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学习目标】
1.能够较为完整的绘制出新时代重大事件发生的大事年表(时空观念);
2.多种史料进行历史教学,全面了解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史料实证);
3.了解并能叙述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等史实,了解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的举措,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的努力(历史解释);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生层建筑(唯物史观);
5.结合自身思考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苦练本领,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家国情怀)。
【重难点】
1、重点: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难点: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核心概念】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修例风波”自2019年6月以来,香港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势力借和平游行集会之名,进行各种激进抗争活动。虽然特区政府已多次表示修订《逃犯条例》工作已彻底停止,但他们继续以“反修例”为幌子,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暴力行为不断升级,社会波及面越来越广。从6月开始的游行屡屡演变为暴力冲突,其行动完全超出了和平游行示威的范畴。激进分子有组织袭击警察事件开始发生,警察总部两度被包围,政府部门受到滋扰,特区立法会大楼更遭到严重冲击和大肆破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宗旨的承诺,包括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公平、开放、包容、共赢的发展观,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以及尊重自然、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根据中共十九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是“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双边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及新型国际关系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五个必由之路”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5]。这“五个必由之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重大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
【史料研读】
材料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跋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5分)
【随堂检测】
1.(2023·湖南怀化高二上期末·11)随着神舟系列飞船不断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科学家多次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航天技术越来越“亲民化”。这表明( )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B.传统农业遭冲击而日渐衰落
C.航天技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D.新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2.(2023·浙江杭州高二上期末·26)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艇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这说明我国( )
A.科学技术取得全面性突破 B.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C.大深度深潜技术世界唯一 D.探测技术助推经济发展
3.(2023·河南商开大联考高二上期末·18)自2013年以来,全球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规模都呈上涨趋势。据统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395亿美元,融资事件1208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1亿美元,融资事件369笔。这体现出( )
A.人工智能是引领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技术
B.大国竞争实质是高新科技竞争
C.中国人工智能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科技进步主导中国可持续发展
4.(2023·湖南天壹名校联盟高一下联考·10)图1是世界银行发布的2013—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图1
据此可知,中国( )
A.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B.贸易大国地位不断提升
C.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D.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5.(2022·甘肃白银市九中一模·16)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
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 D.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6.(2022·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期末·10)图2为2018年来华留学生各洲生源地占比。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圈的凝聚力 B.一带一路的包容普惠
C.世界文化的互联合作 D.国际文明的交流互鉴
7.(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13)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下属于新时代成就的是( )
①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③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④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2023·浙江台州八校高二下期中·10)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属于十九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
A.“蛟龙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B.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
C.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潜入水下6000米
D.“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创世界纪录
9.(2023·河南南阳高二上期中(天一大联考)·13)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 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 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10.(2023·河北张家口高一下期中·20)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国内生产总值 脱贫攻坚 全社会科研经费 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
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 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千米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1.(2023·辽宁名校联盟高二上10月联考·7)2023年3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的《中国开始像全球大国那样行事》一文中写道:“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不愿涉足远离本国的纷争。不过,该国正在展现新的自信,准备将志同道合的国家吸引到自己一边,并在全球事务上拥有更大发言权。”这可说明,我国( )
A.对外交往开始转向多边化 B.全球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C.经济发展增强了外交自信 D.外交宗旨是实现睦邻友好
【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