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3 短文两篇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
1. [新题型]同学们准备以“浅谈古典书信美”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观摩《奉橘帖》和《糟姜帖》的书法作品时,同学们有以下发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奉橘帖》中“奉橘”两字紧密,“三百枚”
三字疏朗,形成反差,凸显自己慷慨大方。
B.《奉橘帖》中的“未”字出现两次,笔法变
化入微,率性中蕴含无限意趣。
C.《糟姜帖》参差不齐,没有章法,可见黄庭坚
回赠友人礼物时的漫不经心。
返回目录
D.《糟姜帖》字体方正刚劲,整齐挺拔,能看出黄庭坚中正耿直、朴实憨厚的一面。
返回目录
【答案】B
【点拨】A.“慷慨大方”错。“奉橘”两字的紧密,与“三百枚”三字的疏朗,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艺术审美效果。C.“没有章法,可见黄庭坚回赠友人礼物时的漫不经心”错。《糟姜帖》参差不齐,但是错落有致,极富章法。D.“《糟姜帖》字体方正刚劲,整齐挺拔,能看出黄庭坚中正耿直、朴实憨厚的一面”错。《糟姜帖》是行书,字体清瘦奇崛。故选B。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返回目录
读书足以怡( )情,足以傅( )彩,足以长才。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 )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qiāo( )细思。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chàng( ),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读书是培育心智、锻造本领的重要方式。做到kāi juàn yǒu yì( ),要重视阅读名篇佳作,汲( )取真知zhuó( )见。
·
·
·
·
返回目录
(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部分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
yí fù 诘 敲 ài 畅 开卷有益 jí 灼
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B.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C.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吹毛求疵,稍有分散即须重演。
D.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返回目录
C
····
····
···
····
·
【活动一:璀璨青春·熠熠韶华】
4. 诗词朗诵组的同学找到一首诗的部分内容,请你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帮小组同学理解诗意。
返回目录
[2023·运城盐湖区一模改编]点一盏烛火照亮了西窗,捧一卷诗文沉醉了心情。览遍乾坤风云,看尽繁花绿叶。学校开展以“星火成炬·青春奋进”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返回目录
读了巴金
读了高尔基
才发现勇者的印迹
迷茫中探索路径
困惑中找寻真理
青年啊
这划破混沌的雷闪
这透视夜空的繁星
也许会消逝
也许会陨落
但心的炽热燃烧着生命
放射光明 甲同学:这部分内容意象丰富,“勇者的印迹”指主人公经历的艰难历程。
乙同学:诗中“雷闪”的意象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诗中“繁星”的意象象征着经典给予青年人的指引。
读书给迷茫的青年的启迪
返回目录
【活动二:读书有感·思接千载】
[2023·太原联考]4月23日下午,“4·23”世界读书日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启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助力“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建设,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开创新局。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活动启动。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吉福致辞,副省长熊继军参加。
返回目录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宣读了2023年山西省全民阅读倡议书,工人、学生、医生、企业代表接受捐赠图书。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金湘军宣布:“4·23”世界读书日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本次全民阅读活动精心组织了 46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通过打卡最美书店、全民阅读走基层、好书在线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广大读者进一步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滋养精神,共享开卷之美、阅读之乐。
5. 活动开始之际,校园广播站准备在“要闻集锦”栏目播报这则消息。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5字以内)
返回目录
示例:“4·23”世界读书日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6. 活动中,同学们在有关读书的名言展板前驻足。请你从以下名言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则,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返回目录
【名言品鉴】
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②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③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我喜欢第___________则,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比作药,形象地写出了书的作用,传递出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昧的意思。
示例:①
【活动三:字字珠玑·经典华章】
7. [新题型]文字境照人心,经典引领生命,世界各有不同,经典一脉相承。学校文学社组织“致敬经典华章”赏析活动,小宁对《儒林外史》中的“各地儒生相”进行了研究,拟写了下面这份专题研究计划。请你仿照他的样式,在A和B中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拟写一份研究计划。
返回目录
研究方向:活动在四川的儒生
研究路径:研究此地儒生的言行。例如:郭孝子在成都竹山庵侍奉父亲;萧云仙重建青枫城。
研究价值:把握此地儒生形象,发现他们身上的孝、义、忠等美好品德,探究作者塑造这组群像的用意:寄寓自己构建理想之城的美好愿望。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A.活动在南京的儒生 B.活动在杭州的儒生)
返回目录
研究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示例一:研究方向:A
研究路径:研究此地儒生的言行,如:杜少卿、迟衡山修祭泰伯祠,庄绍光在玄武湖闭门读书等。
研究价值: 把握此地儒生形象,发现他们不慕名利、讲究礼仪的美德,探究作者塑造这组群像的用意: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和追求。
示例二:研究方向:B
研究路径:研究此地儒生的言行,如:马二先生游西湖巧遇洪憨仙,匡超人跟随潘三行非法之事等。
研究价值:把握此地儒生形象,发现他们附庸风雅、品德低劣的丑行,探究作者塑造这组群像的用意: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
8. 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我行。校园读书节来临,学生会负责设计活动宣传海报,需要从下面两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配图。你会推荐哪一张?请说明这张图片适合用作配图的原因。
返回目录
示例:我推荐图一。图片主要由一本
展开的书和一个梯子组成,下侧有一
句话“读书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直
接点明读书的重要性,同时画面上方
的一束光照亮梯子,体现了书籍可以指引我们走向光明道路的主旨,寓意深远。
9. 阅读课上,老师推荐了张鸣的《最美的姿态》。
(1)请概括“阅读的人”与“不阅读的人”的不同点。
返回目录
阅读的人认为人存在就一定要阅读。不阅读的人不会思考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5页第9题。
拓展阅读
(2)读书除了可以让人获得新生,还能改变什么?请结合文章和自己的体验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少于100字)
返回目录
示例: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必读书。”陈景润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在清华大学旁听,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世界震惊。朋友,热爱读书吧!以书为伴,人生才会更精彩。(共16张PPT)
14 山水画的意境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
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从所给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
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
D.此作品为行书,结体多姿,书写自由,活泼有神
返回目录
D
B
2. 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给句子中加点词注音。
返回目录
不知何时开始,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从小玩到大的好友昨天已经远行,也不知道何时才能与他再相聚。漫天的雨水仿佛也知道了我的chóu chàng( ),变得大了起来,天上的乌云仿佛也懂得我们之间真挚( )的友情,越发乌黑厚重起来,把整个天空都渲染( )得沉重、压抑。
··
··
惆怅
zhēn zhì
xuàn rǎn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活动从社交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为大家模拟再现了各种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安全的重要性。
B.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首届科幻作家博士生们对即将到来的论文辩论赛胸有成竹。
C.晚霞寂照,古村舍炊烟袅袅,溪水平静无澜,映着浮光掠影,整个村落安详清朗。
D.他朝朝暮暮在阿四和四大娘跟前讲着田里的事。
返回目录
····
····
····
····
C
【点拨】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使用不正确。
[2023·晋中一模改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养料,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此,某校开展了“探寻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的灵动与唯美”主题活动,邀请你一起来参加。
返回目录
【活动一:回放·国潮出圈】
4. 观察图一和图二,结合语境,想象以舞蹈造型演绎的“江山”图景,补全语段的空缺处。
女主青绿的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中沟壑纵横的纹理,也可以想象成山间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当舞者们呈现不同造型和体态变化时,是在模拟层峦叠嶂。
返回目录
示例:飞泻而下的瀑布
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
【活动二:擂台比武展风采】
5. 校团委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之星选拔赛”,比赛前,为了动员同学们积极参赛,校团委通知各班团支书参与筹备会,通知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改正。
返回目录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动员同学们参加“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校园之星选拔赛”,校团委经研究决定,拟于
2024年6月26日下午3点在学校团委会议室开展筹备会,请各班团支书准时参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各班团支书无故不得不缺席。
特此通知。
校团委
2024年6月23日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通知中有一处内容表述不准确,请你改正。
(2)通知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将“不得不”改为“不得” (或删除第二个“不”)。
将称呼“各位同学”改为“各班团支书” 。
返回目录
【活动三:活动采访我能行】
6. 主题活动结束之后,学校校报要对此次活动进行专题报道,而你将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提两个问题。你会提什么问题呢?
示例: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你对哪个环节印象深刻?
返回目录
7. 小丽制作了二十四节气海报集录,需要从下面三张春分节气的海报中,选择一张放入其中。你会选择哪一张?请简要说明理由。
写作提示:①介绍海报的内容和设计特点;②90字左右。
示例:我选择图一。图片右上方为毛笔
书写的“春分”二字,其左侧为“二十
四节气”的印章,下方祥云中飞翔着三
只燕子,最大的那只衔着柳枝。整幅海
报构图简约,既体现了春分的物候特征,又极富中国传统特色。
8. 辨析文章语句,以下属于观点的是( )
A.例如读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
B.有人认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的“白日”非“落日”,作“落日”看,与地理位置不合。
C.诗鉴赏,余以为侧重在对作者艺术表现的开发,还有欣赏者的主动参与和想象的再创造。
D.当我们用现代美学“空间张力”来解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返回目录
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7-58页第8-10题。
C
9. 阅读文章,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将以下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返回目录
对比论证
产生雄奇伟岸、人力胜天的自豪感。
用现代美学“空间张力”解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0. 作者用了“蒙太奇”艺术来解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请你参照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结合以下提示,运用这一方法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蒙太奇: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将一串相对独立的镜头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返回目录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一句采用意象并列,将“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悲凄意象并列组合,画面自下而上,更与后面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结合,形成一幅深秋晚景图,悲景与乐景在同框下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出诗人的孤独和落寞。(共18张PPT)
15 无言之美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
1. [2023·临汾翼城县一模改编]生活中传统文化到处可见,我们可以赏墨香怡人的书法作品,可以诵含义隽永的古典诗文。下面两幅是《梅花》的书法作品,请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规矩整齐
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曲折方圆,粗细兼备
C.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圆润流畅,
平衡对称
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结构简省,
笔画连绵
返回目录
B
D
2. 读下面语段,给句子中加点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
返回目录
山谷在清晨醒来,鸟儿们的鸣唱打破夜的jì liáo ________,有一种勃勃的生命意蕴( )。山间的空气,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__________。春夏相交之际,草木绿意正浓,却并非lǒng tǒng__________单调的颜色,或深或浅,或明或暗,虽未有花朵盛放时的明艳之景,却是一派轻描淡写的清新之意,别有一番风情。
··
笼统
寂寥
yì yùn
心旷神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面对荣誉,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轻描淡写地说,他只是干好了本职工作而已。
B.这哥儿俩的性格铢两悉称:一个活泼开朗,一个不苟言笑。
C.朱光潜在创作《无言之美》时,从各种艺术作品中信手拈来许多生动的实例,显示出他在美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D.不论是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图》、独特巧妙的晋侯鸟尊,还是做工精湛的镶金兽首玛瑙杯,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返回目录
····
····
····
····
B
【点拨】“铢两悉称”形容与实际相符,非常精准、妥帖;也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句中用来形容哥儿俩性格不一样,不正确。
[2023·宁波中考改编]五千年文明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返回目录
【活动一: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4.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杨贤江故居研学时与讲解员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语境向讲解员提一个问题,填写在横线处。(20字以内)
同学:听我爷爷说,杨贤江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是这样吗?
讲解员:是的。他写有《新教育大纲》等著作,提倡“全人生指导”。其实,他不仅是教育家,还是一个革命家呢。
同学:我爷爷倒没跟我说起过这一点,您能跟我讲一讲吗?
讲解员:好的。杨先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他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用他的行动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引导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返回目录
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员: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带领师生一起高呼:“还我青岛,勿做亡国奴!”他还参与组建“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成立演讲团,去学校宣传救国道理。
同学:听您这么一说,我要去查查资料,好好地了解他。
返回目录
示例一:杨贤江先生是如何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呢?示例二:杨先生有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活动二:解读青春密码 汲取奋进力量】
返回目录
材料: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
返回目录
5. 活动中,板报组成员选择以上材料作为本期板报的内容,请你研读材料,思考内涵,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郭沫若用辩证思维指出“最可贵的东西”是____________;李大钊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告诉我们,作为青年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惧困难,奋发有为
青春
返回目录
6. [2023·晋中昔阳县一模]九年级(1)班开展了“古诗苑漫步”活动,同学们决定从《东坡集》中汲取营养。小慧同学找到了两个不同封面的《东坡集》。你更喜欢哪个封面呢?请写出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写作提示:①说明封面内容和设计特点;② 90字左右。
返回目录
示例:我更喜欢封面1。这个封面构图简洁素雅、重点突出。最上面的“东坡集”三个字点明了书的内容。书的下面远处群山连绵,树木葱茏,近处烟波浩渺,一叶孤舟漂于江上,这让人联想到苏轼闲适淡泊的生活,不禁心生向往。
返回目录
7. 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60-61页第7-10题。
本文开篇提出论点;然后作者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依次阐述了中华文化对年轻人形成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对年轻人树立正确观念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对年轻人能够发现美好的重要性;结尾点题,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论述,提出希望,升华主题。
8.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返回目录
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年轻人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人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
放在第④段最合适。因为这段文字是引领年轻人接近美、发现美、欣赏美,涵养“美丽心灵”的过程,作为论据能证明第④段段首作者的观点,也和段末的结论相呼应。
9.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该如何让年轻人“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返回目录
【链接材料】“青白黄赤黑,东西中南北,五色的经纬,织出山与水。”2023年春晚舞台上,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追寻中国传统色彩。《满庭芳·国色》以舞为语、以曲为韵,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等有着优美名字的中国传统色彩扑面而来,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返回目录
示例:①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感受中华古今文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引导年轻人接近、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10. 在讨论环节,组内的同学们针对“传统艺术和文化创新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这一问题畅所欲言。你作为组长准备进行一次总结性发言,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返回目录
【点拨】从“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引领大众获得美的享受和更多传统艺术文化知识,激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几方面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略。(共22张PPT)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
1. [2023·山西百校联考]鲁迅先生曾这样赞扬中国的书法艺术:“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请赏读下面四幅
书法作品,找出对其评价恰当的两项
( )( )
A. 作品甲是楷书,行云流水,飘逸舒展
B. 作品乙是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
C. 作品丙是草书,笔画简省,笔意连绵
D. 作品丁是隶书,字形扁阔,体势开张
返回目录
B
C
2. [创设任务情境]校学生会宣传部准备出一期主题板报,拟写了一段“青春寄语”。请你参与对寄语的修改讨论。
返回目录
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只有当青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色彩才会更加xuàn lì,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当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青年挺身而出,在担当中历炼,在尽责中成长。让我们扛起如山的责任,践行誓言的铿锵。
小晋:语段中“契合”一词,“契”字的读音我没把握,你来读一下这个字吧。
你:好的,这个字应该读_____。
小晋:语段中“xuàn lì”一词,我也没有把握,你来写一下这个词吧。
你:好的,这个词应该这样写:________。我还发现“在担当中历炼,在尽责中成长”中有个错别字,应该这样改:_________________。
小晋:我觉得寄语中还有不妥之处,最后一个句子读起来感觉不顺畅。
你:是的,这是个病句,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调换位置,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
返回目录
铿锵
qì
绚丽
“炼”改为“练”
誓言
[新题型]毕业在即,班级要制作一本专属纪念册,请你参与完成。
备用资料:
返回目录
汉字 书体 字源信息
和 “和”字的原义指古代用竹做成的乐器“龠”及其所发出的和声。《说文》:“和,相应也。”本义指声音相应,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
返回目录
汉字 书体 字源信息
博 本义是范围大;引申指多、广,如:__①__;又引申指知道得多,如:博古通今;又指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拿财物作注比输赢。
笃
【任务一:设计封面logo】
3. 备用资料中有三种书体,如用于logo设计,你会选择哪种?请鉴赏书体并作出说明。
返回目录
示例:我会选择用“和”字草书。“和”字的草书,运笔流畅,富有动感,给人一种潇洒、飘逸、洒脱之美,用它来设计logo,一定十分美观。
4. 请将备用资料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返回目录
示例:①博览 ②笃厚
5. 请以备用资料中的三个汉字为基础,仿照示例,确定封面上的文字,并诠释这些文字的内涵。
返回目录
示例:我会添加“博学”“笃志”,这两个词语出自《论语》,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还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就像现在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学识,并坚定我们的志向,才能考取理想的高中。
示例:我会添加“博弈”一词,初中的学习就像是一场围棋的博弈,成败转换往往只在一瞬间,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掉以轻心,笑到最后才是胜者,提醒所有同学,坚持就是胜利。
返回目录
【任务三:添加封面背景】
6. 小江想以“不忘初心,积极进取”为主题,设置背景。请你从下面选择一本名著,帮助小江确定背景内容并说明理由。(可以从画面的构成要素、主角的动作及与班情的契合度来构思背景。)
备选名著:《西游记》《小王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
返回目录
示例:我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背景内容:保尔坐在病床上,手中拿着书,看向远方。理由:保尔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为了这个理想,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她多次取得胜利,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后,他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生活,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他一生的经历,符合“不忘初心,积极进取”的主题。
返回目录
【任务四:确定封面色调】
7. 请依据以上思考,确定封面的色调,并阐述理由。
示例:封面整体应该运用暖色调的配色,突出班级积极向上的风貌,代表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给毕业季渲染出温暖的氛围,这样纪念册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8. 中国画是一种偏重写意的艺术,惯于以形似创设意境取胜。下图是徐悲鸿先生的画作,请从这个角度简要描述画作内容,限80字内。
返回目录
示例:图画中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毛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画中的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9. [2023·嘉兴一模改编]为了体会宋韵内涵,小宋搜集了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任务。
返回目录
拓展阅读
宋韵研学单
【材料一】“________”
杭州宋韵精品研学线路:
龙山旧事 萧山访宋 天目寻宋 钱江观潮
行在临安 苕溪寻梦 范仲淹与桐庐 西湖十景
运河宋迹 藕花无数 理学寻踪 西湖摩崖
凤山怀古 东坞山古道 宋韵严州 东南佛国
西溪且留下 东坡古道 精忠报国 茶香宋时
【任务一 寻宋】
(1)为横线处选择标题并结合线路说明理由。
A.宋韵迹忆 B.古宋今韵 C.浙里寻宋
返回目录
示例一:我选A“宋韵迹忆”,研学线路的很多景点都与宋代有关,例如“精忠报国”出自宋代岳飞的典故,“东坡古道”和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有关。此标题,既点出了研学内容,也是现代人追忆宋代故事,学习宋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示例二:我选B“古宋今韵”,研学线路的很多景点与宋代有关,同时流传至今,现在也是知名景点,例如“西湖十景”“运河宋迹”中的“西湖”“运河”,既是宋代景点,也是现在知名景点。此标题体现了宋韵古今传承的关系。
返回目录
【材料二】
2022宋韵书单包括《大宋开国》《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宋代士人阶层的女性》《苏轼十讲》《宋代文学十讲》《宋诗鉴赏(新选中国名诗1000首)》《德寿宫八百年》《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在田野看见宋朝》《南宋建筑史》等书籍。
【任务二 品宋】
(2)2022宋韵书单中选用的书目,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2022宋韵书单中选用的书目具有涉猎范围广的特点,涵盖了宋朝的经济、政治、建筑、历史等方面。(意对即可)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64页材料三
【任务三 说宋】
(3)梳理材料三的论述思路,完成思维导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以天下为己任,道德气节是人生价值首位。
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一,但在道德与气节问题上见地一致。
信奉君子之交,不计恩怨,求同存异。
返回目录
【任务四 论宋】
(4)小宋打算写一篇有关宋韵的议论文,将以上三则材料都用在文章中,请从下面他想好的标题中选择最合适的标题,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A.传播宋韵既要看“硬件”也要看“软件”
B.宋韵:宋人精神气质的传承 C.寻迹访宋,方得宋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示例一:我选A。因为材料一是有关宋韵研学的线路,是具体的景点;材料二宋韵书单,是推荐阅读的具体书目,都属于“硬件”。而材料三中提到的“宋韵中的精髓”则是宋人的精神品质、道德气节,属于“软件”。标题A能涵盖三则材料的内容,所以最合适。
示例二:我选B。材料一的研学线路通过探访宋代遗迹,学习宋人精神。材料二的书单涵盖宋代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体现宋代文化的传播发扬。材料三借助宋代的名人故事,挖掘宋代文人身上的担当使命和浩然正气。这三则材料论述了宋韵精神在历史中的传承,所以标题B最合适。(共11张PPT)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课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人文目标 读书鉴赏
语文要素 1.阅读浅显的文艺论文,把握核心概念,理清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语文要素 3.发现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有自己的见解。
4.学习文中介绍的读书和鉴赏方法,迁移运用,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获得读书的乐趣
命题点 命题点1:议论文论证方法
命题点2:论证思路
命题点3:论述性文本微写作:辩论词
答题思路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
3
1. 观察材料一中的图表,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65-66页第1-3题。
山西博物院藏品种类繁多,其中古籍图书类的收藏量最大;山西博物院接待观众量逐年增加。
返回目录
2. 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鸟尊”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的原因。
“鸟尊”之所以会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其一在于它造型独特,纹饰华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其二,“鸟尊”的出土不仅澄清了晋国始封地的问题,也弥补了晋国早期编年和史实的阙疑和空白,它是晋文化的代表。
返回目录
3. 山西博物院的互联网云端直播引发了网友观看的热潮。在研讨会上,大家对“博物院是否应该直播”纷纷表达看法。
返回目录
观点辩驳:辩论往往需要驳倒对方观点。在辩论环节,对方辩友说:“现代网络观展非常方便,以后大可不必去博物院了。”请你对此进行辩驳。
写作提示:①观点正确;②语言连贯,有理有据;③不少于100字。
我认为现场观展体验更好。虽然现代互联网科技能够让你足不出户欣赏到各大博物馆的文物,但是实地观展更具有现场感,参观者置身历史沧桑的人文环境中,与文物近距离接触,观其色,察其质,目睹其物,引思古幽情,感世态万千,这是网络观展所无法体验到的。
返回目录(共11张PPT)
口语交际 辩 论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
1. 开学报到时,不少学校和老师做足了功课,“红毯拱门,气球礼物,新课本整整齐齐系上彩带”“合影板,红包墙,再抽个盲盒,许下新学期愿望”……朋友圈晒出的开学照片,让网友大呼羡慕的同时,也引发热议:如此“花式开学”,是否值得提倡?
九年级(2)班的同学就这个话题展开辩论,正方认为“花式开学值得提倡”,反方认为“花式开学不值得提倡”,请你依据下面的材料站在正方立场写一段辩论词。
返回目录
材料一:学期制度普及以来,寒暑假生活的闲散,与开学生活的紧张,形成了反差,让部分“慢热”或是缺乏准备的孩子产生焦虑情绪,而各类仪式感满满的“花式开学”活动恰恰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帮助学生们快速收心,更好地适应新学期、新课程、新生活。
返回目录
材料二:在古代,学童在上学第一天,也要举行开学仪式。第一步为“正衣冠”,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第二步为“入学堂”。第三步为“拜师礼”,先拜孔子先师,再拜先生,之后是学童间互相鞠躬。第四步为“净手”。最后一步为“朱砂启智”,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童眉心处点上红点,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这种仪式,开启了孩子的漫漫求知路,也有利于传承尊师明德的风气。
返回目录
材料三:老师们精心设计巧妙生动、富有新意的“花式开学仪式”,在看到孩子们笑脸的刹那,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体会到为人师者的骄傲与幸福。这样的深爱与责任,能帮助老师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思路清晰。② 150—200 字。
返回目录
示例:我方认为花式开学值得提倡。首先,开学仪式古而有之,其内在价值值得推崇。这种仪式开启了学生的求知路,有利于传承尊师明德的风气。其次,“花式开学”也有其现实意义。对学生而言,“花式开学”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开学焦虑,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学期、新课程、新生活。对老师而言,“花式开学”是深爱与责任的体现,能帮助老师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
返回目录
2. 随着技术的发展,PS、AI换脸等新兴事物充斥网络,对此,同学们认为,如今,眼见也不一定为真,并开展了“自媒体时代是否更容易接近真相”的辩论赛。请你参与完成。
(1)针对正方的辩论提纲,
作为反方代表的你,
也拟了一个辩论提纲。
正方的辩论提纲:
返回目录
你拟的辩论提纲:
①自媒体时代更不容易接近真相
②自媒体时代下信息庞杂,真假难辨,反而导致真相被掩盖。
③自媒体传播有主观情绪化特性,易产生谣言,从而掩盖了真相。
④自媒体对权威媒体形成舆情干扰,导致真相受人猜疑。
返回目录
示例:自媒体时代,虽然获得信息的手段多样,但不代表更容易获得真相。相反,因为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和碎片化,往往真假难辨,导致真相被掩盖,如个别房地产商、房地产中介、房地产自媒体炒作房地产政策、传播未经核实的房价指数、散布虚假信息,误导社会公众,造成恶劣影响。可见自媒体时代更不容易接近真相。
(2)请针对正方辩论提纲中的第①条,写一段120字左右的话进行反驳。
返回目录(共21张PPT)
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
写作目标
1. 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 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骤、技巧。
3. 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写作点拨
如何修改润色呢?
第一步:审题拟题。修改润色文章时,要从“言”和“意”两方面进行,要注意使修改润色后的文章符合习作要求,题文一致。
第二步:高远立意。仔细阅读,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如果发现文章内容浮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从“意”上做出修改。
第三步:巧妙选材。在修改润色文章时,一定要针对材料进行仔细的研读和分析,在原文的基础上,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第四步:谋篇布局。修改润色文章时,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调整相应的叙述顺序、结构等。如为了增加趣味性、突出重点,把顺叙改为倒叙。又如写景,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还可以从远近、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第五步:开头结尾。文章的开头结尾至关重要,因此在修改润色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能起到吸引读者、点明中心等作用。
【旁批】
例文引路
母爱,心底涓涓流淌的小河①
沧桑几许,人生几何?在关于爱的抉择中,我选择了人间大爱,它高于山,浓于血。它就是——母爱!②
——题记
① 既点明文章中心,又富有动感。
②“它就是——母爱!”是后补充的, 明确了文章的中心。
也许,我最爱的亲人还未确定,但爱我的人却呵护了我好多年。蓦然回首,我已在人生之路上跋涉了十六载,许多往事已模糊得如烟如缕,唯有零星的碎片在我的记忆中闪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母爱的伟大。生活中,我也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朴实而又深邃的爱,那就是母爱。不信?你瞧!③
③表意更清晰, 语言更活泼、亲切,自然过渡到下文。
忘不了那个大雪纷纷、北风怒吼的不寻常的日子。那样的天气,让我的心里泛起了丝丝凉意,伴着公鸡的“喔喔”声,我早早起了床,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因为这一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呀!此时我的激动之情,赶走了所有的
寒冷。④于是,我等待着奇迹的发生,等待着妈妈、朋友们的祝福和精美的礼物。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朋友们都来了,带着我所期盼的东西而至。可我期待着的妈妈的祝福怎么还不出现?等朋友们走了,我才从弟弟口中得知,母亲为了让
④增加了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衬托心情,表达效果更好。
我们生活得更好,一大早就去集市上卖鱼了。唉!难道她真的无动于衷吗?⑤我真的想不明白,难道这一切的一切比女儿的生日还重要吗?我不止一次地在心里问自己。
⑤相较原文,把“父母”改成“母亲”,“他们”改成“她”,更具体。
心中的怨气和悲哀使我的眼泪不住地落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睡梦中我见到了妈妈的礼物。不知过了多久,醒来的时候,我竟发现,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张很大的画,画上画的是一匹在广阔的草原上飞奔的骏马,旁边还有一张小小的纸条,好奇心
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纸条上的字,我顿时愣住了:
女儿:
妈妈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特意送你一张画,希望你能像骏马一样奔驰,闯出一番事业!
这样一张纸条,简简单单的几行字,无不诉说着母亲对我的爱,泪水顿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此时,屋子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我静静地品味着无言的母爱,
眼前出现了我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的一幕幕……我禁不住想呼唤,向全世界的儿女们呼唤!⑥
母爱是一朵艳丽的花,它散发出宜人的芳香;母爱似一股流淌的清泉,它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母爱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母爱是灯,照亮你
⑥补充上“我禁不住想呼唤, 向全世界的儿女们呼唤”,情感更加强烈。
夜行的路;母爱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多想扬起双手,面向蔚蓝的天空,高呼:“母爱永远在我心中流淌!”⑦
⑦结尾处升华感情,并与题目相照应,体现了文章的情感美和结构美。
名师点评:改后较好。①主题:作者在题记中高度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全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②选材:文章选取了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件特别的事,道出了母亲对女儿不平凡的爱。③语言: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真挚。
写作实践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共有三则材料,像这样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要分别研读,找出关键词句,然后再看三则材料的共同点。第一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成功”“竭尽全力”;第二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竭尽全力”“出色”;第三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是“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其实也就是“竭尽全力”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三则材料都是在谈做事要竭尽全力,心无旁骛,这样才可能成功。本次习作要求写成议论文,注意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可以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列举名人事例、引用名言、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尽量做到论证层次清晰。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