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电磁波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音调
2.5G通信技术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我国在5G通信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G网络比4G网络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它能够将目前无线通信技术拓展到人与物无线相连。关于5G与4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G和4G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的
B.5G比4G传播电磁波的速度更快
C.5G比4G处理数据的速度更快
D.5G和4G信号的频率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D.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B.铁钉、钢针、铝板都能被磁体吸引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光导纤维传导的是电磁波
5.信息、能源、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必节约能源
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
C.利用风能和水能发电,是将空气和水的内能转化为了电能
D.5G网络速度比4G更快,但它们电磁波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6.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和可燃冰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B.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
C.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8.“5G”手机的出现,更加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关于“5G”手机应用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G”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
B.“5G”手机在使用时可以不用消耗电能
C.“5G”手机使用过程中会因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热量
D.“5G”手机的拍照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9.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3.0m/s的速度传播
B.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C.5G手机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进行工作
D.“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0.2021年5月,“天问一号2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下列有关“天问一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问一号”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天问一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天问一号”在着陆火星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天问一号”轨道修正需要发动机点火工作,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
11.2020年6月20日,我国在东营北部浅海海域首次开发出无色、透明的“白色石油”凝析油,它在地下以气态存在,采到地面后呈液态,可直接作为燃料。凝析油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020年6月23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卫星全面组网工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 (选填“电磁波”、“超声波”或“红外线”)向地球传递信息。
12.人们把红、绿、 称为光的三原色。太空中的宇航员靠 与地面联络的。煤属于 次能源。
1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光纤通信共同组成现代通信于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卫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量,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卫星是使用 与地面站通信的。太阳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再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在太阳能电池里,但这些化学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太阳能,该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性。
14.北京时间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后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航天员在返回时,相对于问天实验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航天员与地面工作人员的交流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传递信息的。
15.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三名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怀抱,在返回舱加速下落的过程中,王亚平相对乘坐的返回舱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王亚平在太空中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向地面传递信息。
16.2021年4月8日,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1中国(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仪征枣林湾正式开幕.园区内鲜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走进花圃看见红色的牡丹花,是因为牡丹花 (选填“吸收”或“反射”)红色光的缘故;游客坐在游览车上游览,若以游览车为参照物,游客是 的;园区内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游客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手机依靠 传递信息跟微信好友进行互动。
17.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和频率 的关系是c= ,电视机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是100MHz,则它的波长是 m。
18.如图所示是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火箭内的卫星相对于上升的火箭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进入轨道后卫星通过 将信息传送到地面。
19.天然气属于高热值的清洁燃料,我市已有部分机动汽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油。天然气属于 再生能源。汽车内安装的导航仪是利用 传递的信息获得路线导航图的。
20.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
(1)火箭搭载飞船升空过程中,火箭外壳与空气摩擦会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外壳内能;
(2)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量,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 变,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太阳能属于 能源,空间站的图像信号是通过 传回地面的。
三、综合题
21.2021年5月15日清晨7时18分,我国“天问一号”携带着火星探测车“祝融号”及其着陆组合体,在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着陆,开启了火星的一系列科考工作。并已将拍摄的照片等资料通过电磁波传回了地球。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火星表面g值约为3.7N/g。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非常干燥,南北极有以固态的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冰盖。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1%;平均温度约为-55℃,从冬天的-133℃到夏日白天的将近27℃,温差很大;平均大气压强约为700Pa,比地球上的1%还小。
从以上短文获得信息、或观察下图所示“天问一号”搭载的“祝融号”探测车,仿照示例列举三个物理知识的应用案例(示例除外)。
【示例】“祝融号”宽大的平面展翼可以接收太阳能,为火星探测车提供能源。
(1) 。
(2) 。
(3) 。
22.手机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华为、小米等自主品牌的手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1)手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手机是利用 传输数字信号实现通讯的,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是以 m/s的速度传递给对方的.
(2)“小米4”手机的散热材料是石墨烯晶体.手机中使用石墨烯晶体做散热材料是因为它有优良的 (填“导热”或“导电”)性能.
(3)“华为P8”手机的电池标有“标称电压3.7V”、“电池容量2680mAh”的字样.“标称电压”是指手机工作时的电压,该电压对人体 (填“属于”或“不属于”)安全电压.“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容纳的最大电荷量,1mA·h= A·s(安秒),若手机通话时电流为268mA,则充满电后的手机最多可通话 h.
23.科技之光﹣﹣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器成功着陆地球。
(1)地面科技人员通过 给“嫦娥五号”发送指令,实施精准的控制。“嫦娥五号”的支撑脚面积做得较大(如图1所示),是为了在月面着陆时 ;
(2)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它采集的1731g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后,其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机械能转化为 能,在表面产生3000℃的高温烧蚀,故它身穿的防热材料要耐高温、强隔热,还要密度 (选填“大”或“小”),采用“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防热压力;
(4)如图2表示返回器以第二宇宙速度11.2km/s进入亚太空的稀薄大气层,下降至预定高度C点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向上跃起,跳出大气层,到达跳出最高点后逐渐下降;之后,返回器再以第一宇宙速度7.9km/s二次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这就是“太空打水漂(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图中B、E是同一高度的两点,返回器在B点的动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点的动能,从A→E的过程返回器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D
6.D
7.D
8.B
9.D
10.C
11. 不可再生 电磁波
12. 蓝 电磁波 一
13. 可再生 电磁波 方向
14. 运动 电磁波
15. 静止 电磁波
16. 无规则运动 反射 静止 电磁波
17. λf 3
18. 静止 电磁波
19. 不可 电磁波
20. 做功 聚 可再生 电磁波
21. 略
22. 电磁波 3×108 导热 属于 3.6 10
23. 电磁波 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不变 内 小 大于 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