇敢场面。
(2)教师介绍:这是一首木琴独奏曲,并由手风琴伴奏。
今天老师也带来木琴,大家都来感受一下木琴的音色。木琴的音色:清脆、明亮。( 出示小木琴,教师演奏一小片段音乐主题。)
(设计意图: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加强对乐曲的了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创设了一种情境, 为分段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做好铺垫。)
2、 分段欣赏
(1)欣赏A乐段
A、认真聆听A乐段,想想音乐所表现的是哪幅图?小骑兵的心情怎样?(出示三张课本的图片)
师小结:这段乐曲活泼、欢快,描绘了小骑兵骑着马,很神气地在草原上巡逻。
B、学唱A乐段主旋律(出示谱例)
分乐句打拍子跟唱,教师相机指导。
C、你能通过动作来表现巡逻兵吗?
学生随音乐律动,表现欢快的情绪。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情趣,让学生随着音乐共同舞蹈,熟悉旋律,同时用动作表现出这部分乐曲欢快的旋律特点。)
(2)欣赏B乐段
A、欣赏B乐段,思考: B乐段可以分成几个小段?并为乐段选择合适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师小结:B乐段音乐的情绪从舒展到激烈。乐曲的前半部分表现了小骑兵在水边休息,后半部分表现了小骑兵与风雨做斗争。
B、学唱B乐段主旋律(出示谱例)
分乐句打拍子跟唱,教师相机指导。
C、这段优美抒情的旋律用哪种节奏型伴奏更适合?(课件出示两种节奏型)
小组讨论练习,用打击乐器为主旋律伴奏。
D、小骑兵遇到了暴风雨,他们退缩了吗?你们想想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狂风暴雨呢?边听音乐边讨论。
①学生分小组讨论创编。
②学生分组表现。
(教师可提供几个特有的蒙古族的舞蹈动作,供学生参考。如:耸肩、硬肩等)
E、完整表演B乐段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会小骑兵在暴风雨中行走的艰难,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3)欣赏A’乐段
A、欣赏A’乐段,思考:这段乐曲情绪和哪段相似?
学生说自己感受(A’乐段与A乐段相似)
师总结:A’乐段与A乐段相似,都是活泼欢快的。表现出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暴风雨后的喜悦心情。我们一块来表现下吧!
B、学生随音乐律动,表现A’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和小骑兵已经融合在一起,创设出一种氛围,激发情趣,感受小骑兵乐观向上的精神。)
(4)欣赏尾声部分
1、乐曲的最后尾声部分的音乐声表现了什么?我们可以怎么表现?
2、学生用声势、打击乐器表现,小骑兵走远了,力度越来越弱。
师总结:从你们的声势表演中,我感受到了战马渐渐远去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声势等方式表演,让学生再次感受马蹄声渐弱的音响特点。)
(三)完整欣赏 表现音乐
1、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为图片排顺序。
2、播放动画视频,完整地欣赏乐曲,用打击乐器、动作表现音乐。
①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表现乐曲的一个部分。
②学生讨论。
③分片段分小组进行完整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讨论、学生在不同段落加入不同活动内容,合作表演,从而巩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清楚地区分出段落层次。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我们应该学习小骑兵哪些精神?(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要向小骑兵学习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让我们带着小骑兵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骑上我们的小骏马,催马扬鞭,奔驰在大草原上吧!(学生伴随着音乐,模仿骑着马儿跑出教室。)
(设计意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从而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