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温故知新
1.______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______的______发明
_______印刷术,___________对_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战国时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________。_______末年,中国海船开始使用________。
_________的使用,大大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
3._______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_______末年火药开始用于_______领域。_______时期,火药广泛用于_______。____朝时发明了_______。
4.宋元时期陆上_____________和_______比较发达。宋代海路最远到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时,______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5.陆路和海路的畅通,使中外_____、______和______交流进一步发展。
隋唐
北宋
毕昇
活字
活字印刷术
世界文明
司南
罗盘
北宋
指南针
指南针
世界远洋航海
唐朝
唐朝
军事
宋元
战争
元
火铳
丝绸之路
驿站
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
海上
经济 文化 科技
单元总览
阶段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明清经济发展出现新特点;
这一时期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
文化方面明清涌现出一系列科技文化成果。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政治领域上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民族关系上明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对外斗争方面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明朝
清朝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目录: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 科举考试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像
明朝形势图(1433年)
锦衣卫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壹
明朝的建立
(1)背景
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②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到寺院里当了和尚,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领袖。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
相关史事
朱元璋像
壹
明朝的建立
(2)建立
时间:
朝代:
建立者:
都城:
灭元标志: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明朝
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思考: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①汉高祖刘邦 ②汉光武帝刘秀
貮
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一:(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
材料二:明初存丞相12年,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chù zhì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藏不以闻。”
结合材料,概括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及目的。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为了巩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政治上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原因:
目的:
(1)地方
貮
朱元璋强化皇权
①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分散地方权力;
②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中央
貮
朱元璋强化皇权
①政治上: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②军事上: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胡惟庸—
最后一个丞相
思考:皇权和相权是如何变化的?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制度被废除。
丞相制度的发展史
秦汉时期
丞相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
宋朝
宰相、副宰相
元朝
中书省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
群臣礼仪的变化
坐
站
跪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一条主线
两个矛盾
中央
君权
地方
相权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说明
皇权不断强化
实质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趋势
秦朝设,明朝废
(3)设立特务机构
貮
朱元璋强化皇权
目的:
特点:
内容:
职能:
作用:
评价:
为监视官民,巩固政权
①明太祖设立锦衣卫
②明成祖设立东厂
厂卫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是明朝君权空前强化的表现。
锦衣卫印
貮
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吃什么菜?宋濂老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锦衣卫画的
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
瞪口呆,吓出一身冷汗。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
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明·王圻《稗史汇编》
(3)设立特务机构
貮
朱元璋强化皇权
廷 杖
明太祖时,为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廷杖”惩处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被锦衣卫用木棒打屁股。遭廷杖的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羞辱,有的甚至被当场打死。如明世宗时,有一次被廷杖的大臣达134人,其中有十几人被打死。
意义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知识拓展
p69
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 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相关史事
p68
(p67)明朝官制最突出特点: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强化皇权
强化皇权
原因:朱元璋废丞相
叁
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明)
提倡: 考试范围:
考试要求:
答题格式:
尊孔崇儒
“四书”、“五经”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自己随意发挥。
否则,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可能录取。
八股文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含义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易经》《尚书》
《诗经》《礼记》
《春秋》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概括八股取士的影响/危害?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叁
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明)
①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 “顺从者。
②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
举子看榜图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始创于南宋,明清时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朝代 贡 献
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唐朝 唐太宗:
武则天:
宋朝
明朝
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进士科创立,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首设武举,创立殿试制度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实行八股取士
隋朝建立
唐朝完善
宋朝发展
明朝变化
科举考试功名阶梯示意图
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朱元璋强化皇权 方面 措施 影响
改革官制 中央
地方
设立特务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
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
加强了君主专制,但造成百官人人自危。
②设五军都督府,军权归兵部;
朱元璋(明太祖)设立锦衣卫,
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地方
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实行“八股取士”。
加强了思想控制,禁锢思想,阻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阶段性总结
肆
经济的发展
—农业
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肆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②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③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肆
经济的发展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②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地方性商业团体
说明:商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
晋商---乔家大院
徽商故里---徽州
明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 引进新品种:原产美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丝织业 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 _______是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 ①商品经济活跃,出现_______和_______ 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等有名的商帮。 阶段性总结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向日葵
苏州
景德镇
晋商
北京
南京
徽商
伍
课堂小结
明朝的建立
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
强化皇权
明朝的统治
明军攻占元大都,标志着元朝的灭亡。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建立明朝
地方:
中央:
特务机构:
科举制:
作用: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引进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废行省设三司,封子为王
废丞相、废中书省、帝掌六部;散五军,归兵部
①明太祖→锦衣卫;②明成祖→东厂,合成厂卫
八股取士→范围,要求,格式,影响①②
苏州→丝织业中心;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
北京和南京(商业城市);商帮→晋商、徽商等
陆
课堂练习
1.“废除丞相相权分,六部尚书管行政。吏户礼部兵刑工,行使相权权归君。”这里歌谣描写的是( )
A.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B.明朝皇权的加强
C.明朝的建立 D.军机处的建立
2.明朝的科举制“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
A.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不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C.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B
A
陆
课堂练习
4.六一班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 ”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6.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这些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是在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D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