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6 20:2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重点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概念阐释】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辛丑条约》的签订对清政府打击很大,保守派主动进行改革。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主要内容有1、筹措军饷,编练新军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3、废除科举,育才兴学4、改革官制,整顿吏治等。
预备立宪是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迫于民主革命的压力,清政府为维护统治,被迫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开始,到1906年正式宣布预备立宪,再到1911年的皇族内阁,预备立宪最后被证明是一场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的骗局,导致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史料研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功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孙中山先生主要活动
1894年 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建议
1905年 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05—1911年 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
1912年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1917年 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924年 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6分)
主题:孙中山使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论述:1894年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建 议;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05—1911年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1917年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4年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综上所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当堂检测】
1.(2023·山西运城高一上期末·11)下面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中国近代的文献。据此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天朝上国的彻底崩溃 B.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
C.政治民主的积极尝试 D.新兴力量的日益崛起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是魏源所著,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施政纲领,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孔子改制考》是维新派康有为所写,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革命军》是革命家邹容所写,在书中宣传革命,传播革命思想;故这四部文献是不同阶级的人探索中国救亡图存道路的著作,故选B项;四部文献虽然说明中国社会矛盾尖锐,但“彻底崩溃”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海国图志》未涉及到政治上的民主,排除C项;《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不是新兴力量的著作,排除D项。
2.(2023·浙江丽水高一上期末·25)下列民主革命时期出现的语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④“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③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①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②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④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毛泽东致开幕词,指出“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故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②④,选择D项符合题意。
3.(2023·浙江嘉兴高一上期末·20)据统计,1905 年中国新学堂已达8277所,学生为258873名,另外还有约400所高等专业学校。此时新式学堂大量出现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 B.清末新政 C.预备立宪 D.民国创立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05年......新学堂......高等专业学校”可知,此时清政府正在进行新政,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故选B项;1895年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标志“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排除A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没有涉及创办新式学堂,排除C项;民国创立于 1912年,排除D项。
4.(2023·浙江嘉兴高一上期末·18)“洋务派宜称, 由封建统治者进行某些枝节的改革可以臻中国于富强。维新派认为,中国的富强有赖于根本的改造,但这种改造不必须采取暴力的手段。革命派坚信,只有推翻封建统治,才能改造中国,挽救中国的危亡。”上述材料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富强 B.改良 C.革命 D.救亡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洋务派......可以臻中国于富强......维新派认为,中国的富强有赖于根本的改造......革命派坚信,只有......才能改造中国,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可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维新派主张对中国社会进行制度变革以实现富强,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封建统治以挽救中国危亡,反映了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三者都表达了通过改革或革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故选D项;“富强”的前提是民族独立,没有民族独立的富强是不存在的,排除A项;“改良”在中国近代社会是行不通的,这一思想主张主要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的,并未成为时代主题,排除B项;据材料“维新派认为......改造不必须采取暴力的手段”可知,“革命”只符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
5.(2023·湖南天壹名校联盟高一下联考·6)以下由史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满汉官僚对于《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条款能接受,倒是条约中提及今后双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令他们很不满。 体现了清政府抵御外辱的意识
B 187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创办轮船招商局。 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C 1912年1月,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对部分人选进行了调整,名单获得通过。 具有民主政治的色彩
D 1920年秋,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放大学女禁,招收九名女学生。此后,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 “五四运动”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孙中山......临时参议院否决了该名单”可知,孙中山做为临时总统的行政权受到了立法机构参议院的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民主原则,故选C项;据材料“苛刻条款能接受......平等语气......不满”可知,体现了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抵御外辱的意识薄弱,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小农经济于鸦片战后开始逐渐解体,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这与题中1872年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放大学女禁”可知,推动了大学教育对女性的开放,提高了女性的受教育权,这主要得益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
6.(2023·山东淄博高一下期末·4)图2《体操器具》刊登于1913年《儿童教育画》,用体操器械哑铃9只和球杆14支搭成五色旗和九星旗。该图隐喻的主题应是(  )
图2
A.武昌起义得到了积极响应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强身健体以巩固革命成果 D.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五色旗”“九星旗”并结合辛亥革命的史实可知,该图隐喻强身健体来维护革命的成果,故选C项;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间是1915年,排除B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展,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排除D项。
7.(2023·江苏南通高一下期末·8)图2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发表于1916年7月4日《新闻报》。画面中,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该漫画表达的时代诉求是(  )
图2
A.建设民主政治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冲破礼教束缚 D.废除列强在华特权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可知“约”指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同阶层的人都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约束之下,说明民众渴望建设民主政治,故选A项;1928年4月蒋介石宣布继续北伐,完成总理遗愿,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排除C项;材料强调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无法推知对列强在华特权的态度,排除D项。
8.(2023·湖南张家界高二下期末·7)汉口历来是重要的中药材中转地与集散地。1911年到1912年,汉口中药材的进出口额锐减。进口额由984908关平两下降到716134关平两,减少了27%,出口额也由1517586关平两下降到1332830关平两,减少了12%。这种情况的出现(  )
A.说明列强加快对华资本输出进程 B.受国内政治形势发展的影响
C.意味着海关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1911年到1912年,汉口中药材的进出口额锐减;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影响,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汉口中药材的进出口额锐减,故选B项;结合所学,资本输出只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利益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其表现为投资、办厂、借贷、开矿等活动,而材料强调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国内局势动荡,导致汉口中药材进出口额锐减,排除A项;海关半殖民地化指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而材料强调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国内局势动荡,导致汉口中药材进出口额锐减,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会使中药材对外贸易增多,即出口额提高,而材料中药材进出口额均受影响,排除D项。
9.(2023·湖南益阳高一上期末·9)1911年12月下旬,在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决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南京参议院规定实行内阁制。南京参议院对中央政府组织机构形式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戒备 B.革命党人内部斗争日趋激烈
C.全国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 D.列强加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决定实行总统制”“并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实行内阁制”可知孙中山在卸任前夕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主要是为了通过内阁限制总统的职权,体现了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戒备,故选A项;总统制改为内阁制是革命党人维护共和政体的共同努力,主要矛头指向的是袁世凯,而不是革命党内部,排除B项;孙中山卸任前夕,清帝退位推翻了帝制和共和政体建立有利于平息国内的革命形势,排除C项;孙中山意图通过内阁制限制袁世凯,是革命党人维护共和政体所做出的努力,与列强干涉无关,排除D项。
10.(2023·广东韶关高一下期末·7)陈旭麓先生指出: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然而旧体制却留下了旧的社会心理。这种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旧体制的瓦解”是指封建制度的终结
B.“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是指国民政府建立
C.“旧的社会心理”是指封建思想的残余
D.“板结的地块”是指皇权社会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先后有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说明封建思想残余仍然存在,故选C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的是“帝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没有结束“封建制度”,排除A项;“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是指南京临时政府建立,排除B项;“板结的地块”是指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小农经济并未瓦解,排除D项。
11.(2023·湖北十堰高一下期末·7)有学者认为,自辛亥革命以后,对于中国在政府变更之后如何保持国家“同一性”的探讨,已经从历史上的“正统”的承续规范转化为近代欧洲列强主导的国际法。而作为整体认同对象的“中华”或“中国”概念逐渐脱离了原来的“华夷之辨”的语境,逐渐“获得了带有现代性因素的历史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政治体符号性质的客观内涵”。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有利于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 B.增强了中国国家主权观念
C.催化了中国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 D.强化了中国对列强的依附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治体符号”并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辛亥革命有利于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故选A项;国家主权观念的增强是“国家主权”观念觉醒对“国家”集体认知感的增强,而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增加了“中国”一词的近代化含义,有利于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排除B项;中国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于古代中国,排除C项;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没强化中国对列强的依附,排除D项。
12.(2023·山西运城高一上期末·16)梁启超曾说‘现在咱们中华民国,虽然不过一个十岁小孩……从今以后,任凭他哪一种异族……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 ,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什么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段话表明,辛亥革命后(  )
A.梁启超由维新派转变为革命派 B.国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中华民国的政权得到有效巩周 D.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任凭他哪一种异族……”及“任凭什么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可知,辛亥革命后,国人既反对异族也反对帝制,这说明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梁启超对当时政治思想的评价,而非其自身的立场发生转变,排除A项;“得到”表结果,虽然材料呈现了国人思想的变化,但并不因此而使中华民国的政权得到有效巩周,排除C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仅体现了民主意识的增强,但材料中还强调了民族意识,排除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