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改革开放的展开
1.描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要点。
2.通过描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概括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3.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盛的强国之路,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
4.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前,广大农民就已经对 人民公社 的管理模式日益不满,一些农村酝酿着改革。
(2)过程: 安徽 、四川两省农村首先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当时思想认识的局限性,不少干部担心这种做法会否定 社会主义 。 邓小平 和党中央明确肯定了这种做法,为全国 农村 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经过完善,发展成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制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又把责任、 权利 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 农村经济 的大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1)开始: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首先在 四川 进行。
(2)过程:①1984年10月, 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二届三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 经济体制 改革的全面展开。《决定》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 生产力 的发展; 增强企业活力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②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现代企业 制度。③1993年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转换经营机制,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推行 公司制 、股份制,增强了活力和竞争力。
3.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平多次出访外国,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强调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奠定了 理论 基础。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又将哪个省份划为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
*说一说:经济特区的设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步骤。它在加强对外贸易,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推进经济改革,加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有效的示范作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沿岸城市——省会城市和 内陆边疆 城市。 全方位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 伊始,中共中央就把加强社会主义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上来。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①责任到户(或责任到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然调节与合理配置,增强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和积极性,推动农民关心生产,关心市场。②三者得利。农村生产的农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兼顾国家、集体、生产者个人三方利益,也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③切合实际。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作的个体差异性大,分户承包适合大部分地区的生产实际。
*【探究问题二】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1)原因:在计划经济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2)作用:改革以后,实行政企分开,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取得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探究问题三】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①对外开放的开始——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②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开放区逐步向内地发展,在边疆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③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沿岸城市—省会城市和内陆边疆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