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9-26 16:35:33

文档简介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第2课时)
1.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考察目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A
【解析】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都体现了野牛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故选A。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树木根深叶茂
C.秋季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考察目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对生物影响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知识的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是多年进化的结果,当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A选项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B选项指植物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使树叶茂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C选项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选项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故选A。
3.下列不属于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湿度  B.害虫、蝗虫  C.水分、阳光  D.土壤、空气
【考察目的】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因素的内涵。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湿度、空气、温度、阳光、土壤是非生物因素;害虫、蝗虫属于生物因素。故选B。
4.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海参的夏眠 D.仙人掌的根系特别发达
【考察目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C
【解析】A选项是蛾类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律。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是生物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海参随着海水温度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海参对于海水的冷热变化十分敏感。海面水暖,它们就会上浮,入夜水冷,它们就退回海底。入夏以后,上层海水由于太阳光强烈照射的结果,温度比较高。这时,海参都浮到海面,进行着一年一度的大量求食和繁殖。而留在海底里的海参,却迫于夏季食物中断,寸步难行,无能为力,只好进入夏眠了,这是海参对温度变化的一种适应。故符合题意。D选项仙人掌的根系发达,叶特化成刺状,是对沙漠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5.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附着在蟹壳上的海葵和蟹       B.猫头鹰和田鼠
C.人和血吸虫 D.一块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
【考察目的】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答案】D
【答案】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海葵和寄居蟹,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免受天敌的侵害,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有利于海葵觅食。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因此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猫头鹰和田鼠,猫头鹰吃田鼠,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人和血吸虫,血吸虫生活在人身上,从人身上获取营养,对人造成伤害,属于寄生关系。水稻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选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影响鼠妇生存的环境因素。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进行观察,并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
2.取放鼠妇时动作轻柔,实验结束后能将鼠妇释放到自然环境中。
二、教学重点
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组织好“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实验材料
每组(四人)一套:打湿的粗纸板、一半遮光的鼠妇培养盒、鼠妇20只、计时表(学生准备)。
2.课前兴趣小组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结为4~5人一组,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作为实验材料,并记录捕捉地点的环境及该地点鼠妇的数量,注意不要破坏学校、社区草坪或花坛,不伤害鼠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为了避免大量学生在调查鼠妇过程中对花坛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头等景观的破坏,课前对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环境保护培训,请他们开展鼠妇在校园内分布的调查活动,要求仔细的观察、准确地描述并记录鼠妇所在地点的环境特点,为课上开展探究实验做好准备。
地点 数量 环境特点
课上出示兴趣小组填写好的观察记录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捕捉到鼠妇的不同地点其环境特点中相同的因素,学生能够很容易发现:潮湿、阴暗(无阳光)是鼠妇分布地环境的共同特点。由此可见,哪些环境因素可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学生从潮湿、阴暗会想到水分、光照对鼠妇生活有影响。能否通过实验来验证到底是水分还是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还是两者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我们是否需要把问题分解?怎样分解?学生会想到分解成(1)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今天我们就先来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以观察实践为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于学生对实际观察结果的分析,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问题分解成容易解决的子问题为探究实验的可行性提供了方向。
2.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3分钟)
你在哪些地方发现过鼠妇?根据你对鼠妇的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认为鼠妇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由此你推测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其实你依据生活经验、针对探究问题作出的推测就是在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20分钟)
要检验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探究,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及用具:鼠妇、保湿纸板、一半折黑的培养盒,紧密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尝试制定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前需思考的问题:
(1)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2)怎样放置鼠妇更科学?放入鼠妇后是否需要静置2分钟?
(3)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4)怎样记录实验结果比较科学?(可以参照课本15页的观察记录表,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内)
教师总结: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是:①单一因素;②对照实验;③可重复性;④可操作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在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实验方案时就会更加关注单一因素、对照实验的原则,并尽可能地减少了实验的偶然误差,为正确实施实验方案做好了准备。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0分钟)
请学生把记录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柱状图或折线图,能够更形象直观地看出实验效果。
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5.进一步思考(3分钟)
如果把本班各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取平均值,和某一个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哪个更科学?为什么?
汇总全班数据,请同学们处理数据并进行对比。
组号 1 2 3 4 5 6 7 8 总数 平均值
明亮处
暗处
【设计意图】为学生科学处理实验数据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6.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的原因(5分钟)
请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本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后,进行班级交流。课后把鼠妇放生,让其回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明某种生物有哪些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4.概述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三、教学难点
生物适应环境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
五、教学过程
(一)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0分钟)
1.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环境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除了水分和光照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呢?学生可能会说出空气、温度、生存空间、食物、天敌等等。
2.鼠妇吃什么?植物的小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落叶,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哪些动物是鼠妇的天敌?学生会回答老鼠、蟑螂等。尽可能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影响鼠妇生活的所有环境因素,教师再通过查阅资料加以补充。
3.教师把这些因素写在黑板的一角,请学生把这些因素分类。
4.教师总结:其实任何生物都会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学家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5.巩固训练:请学生看课本P13页图1-1 ( http: / / www.21cnjy.com )2小麦田示意图,思考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给小麦施肥?这说明小麦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列举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学生很容易想到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5分钟)
1.如果缺乏某种非生物因素会对小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可能会想到如果没有阳光小麦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可能小麦无法生长,或生长的不好……。
2.为什么只有在北方才盛产小麦?在南方却盛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稻?学生会说出气候不同、水分不同……,教师总结:可见非生物因素不仅影响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等,还影响生物的分布。同学们去高山旅游时,常会看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往往分布阔叶林,海拔较高的地方往往分布针叶林,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中小麦如何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分析,便于理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3.学习地理我们知道地球上可以分成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地区,不同地区植被的分布有什么不同?这说明哪种因素对植被分布的不同有影响?
4.比较令人奇怪的是有两个地方气温相近,植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有明显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请同学们看长白山和锡林郭勒草原植被不同的视频,感悟降水量(水分)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5.请同学们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生活和分布有无影响?
大熊猫是我国和世界的珍稀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比大熊猫和鼠妇,为什么鼠妇能广泛分布?而大熊猫却濒临灭绝呢?学生可能会说这两种生物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适合大熊猫生活的环境较少,可见环境对生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对比不同种类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因此分布不同,体会环境影响动物的分布。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0分钟)
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请你举例说明一种生物如何受到其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学生可能说出:食物影响生物的生存或生长发育,天敌影响生物的生存和数量分布,教师总结这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除此之外生物和生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学生会举例说明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0分钟)
1.具体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特点分析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定环境下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各种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请学生分析课本P17图片和文字资料,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课本上有关资料的讨论问题:①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②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③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④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2.适应的普遍性
有人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认同他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可能会说,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我们自身都具有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特点,否则就会被淘汰。
3.适应的相对性
尽管在一定环境下,能存活下来的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但有时生物也会躲避不了天敌的危害,你能否举例说明?为什么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什么古爬行动物和古哺乳动物曾一度生活得很昌盛,后来却都灭绝了?这说明了什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是永久的吗?教师总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现存普通生物与濒临灭绝的珍稀生物、古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便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4.概括和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可能会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你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生物进化是什么关系吗?
师生共同总结:生活在不同时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种类、不同环境的生物均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相对性,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是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逐渐进化的。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生物适应环境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为学生今后理解生物进化的知识做好铺垫。
六、板书设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第1课时)
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实验因素都应是变量 B.所有的实验因素都不应是变量
C.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D.非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考察目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C
【解析】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故选C。
2.一个科研小组计划检测一种新研制的环保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草剂是否能有效地除草,他们选用了三块相似的草地进行实验。第一块草地喷洒传统的除草剂,第二块草地喷洒与第一块等量的新型除草剂,第三块草地不喷洒任何除草剂。几天后,发现第一块草地的除草效果良好,而第二块草地与第三块草地长势相似,那么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  )
A.实验失败 B.对照组设置不合理
C.新的除草剂能投入使用 D.新的除草剂可能没有除草效果
【考察目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认识。对照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出现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第一块草地与第二块草地对照,实验变量是新型除草剂,第一块草地为对照组。另一组是第二块草地与第三块草地对照,实验变量是新型除草剂,第三块草地为对照组。第三块草地应设计为喷洒与第一块等量的水。故选B。
3.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  )
A.发现的现象  B.观察的结果  C.作出的假设  D.得出的结论
【考察目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的能力。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用具、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经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的,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题干中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提出的假设。故选C。
4.在实验设计中,哪一组不能作为对照?(  )
A.25 ℃和0 ℃  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温度和水分  D.有光和无光
【考察目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C
【解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唯一变量,其他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因素应该保持一样,这样可以确定实验结果是否由设置的唯一变量的影响引起。唯一变量是指影响实验的某一个方面的因素,如水分的有无、光照的有无、空气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湿润与干燥等等。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故选C。
5.以下是某同学为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而进行的实验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甲组用弱光照射,乙组用强光照射
B.甲组光照时间长,乙组光照时间短
C.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中,乙组置于高温环境中
D.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
【考察目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C
【解析】进行对照实验设计时,关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实验中的变量,且变量要保持唯一。此实验是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由此可知变量时温度。而A选项的变量时光照强度。B选项的变量是光照时间。D选项的变量是水分。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