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地理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地理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6 18:21:20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地理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动导向车(AGV)是采用自动或人工方式装载货物,按设定的路线自动行驶或牵引着载货台车至指定地点,再用自动或人工方式装卸货物的工业车辆。《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显示,西安市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户。其中D公司致力于AGV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工程安装。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D公司合作可能性最小的企业是(  )
A.物流公司 B.电器厂商 C.汽车公司 D.湘绣企业
2.西安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优势有(  )
①政策支持②电子工业基础好③科研力量雄厚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贝宁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和重债穷国。目前是非洲棉花第一大生产出口国。贝宁格鲁吉贝纺织工业产业园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纺织工人,将棉花在当地加工成服装,而不再是只出口原料。贝宁当地已发展出本土的服装品牌,这一行业正在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波多诺伏是贝宁的首都,科托努位于波多诺伏西南沿海,是贝宁最大城市和港口,北部有诺库耶湖水深两米左右,湖底地形十分平整,如图示意贝宁和诺库页湖的区域位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贝宁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较少晴天多 B.交通发达便于运输
C.劳动力丰富廉价 D.机械化水平高
4.贝宁格鲁吉贝纺织工业园培训纺织工人的目的是(  )
A.提高棉花的产量 B.加快棉花的出口
C.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促进当地就业
5.关于科托努港口发展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风浪小 B.背靠湖泊可停泊船只多
C.西非内陆国家贸易多 D.临近首都经济腹地广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如图为2015-2020年我国省际热点流入地人口迁移情况,横轴表示我国主要热点流入地,纵轴表示流入人口热点流入地排名前5的省份流动人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口热点流入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经济发达 B.临近海洋
C.以第二产业为主 D.人口总量少
7.广东的流入人口主要来自(  )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8.安徽省流入上海、江浙地区的人口远高于流入北京的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
A.空间距离 B.工资水平 C.环境质量 D.土地价格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地面有效辐射的强弱随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云况而变化。如图为我国菜地某日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如果空气中含有水汽和水汽凝结物增多,其它条件不变,地面有效辐射的变化及原因是(  )
A.减弱,地面辐射减少 B.增大,地面辐射增强
C.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 D.增大,太阳辐射增强
10.可能出现逆温的时段是(  )
A.8时 B.12时 C.16时 D.20时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2022年,烟台市海面上出现罕见的“滚轴云”(如图),并持续10多分钟。“滚轴云”像一根巨大的金箍棒横扫天空,一眼望不到头,随后烟台市出现狂风暴雨。“滚轴云”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需要高空冷空气快速下沉、暖湿气团势力较强、冷气团与暖气团交锋的下垫面平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滚轴云”与哪一类天气系统形成原理相似(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台风
12.推测“滚轴云”出现的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滚轴云”的形成过(  )
①北部的冷气团快速南下②海面气温升高,暖湿空气增强③低空凝结的云在两股相向的运动气团下开始滚动④冷气团密度大,快速下沉扩散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洋流对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影响极大,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地区都形成了世界大型渔场,下图示意某洋流区域位置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洋流表示的是(  )
A.秘鲁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几内亚暖流
15.图中寒流是世界上著名的寒流,其中各段寒流位于东南信风带的是(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①~③段 D.仅第③段
16.图中海水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繁殖迅速,为鱼类提供了大量的耳料,主要是受(  )
A.水平风海流的影响 B.垂直补偿流的影响
C.地中海密度流的影响 D.西风漂流逆流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题,共52分。
17.(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六马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生产落后。2014年,当地抓住退耕还林工程机遇,将原来大量的荒山荒坡改造为蜂糖李林地,凭借蜂糖李产业发展,成为贵州省唯一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的乡镇。蜂糖李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2-17℃之间,花期(2月中下至3月中旬)的温度在-1℃以下时容易受到冻害,3月平均气温需高于10℃,年积温达5500℃以上;喜光,要求年均日照数在1200小时以上,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果实着色早、品质好、甜度高。属浅根系树种,抗旱性较差。左图示意区域位置,右图黄平县东坡农场开花坐果期低温有雨日数和最长连续低温期特征。
(1)从气候角度推断六马镇成为蜂糖李主产区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2)结合左图中六马镇与黄平县的地理位置对比两地开花果期的气候特征,分析黄平县东坡农场的蜂糖李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
(3)分析六马镇退耕后选种蜂糖李的理由。
18.(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万山岛地处珠海东部海域,是珠海市“海洋生态休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有著名的旅游海岛东澳岛、外伶仃岛等。万山村位于大万山岛的西南部港湾处,自湾向山呈“海—湾—村—山”的山水格局。(如图)目前万山村的产业类型主要包括传统渔业和旅游业,其中传统渔业正逐渐转型为休闲渔业。由于洋流和地形影响,大万山岛没有形成自然沙滩。岛上已出现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
(1)说明万山村“海—湾—村—山”山水格局的合理性。
(2)分析大万山岛旅游业发展的受限条件。
(3)请为万山村旅游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9.(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如图。
(1)简述河流一级阶地到二级、三级阶地形成的地质过程。
(2)渭河某河段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为什么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
(3)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图中的河漫滩是否会形成新的阶地,请说明理由
20.(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猪食性杂,喜食粮食作物、瓜果等;有打滚和拱土的习性,夏季有泥浴的行为,通过泥浴可降低体温和保护体表免受蚊虫叮咬。野猪胆小,通常以远离人类的林区为栖息地。野猪侵害的村落人口多为老弱妇小,早期这里少有野猪出没。但自1998年当地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野猪侵害逐年增多,有66%的村落受野猪侵害明显,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部分村落甚至举村搬迁,出现“猪进人退”的现象。图为区域示意图及受野猪侵害村落的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
(1)归纳图中受野猪侵害明显村落空间分布的共同点。
(2)从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还林工程的角度分析野猪侵害村落次数增多的原因。
(3)简析野猪侵害村落次数多的季节及原因,并说明野猪可能带来的危害。
(4)野猪侵害之下,你是否赞同举村搬迁,请说明理由。此外,请提出其他应对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工业基础、原料、能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影响;有污染的工业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到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水污染的工业布局到河流的上游或运离水源,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要远离居民区和农业田;有些I业还有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国防安全、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1.D公司致力于AGV领域的研发、生产、销 售及工程安装,动导向车(AGV) 是用自动或人工方式装卸货物的工业车辆。湘绣企业依靠手工制作,产品不属于大宗货物,对运输的需求量较小,合作的可能性最小,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由《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可知,西安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政策规划支持,①正确;西安市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户,电子工业基础好,②正确;西安为陕西省省会,有较多高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③正确;劳动力丰富不是该产业发展的优势,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3.C
4.C
5.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2.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诸多因素,如气候、劳动力等条件的差异,分布着不同的农业类型。
3.根据材料可知,贝宁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和重债穷国,机械化水平和交通较不发达,但这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利于棉花生产,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4.根据材料可知,贝宁格鲁吉贝纺织工业产业园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纺织工人,将棉花在当地加工成服装,而不再是只出口原料,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收益,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A.根据贝宁的地理位置可知,贝宁为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
B.湖泊水浅不利于海港大船只停泊,B错误;
C.对于西非内陆国家来说很多没有港口,可依赖贝宁的港口进行贸易,C正确;
D.临近首都可以为港口提供城市基础服务,但不代表经济腹地广,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6.A
7.C
8.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主导):① 经济发展水平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社会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
6.读表可知,人口热点流入地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些区域经济普遍较发达,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读表可知,广东的流入人口有河南、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省份,其中,河南、江西、湖北、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因此广东的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中部地区,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徽距离上海、江苏等地较近,且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同时文化交流更相近,因此流入此地人口更多,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9.C
10.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逆温是指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分为辐射逆温、锋面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和乱流逆温。
9.根据题意可知,如果空气中含有水汽和水汽凝结物较多,其它条件不变,由于水汽及水汽凝结物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比较强,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也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0.读图可知,8时地面有效辐射为负值,说明地面辐射小于地面所吸收的大气气逆辐射,说明下垫面温度低,大气温度较高,近地面气温受下垫面影响,气温较低,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受下垫面影响减弱,出现下冷上暖的逆温结构,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1.A
12.B
13.C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冷锋;暖锋
【解析】【点评】一般而言,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冷锋过境时,暖气团. 被迫抬升,一般出现降温、降雨、大风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泠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11.根据题意可知,滚轴云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需要高空冷空气快速下沉、暖湿气团势力较强。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向暖气团下部运动,也就是冷气团主动快速下沉,而暖气团快速爬升,形成过程类似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这与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的原理相似,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根据题意可知,海上暖湿气团势力强是形成滚轴云的前提,因此对于烟台来说,夏季的海上暖湿气团势力最为强盛,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滚轴云的形成过程是在夏季,由于海面气温升高,暖湿空气增强,然后来自北部的冷气团快速南下,在烟台市东部海面上与暖湿气团相遇,冷气团密度大,气流迅速下沉扩散,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的暖湿气团遇冷凝结成云,低空凝结的云在两股相向运动气团影响下开始滚动,形成看似稳定但云团内部高速转动的云轴。所以形成过程依次是②①④③,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4.A
15.A
16.B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称为洋流。盛行风吹过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14.读图可知,该洋流位于南美洲西岸太平洋,根据其地理位置可以判断是秘鲁寒流,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5.该寒流是秘鲁寒流,东南信风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也就是图中赤道和30°S纬线之间的范围,对应①-②段,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西岸秘鲁上升流属于补偿流,成因是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近岸的表层海水被吹向大洋中心,从而使得近岸深处的海水上升补充,从而形成了垂直补偿流,所以海水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繁殖迅速,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1)六马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积温较高,春季少霜冻;光照充足;年降水丰富,集中在夏季,利于蜂糖李的种植。
(2)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将影响蜂糖李开花授粉;低温叠加降雨将间接影响日照时间,更加不利其开花授粉;黄平县东坡农场蜂糖李开花坐果期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多。
(3)自然条件优越,利于蜂糖李种植,蜂糖李品质高;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价格高,农民种植蜂糖李的积极性高;政府政策支持;六马镇生态环境脆弱,种植蜂糖李,可减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可知,蜂糖李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2-17℃之间,花期(2月中下至3月中旬)的温度在-1℃以下时容易受到冻害,3月平均气温需高于10℃,年积温达5500℃以上;喜光,要求年均日照数在1200小时以上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果实着色早、品质好、甜度高。六马镇位于我国约北纬26°,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积温较高,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符合蜂糖李的生长习性。
(2)根据材料可知,温度在-1℃以下时容易受到冻害,3月平均气温需高于10℃,喜光,要求年均日照数在1200小时以上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果实着色早、品质好、甜度高。读图可知,黄平县东坡农场开花坐果期低温有雨日数和最长连续低温期特征,开花坐果期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多,不利于蜂糖李开花坐果。
(3)根据材料可知, 六马镇自然条件适合蜂糖李生长,蜂糖李品质高;贵州六马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种植蜂糖李可减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当地抓住退耕还林工程机遇,将原来大量的荒山荒坡改造为蜂糖李林地,说明其政府政策支持;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价值更高,市场需求大,农民种植蜂糖李的积极性高。
【点评】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灾害等自然因素和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政策、历史、信息、饮食偏好等社会经济因素。
18.【答案】(1)该岛位于珠海东部海域,易受台风等风浪侵袭,村落位于海湾边、山脚下;以山构成避风屏障,以湾形成避浪腹地;临近海湾方便出海捕鱼。
(2)大万山岛没有形成自然沙滩,海岛旅游资源匮乏;旅游业起步晚且转型慢,邻近的东澳岛等岛屿的旅游业发展较早,同质化竞争激烈,年轻人外流,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大万山岛宜“因岛制宜”,挖掘自身的特色发展主题;打造具备特色海岛生活、渔业教育与实践以及海洋项目体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化功能布局;促进渔港文化与旅游业态叠加融合,可以设计有海岛山林特色符号等。
【知识点】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的内涵与特性;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万山村位于珠海东部海域,容易遭受台风等风浪侵袭,村落位于山脚下,山体可以构成一个避风屏障,减少台风等对村庄的影响,为村民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居住环境;村落位于海湾边,海湾对岸的山体和岛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浪腹地,可以减轻海浪对村庄的侵袭,保护村庄和居民的安全;临近海湾方便出海捕鱼,村民可以通过海湾,直接进入海洋捕捞渔获,方便传统渔业和现在的休闲渔业的发展。
(2)①大万山岛没有形成自然沙滩,这使得其海岛旅游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吸引到更多的游客。②相比邻近的东澳岛等岛屿的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早,大万山岛的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同质化竞争激烈,难以形成特色。③大万山岛的年轻居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岛上出现了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这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议:①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确定独特的旅游发展主题,如渔业文化、海岛生态、农渔民文化等,以此作为基础来打造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体验。②提供特色海岛生活体验,如民宿、特色餐饮和手工艺品等,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海岛生活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可以开展海洋项目体验,如水上运动、潜水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③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加强大万山岛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交通网络、改善电力和水供应等,提供便利的条件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④通过规划和优化功能布局,将景区、渡口、商业街区等旅游设施合理布局,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并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⑤充分利用其渔港文化资源,将渔业文化与旅游业态相结合,推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渔港文化活动、渔民体验等,增加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点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19.【答案】(1)一般是在地壳几次垂直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的;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河漫滩形成一级阶地;当一级阶地形成后,地壳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形成二级阶地;地壳继续抬升,河流再进一步下切,三级阶地形成(三级阶地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早)。
(2)该区域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干旱,水源是限定性因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阶地,利于取水。
(3)是,因为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水量增加,含沙量较少,河流堆积少,以侵蚀(下切)作用为主。(论点和论据配)
或者答:否,因为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西北地区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仍然不高,但上游河流水量增加,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较多,河漫滩以堆积作用为主。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 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逐渐上升,距离原河道越远越高。多级河流阶地形成伴随着地壳多次垂直上升运动,地壳抬升,河流向下侵蚀,原河漫滩形成河流阶地,当 一级阶地形成后, 地壳再次抬升,河流会进一步下切,形成二级阶地;河流继续抬升,河流再进一步下切,形成三级阶地。三级阶地是最初地壳抬升形成,形成时间最早。经历长期发展过程,河流多级阶地形成。
(2)渭河流经流域内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早期人类生存环境差,水源是限定性因素。河流阶地位于河流沿岸,取水用水便利,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阶地,利于取水。
(3)回答:是。理由:温暖湿润的环境,会使河流水量增大,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减小,此时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流速增加,对河流侵蚀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弱,有利于河流阶地的形成,容易新的阶地。
回答:否。理由:在西北地区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降水增加,对地面侵蚀作用增强,而植被覆盖率未明显提高,使地面径流汇入河流含沙量较大,增加河流含沙量,河流降水补给水量增加,河流水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增强,进一步增加河流含沙量,河流易发生堆积,不易形成河流阶地。
【点评】人类遗址的形成与分布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一般考虑食物,水源,防御,土壤,气候等条件。
20.【答案】(1)总体分布较集中;多在高海拔(海拔1700米以上)地区;集中在林地与耕地的交界处。
(2)林地面积增加,野猪栖息地范围扩大,野猪数量增多;栖息地更加靠近村落,农村劳动力外流,对野猪干扰减少。
(3)夏秋季;秦岭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区域的农民种植的玉米、大豆、红薯、瓜果等多在夏秋季接近成熟,野猪在山上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就会频繁“光顾”附近的村落。带来的危害:威胁人身安全,破坏基础设施;导致农作物减产,毁坏耕地;捕食、伤害家禽家畜;传播病虫害;污染水源。
(4)赞同:举村搬迁至较低海拔地区,减少野猪的侵害;有利于还林,保护生态;老弱妇小下山可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生活水平。
不赞同:搬迁后,野猪活动范围扩大,侵入至较低海拔地区;迁出地农田大面积荒废,耕地资源减少;加剧迁入地人地矛盾,增加移民的经济压力。
【知识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受野猪侵害明显的村落总体分布比较集中,地形上看,多分布在17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多集中在林地与耕地的交界处。
(2)根据材料野猪胆小,通常以远离人类的林区为栖息地可知,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导致林地面积增加,野猪栖息地范围扩大,野猪数量增加;林地面积扩大,野猪为获得其喜爱的粮食作物、瓜果等,使其栖息地离村落更近;野猪侵害的村落人口多为老弱妇小可知,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村庄留下的老弱妇小对野猪的驱赶能力弱。
(3)当地位于秦岭山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域。根据材料野猪 食性杂,喜食粮食作物、瓜果等可知,当地农民种植的玉米、大豆、红薯、瓜果等多在夏秋季节接近成熟,林地扩大野猪数量增多,当野猪在山上的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时,就会频繁光顾附近的村落,寻找粮食作物、瓜果等。野猪进村,会危及村民的人身安全,拱土会破坏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食性杂,则会捕食、伤害到家禽家畜;野猪的皮毛往往带有虱子等,还会传播病虫害;饮用地表水后造成水源污染;进入耕作区,啃食农作物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还会毁坏耕地等。
(4)赞同。理由:根据材料有66%的村落受野猪侵害明显,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可知,举村搬迁至较低海拔地区,可以减少野猪对村民人身财产的侵害;整村搬迁后,植被的自然恢复及退耕还林,能够为野猪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有利于生态的保护;受野猪侵害的村落分布在远离城镇的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落后, 整村搬迁至低海拔近城镇地区,可以让老人和儿童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生活水平。
不赞同。理由:整村搬迁,猪进人退会使野猪的栖息进一步向低海拔地区扩大;整村搬迁使原有农田撂荒,耕地资源减少;迁出居民仍以农业为生,会加剧低海拔地区的人地矛盾,搬迁也会增加村民重置家园的经济压力。
【点评】乡村是由房屋、院落、道路、树木、广场、水井、池塘和农田等组成的。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 / 1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地理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动导向车(AGV)是采用自动或人工方式装载货物,按设定的路线自动行驶或牵引着载货台车至指定地点,再用自动或人工方式装卸货物的工业车辆。《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显示,西安市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户。其中D公司致力于AGV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工程安装。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D公司合作可能性最小的企业是(  )
A.物流公司 B.电器厂商 C.汽车公司 D.湘绣企业
2.西安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优势有(  )
①政策支持②电子工业基础好③科研力量雄厚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D
2.A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工业基础、原料、能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影响;有污染的工业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到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水污染的工业布局到河流的上游或运离水源,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要远离居民区和农业田;有些I业还有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国防安全、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1.D公司致力于AGV领域的研发、生产、销 售及工程安装,动导向车(AGV) 是用自动或人工方式装卸货物的工业车辆。湘绣企业依靠手工制作,产品不属于大宗货物,对运输的需求量较小,合作的可能性最小,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由《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可知,西安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政策规划支持,①正确;西安市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户,电子工业基础好,②正确;西安为陕西省省会,有较多高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③正确;劳动力丰富不是该产业发展的优势,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贝宁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和重债穷国。目前是非洲棉花第一大生产出口国。贝宁格鲁吉贝纺织工业产业园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纺织工人,将棉花在当地加工成服装,而不再是只出口原料。贝宁当地已发展出本土的服装品牌,这一行业正在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波多诺伏是贝宁的首都,科托努位于波多诺伏西南沿海,是贝宁最大城市和港口,北部有诺库耶湖水深两米左右,湖底地形十分平整,如图示意贝宁和诺库页湖的区域位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贝宁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较少晴天多 B.交通发达便于运输
C.劳动力丰富廉价 D.机械化水平高
4.贝宁格鲁吉贝纺织工业园培训纺织工人的目的是(  )
A.提高棉花的产量 B.加快棉花的出口
C.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促进当地就业
5.关于科托努港口发展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风浪小 B.背靠湖泊可停泊船只多
C.西非内陆国家贸易多 D.临近首都经济腹地广
【答案】3.C
4.C
5.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2.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诸多因素,如气候、劳动力等条件的差异,分布着不同的农业类型。
3.根据材料可知,贝宁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和重债穷国,机械化水平和交通较不发达,但这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利于棉花生产,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4.根据材料可知,贝宁格鲁吉贝纺织工业产业园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纺织工人,将棉花在当地加工成服装,而不再是只出口原料,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收益,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A.根据贝宁的地理位置可知,贝宁为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
B.湖泊水浅不利于海港大船只停泊,B错误;
C.对于西非内陆国家来说很多没有港口,可依赖贝宁的港口进行贸易,C正确;
D.临近首都可以为港口提供城市基础服务,但不代表经济腹地广,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如图为2015-2020年我国省际热点流入地人口迁移情况,横轴表示我国主要热点流入地,纵轴表示流入人口热点流入地排名前5的省份流动人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口热点流入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经济发达 B.临近海洋
C.以第二产业为主 D.人口总量少
7.广东的流入人口主要来自(  )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8.安徽省流入上海、江浙地区的人口远高于流入北京的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
A.空间距离 B.工资水平 C.环境质量 D.土地价格
【答案】6.A
7.C
8.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主导):① 经济发展水平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社会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
6.读表可知,人口热点流入地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些区域经济普遍较发达,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读表可知,广东的流入人口有河南、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省份,其中,河南、江西、湖北、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因此广东的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中部地区,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徽距离上海、江苏等地较近,且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同时文化交流更相近,因此流入此地人口更多,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地面有效辐射的强弱随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云况而变化。如图为我国菜地某日地面有效辐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如果空气中含有水汽和水汽凝结物增多,其它条件不变,地面有效辐射的变化及原因是(  )
A.减弱,地面辐射减少 B.增大,地面辐射增强
C.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 D.增大,太阳辐射增强
10.可能出现逆温的时段是(  )
A.8时 B.12时 C.16时 D.20时
【答案】9.C
10.A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逆温是指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分为辐射逆温、锋面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和乱流逆温。
9.根据题意可知,如果空气中含有水汽和水汽凝结物较多,其它条件不变,由于水汽及水汽凝结物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比较强,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也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0.读图可知,8时地面有效辐射为负值,说明地面辐射小于地面所吸收的大气气逆辐射,说明下垫面温度低,大气温度较高,近地面气温受下垫面影响,气温较低,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受下垫面影响减弱,出现下冷上暖的逆温结构,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2022年,烟台市海面上出现罕见的“滚轴云”(如图),并持续10多分钟。“滚轴云”像一根巨大的金箍棒横扫天空,一眼望不到头,随后烟台市出现狂风暴雨。“滚轴云”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需要高空冷空气快速下沉、暖湿气团势力较强、冷气团与暖气团交锋的下垫面平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滚轴云”与哪一类天气系统形成原理相似(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台风
12.推测“滚轴云”出现的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滚轴云”的形成过(  )
①北部的冷气团快速南下②海面气温升高,暖湿空气增强③低空凝结的云在两股相向的运动气团下开始滚动④冷气团密度大,快速下沉扩散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答案】11.A
12.B
13.C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冷锋;暖锋
【解析】【点评】一般而言,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冷锋过境时,暖气团. 被迫抬升,一般出现降温、降雨、大风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泠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11.根据题意可知,滚轴云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需要高空冷空气快速下沉、暖湿气团势力较强。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向暖气团下部运动,也就是冷气团主动快速下沉,而暖气团快速爬升,形成过程类似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这与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的原理相似,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2.根据题意可知,海上暖湿气团势力强是形成滚轴云的前提,因此对于烟台来说,夏季的海上暖湿气团势力最为强盛,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滚轴云的形成过程是在夏季,由于海面气温升高,暖湿空气增强,然后来自北部的冷气团快速南下,在烟台市东部海面上与暖湿气团相遇,冷气团密度大,气流迅速下沉扩散,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的暖湿气团遇冷凝结成云,低空凝结的云在两股相向运动气团影响下开始滚动,形成看似稳定但云团内部高速转动的云轴。所以形成过程依次是②①④③,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洋流对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影响极大,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地区都形成了世界大型渔场,下图示意某洋流区域位置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洋流表示的是(  )
A.秘鲁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几内亚暖流
15.图中寒流是世界上著名的寒流,其中各段寒流位于东南信风带的是(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①~③段 D.仅第③段
16.图中海水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繁殖迅速,为鱼类提供了大量的耳料,主要是受(  )
A.水平风海流的影响 B.垂直补偿流的影响
C.地中海密度流的影响 D.西风漂流逆流的影响
【答案】14.A
15.A
16.B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称为洋流。盛行风吹过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14.读图可知,该洋流位于南美洲西岸太平洋,根据其地理位置可以判断是秘鲁寒流,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5.该寒流是秘鲁寒流,东南信风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也就是图中赤道和30°S纬线之间的范围,对应①-②段,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西岸秘鲁上升流属于补偿流,成因是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近岸的表层海水被吹向大洋中心,从而使得近岸深处的海水上升补充,从而形成了垂直补偿流,所以海水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繁殖迅速,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题,共52分。
17.(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六马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生产落后。2014年,当地抓住退耕还林工程机遇,将原来大量的荒山荒坡改造为蜂糖李林地,凭借蜂糖李产业发展,成为贵州省唯一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的乡镇。蜂糖李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2-17℃之间,花期(2月中下至3月中旬)的温度在-1℃以下时容易受到冻害,3月平均气温需高于10℃,年积温达5500℃以上;喜光,要求年均日照数在1200小时以上,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果实着色早、品质好、甜度高。属浅根系树种,抗旱性较差。左图示意区域位置,右图黄平县东坡农场开花坐果期低温有雨日数和最长连续低温期特征。
(1)从气候角度推断六马镇成为蜂糖李主产区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2)结合左图中六马镇与黄平县的地理位置对比两地开花果期的气候特征,分析黄平县东坡农场的蜂糖李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
(3)分析六马镇退耕后选种蜂糖李的理由。
【答案】(1)六马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积温较高,春季少霜冻;光照充足;年降水丰富,集中在夏季,利于蜂糖李的种植。
(2)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将影响蜂糖李开花授粉;低温叠加降雨将间接影响日照时间,更加不利其开花授粉;黄平县东坡农场蜂糖李开花坐果期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多。
(3)自然条件优越,利于蜂糖李种植,蜂糖李品质高;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价格高,农民种植蜂糖李的积极性高;政府政策支持;六马镇生态环境脆弱,种植蜂糖李,可减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可知,蜂糖李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2-17℃之间,花期(2月中下至3月中旬)的温度在-1℃以下时容易受到冻害,3月平均气温需高于10℃,年积温达5500℃以上;喜光,要求年均日照数在1200小时以上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果实着色早、品质好、甜度高。六马镇位于我国约北纬26°,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积温较高,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符合蜂糖李的生长习性。
(2)根据材料可知,温度在-1℃以下时容易受到冻害,3月平均气温需高于10℃,喜光,要求年均日照数在1200小时以上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果实着色早、品质好、甜度高。读图可知,黄平县东坡农场开花坐果期低温有雨日数和最长连续低温期特征,开花坐果期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多,不利于蜂糖李开花坐果。
(3)根据材料可知, 六马镇自然条件适合蜂糖李生长,蜂糖李品质高;贵州六马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种植蜂糖李可减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当地抓住退耕还林工程机遇,将原来大量的荒山荒坡改造为蜂糖李林地,说明其政府政策支持;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价值更高,市场需求大,农民种植蜂糖李的积极性高。
【点评】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灾害等自然因素和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政策、历史、信息、饮食偏好等社会经济因素。
18.(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万山岛地处珠海东部海域,是珠海市“海洋生态休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有著名的旅游海岛东澳岛、外伶仃岛等。万山村位于大万山岛的西南部港湾处,自湾向山呈“海—湾—村—山”的山水格局。(如图)目前万山村的产业类型主要包括传统渔业和旅游业,其中传统渔业正逐渐转型为休闲渔业。由于洋流和地形影响,大万山岛没有形成自然沙滩。岛上已出现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
(1)说明万山村“海—湾—村—山”山水格局的合理性。
(2)分析大万山岛旅游业发展的受限条件。
(3)请为万山村旅游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该岛位于珠海东部海域,易受台风等风浪侵袭,村落位于海湾边、山脚下;以山构成避风屏障,以湾形成避浪腹地;临近海湾方便出海捕鱼。
(2)大万山岛没有形成自然沙滩,海岛旅游资源匮乏;旅游业起步晚且转型慢,邻近的东澳岛等岛屿的旅游业发展较早,同质化竞争激烈,年轻人外流,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大万山岛宜“因岛制宜”,挖掘自身的特色发展主题;打造具备特色海岛生活、渔业教育与实践以及海洋项目体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化功能布局;促进渔港文化与旅游业态叠加融合,可以设计有海岛山林特色符号等。
【知识点】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的内涵与特性;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万山村位于珠海东部海域,容易遭受台风等风浪侵袭,村落位于山脚下,山体可以构成一个避风屏障,减少台风等对村庄的影响,为村民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居住环境;村落位于海湾边,海湾对岸的山体和岛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浪腹地,可以减轻海浪对村庄的侵袭,保护村庄和居民的安全;临近海湾方便出海捕鱼,村民可以通过海湾,直接进入海洋捕捞渔获,方便传统渔业和现在的休闲渔业的发展。
(2)①大万山岛没有形成自然沙滩,这使得其海岛旅游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吸引到更多的游客。②相比邻近的东澳岛等岛屿的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早,大万山岛的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同质化竞争激烈,难以形成特色。③大万山岛的年轻居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岛上出现了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这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议:①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确定独特的旅游发展主题,如渔业文化、海岛生态、农渔民文化等,以此作为基础来打造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体验。②提供特色海岛生活体验,如民宿、特色餐饮和手工艺品等,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海岛生活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可以开展海洋项目体验,如水上运动、潜水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③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加强大万山岛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交通网络、改善电力和水供应等,提供便利的条件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④通过规划和优化功能布局,将景区、渡口、商业街区等旅游设施合理布局,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并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⑤充分利用其渔港文化资源,将渔业文化与旅游业态相结合,推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渔港文化活动、渔民体验等,增加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点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19.(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如图。
(1)简述河流一级阶地到二级、三级阶地形成的地质过程。
(2)渭河某河段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为什么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
(3)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图中的河漫滩是否会形成新的阶地,请说明理由
【答案】(1)一般是在地壳几次垂直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的;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河漫滩形成一级阶地;当一级阶地形成后,地壳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形成二级阶地;地壳继续抬升,河流再进一步下切,三级阶地形成(三级阶地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早)。
(2)该区域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干旱,水源是限定性因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阶地,利于取水。
(3)是,因为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水量增加,含沙量较少,河流堆积少,以侵蚀(下切)作用为主。(论点和论据配)
或者答:否,因为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西北地区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仍然不高,但上游河流水量增加,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较多,河漫滩以堆积作用为主。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 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逐渐上升,距离原河道越远越高。多级河流阶地形成伴随着地壳多次垂直上升运动,地壳抬升,河流向下侵蚀,原河漫滩形成河流阶地,当 一级阶地形成后, 地壳再次抬升,河流会进一步下切,形成二级阶地;河流继续抬升,河流再进一步下切,形成三级阶地。三级阶地是最初地壳抬升形成,形成时间最早。经历长期发展过程,河流多级阶地形成。
(2)渭河流经流域内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早期人类生存环境差,水源是限定性因素。河流阶地位于河流沿岸,取水用水便利,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阶地,利于取水。
(3)回答:是。理由:温暖湿润的环境,会使河流水量增大,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减小,此时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流速增加,对河流侵蚀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弱,有利于河流阶地的形成,容易新的阶地。
回答:否。理由:在西北地区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降水增加,对地面侵蚀作用增强,而植被覆盖率未明显提高,使地面径流汇入河流含沙量较大,增加河流含沙量,河流降水补给水量增加,河流水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增强,进一步增加河流含沙量,河流易发生堆积,不易形成河流阶地。
【点评】人类遗址的形成与分布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一般考虑食物,水源,防御,土壤,气候等条件。
20.(2024高三下·宁乡市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猪食性杂,喜食粮食作物、瓜果等;有打滚和拱土的习性,夏季有泥浴的行为,通过泥浴可降低体温和保护体表免受蚊虫叮咬。野猪胆小,通常以远离人类的林区为栖息地。野猪侵害的村落人口多为老弱妇小,早期这里少有野猪出没。但自1998年当地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野猪侵害逐年增多,有66%的村落受野猪侵害明显,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部分村落甚至举村搬迁,出现“猪进人退”的现象。图为区域示意图及受野猪侵害村落的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
(1)归纳图中受野猪侵害明显村落空间分布的共同点。
(2)从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还林工程的角度分析野猪侵害村落次数增多的原因。
(3)简析野猪侵害村落次数多的季节及原因,并说明野猪可能带来的危害。
(4)野猪侵害之下,你是否赞同举村搬迁,请说明理由。此外,请提出其他应对措施。
【答案】(1)总体分布较集中;多在高海拔(海拔1700米以上)地区;集中在林地与耕地的交界处。
(2)林地面积增加,野猪栖息地范围扩大,野猪数量增多;栖息地更加靠近村落,农村劳动力外流,对野猪干扰减少。
(3)夏秋季;秦岭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区域的农民种植的玉米、大豆、红薯、瓜果等多在夏秋季接近成熟,野猪在山上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就会频繁“光顾”附近的村落。带来的危害:威胁人身安全,破坏基础设施;导致农作物减产,毁坏耕地;捕食、伤害家禽家畜;传播病虫害;污染水源。
(4)赞同:举村搬迁至较低海拔地区,减少野猪的侵害;有利于还林,保护生态;老弱妇小下山可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生活水平。
不赞同:搬迁后,野猪活动范围扩大,侵入至较低海拔地区;迁出地农田大面积荒废,耕地资源减少;加剧迁入地人地矛盾,增加移民的经济压力。
【知识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受野猪侵害明显的村落总体分布比较集中,地形上看,多分布在17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多集中在林地与耕地的交界处。
(2)根据材料野猪胆小,通常以远离人类的林区为栖息地可知,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导致林地面积增加,野猪栖息地范围扩大,野猪数量增加;林地面积扩大,野猪为获得其喜爱的粮食作物、瓜果等,使其栖息地离村落更近;野猪侵害的村落人口多为老弱妇小可知,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村庄留下的老弱妇小对野猪的驱赶能力弱。
(3)当地位于秦岭山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域。根据材料野猪 食性杂,喜食粮食作物、瓜果等可知,当地农民种植的玉米、大豆、红薯、瓜果等多在夏秋季节接近成熟,林地扩大野猪数量增多,当野猪在山上的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时,就会频繁光顾附近的村落,寻找粮食作物、瓜果等。野猪进村,会危及村民的人身安全,拱土会破坏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食性杂,则会捕食、伤害到家禽家畜;野猪的皮毛往往带有虱子等,还会传播病虫害;饮用地表水后造成水源污染;进入耕作区,啃食农作物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还会毁坏耕地等。
(4)赞同。理由:根据材料有66%的村落受野猪侵害明显,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可知,举村搬迁至较低海拔地区,可以减少野猪对村民人身财产的侵害;整村搬迁后,植被的自然恢复及退耕还林,能够为野猪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有利于生态的保护;受野猪侵害的村落分布在远离城镇的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落后, 整村搬迁至低海拔近城镇地区,可以让老人和儿童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生活水平。
不赞同。理由:整村搬迁,猪进人退会使野猪的栖息进一步向低海拔地区扩大;整村搬迁使原有农田撂荒,耕地资源减少;迁出居民仍以农业为生,会加剧低海拔地区的人地矛盾,搬迁也会增加村民重置家园的经济压力。
【点评】乡村是由房屋、院落、道路、树木、广场、水井、池塘和农田等组成的。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