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学习目标】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1.学生通过对唐宋婚姻观念变迁的了解和探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透视唐宋时期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唯物史观)
2.学生通过构建知识导图、思维树、三维坐标系的形式呈现唐宋社会的发展变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3.学生通过对“生活化”史料的研习和探究,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唐宋时期的社会特征,拓宽视野,见微知著,培养“生活即历史” 的 历史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史料解析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社会变化。(史料实证)
4.结合宋代科举制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当时社会的变化。(历史解释)
5.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宋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发达、商业和对外贸易繁荣,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宋代社会流动性增强的探究,认识到“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家国情怀)
6.学习运用程朱理学、宋词元曲、文人画、三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和少数民族文字等史实或史料,论证它们对塑造民族性格,促进民族融合,并对东西方的交流创造条件的作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并深刻探究和感悟辽宋夏金元文化对推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7.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背景,了解在时代背景下催生出灿烂辉煌,民族性与多样性共存的文化(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重点难点】
重点:1.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即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于自然经济的突破、古代商品经济的顶峰等。
2.儒学的复兴即程朱理学的兴起
难点:1.宋代的社会的新变化。
2.儒学的复兴及少数民族文字
【问题导学】
1、宋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表现。
2、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经济重心南移及其影响。
4、宋元时期,社会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5、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6、宋词的发展及派别代表
7、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8、宋元时期科技成就有哪些?
9、少数民族文字发展的表现。
【概念阐释】
榷场: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 方能交易。榷场贸易的兴衰与国家商税收入相联系。
市舶司: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在宋代出现,明代早期达到巅峰时期,见证了中国宋、元、明三朝的海上贸易之繁荣。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构建】
【史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如糖蜜糕、灌藕……缎背心、逍遥巾、四时玩具……画山水扇。中瓦子浮铺有西山神女卖卦……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至三更不绝。
——[宋]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层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富裕闲暇的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随堂检测】
1.(2022·重庆高考·6)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 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 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2.(2022·山东高考·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3.(2023·广东学考真题·6)北宋时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交子的出现(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减缓了贫富分化的趋势
4.(2022·天津高考·10)下图中包含了近年打捞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
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5.(2022·重庆高考·4)北宋开封商人孙赐号,本是酒馆侍者,“诚实不欺,主人爱之,假以百千,使为脚店(小酒馆)……其货渐侈大,乃置图画于壁间,列书史于几案,为雅戏之具,皆不凡,人竞趋之。久之,遂开正店,建楼,渐倾中都”。材料有助于说明北宋( )
A.士人阶层壮大 B.心学思想盛行 C.坊市制度流行 D.抑商政策加强
6.(2022·河北高考真题·4)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都市商业繁盛
C.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D.海外贸易发达
7.(2023·广东学考真题·34)表1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 )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274人 63.9%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55人 36.1% 179人 59.7%
表1中的变化反映了
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
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 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8.(2022·天津高考·3)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然“冒法者众”。当时的人们以“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为荣。这种好新求奇的风尚主要得益于宋代( )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 D.封建等级不复存在
9.(2022·湖北高考·4)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10.(2022·辽宁高考·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表2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
表2
诗句 历史现象
A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土地利用率提高
B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 赋税征收货币化
C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雇佣劳动普遍化
D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人身控制的减弱
11.(2022·重庆高考·5)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C.“如麻麦稻梁,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
D.“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12.(2022·广东高考·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13.(2022·湖南高考·4)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14.(2022.1·浙江高考·6)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
②瓷器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④已出现火药箭、火炮、火球、火蒺藜等多种火药武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