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7 13: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经典题型-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经典题型(一)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心中,园子里的倭瓜、 、 、 都是自由快乐、不受拘束的。
2.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树绿了,就像 。蝉叫了,就像 。喜鹊飞来了,就像 。
3.文段中多次运用了“愿意”一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经典题型(二)
①“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②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毕竟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③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品格的句子。再模仿这种格式写一句话。
2.从上面这几段话来看,外祖父送墨梅图给“我”的目的是什么?
3.最后一段话写出了外祖父什么样的心情?
4.文段中说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有很多,请写出2个历史上具有这样品格的人。
经典题型(三)
①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②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8.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 写的 。
1.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 、 、 、 的趣事,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2.“乐此不疲”是什么意思?“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经典题型(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 ”呼应,既反映出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受到事物 的心理。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句中的“低唱”“弹琴”是指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儿童生活的 。
3.梳理泥墙根一带带给作者的“无限趣味”,完成导图。
4.[语文要素]这一段文字表现了童年时代的“我”对百草园的 之情。
经典题型(五)
夏木阴阴最可亲
游黄河
①记得村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槐树,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就先在树底下坐上一阵,拿下头上的草帽,边扇着,边朝树缝里望望太阳,然后对母亲说,这样的天气太好了,可以把田早早地耕出来,让太阳晒两天泥土,长出的庄稼收成更好。
②在浓浓的树阴下,牛被牵过来了,鸡和鸭子自己过来了。人坐在树下,鸡就在你的脚边双翅张开,紧紧地趴在地上。这时候的牛就更有意思了,你能看到它的舌头一卷,一大把草就进了口里。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最是麻雀,在地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又飞到牛的身上,一会儿又跳到鸡的旁边,趁鸡不注意,吃着鸡扒出来的活物。
③老屋后面有一架葡萄,一到夏天,葡萄爬上木架子,满地都是阴凉。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大人说着家常话,小孩子围着木柱子玩着游戏,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远处的蛙声还有远处黝黑的树影,让人感觉夏天的晚上最让人富有遐想。
④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了,农人从四面八方跑到树下,半路上跑不过雨的被雨狠狠地砸着,双手抱着头,跑到树下,猛地坐到草地上,然后躺下来,看天看云,也看密密的树叶。
⑤在田里地里劳作,阳光火辣辣地晒着,望望远处,对面纵横的山脉,一山的绿阴,忽然一朵两朵绿阴浮起来了,飘过来了,飘在你的头上,我的头上。
⑥北宋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写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村子里,最多的就是树木,谁家里的屋前屋后,都栽了树,走在池塘边、菜园边,两排高大的树,竟然是一个长长的绿阴走廊,南风正可劲的时候,高大的白杨树,呼呼的响声,就好像手风琴的演奏曲。
⑦老屋靠正墙的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午后南风起,一团树阴映照在天井里,晃荡着如同戏班子在演着大戏,我有时候,躺在堂屋的竹床上,看着那晃动的树阴,外面风起云涌,而屋子里却是安静如水,偶尔几片绿叶飞来,好像告诉我,它们是夏天的信使呢。
⑧站在树阴下,看看儿童抓着飞舞的花啊叶子啊,夏天里的暑气竟然一点都没有了。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文章第②—⑤段描绘了四个不同的场景,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第②段:树阴下人与动物共处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2.新考法·做批注(句子赏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
批注:
3.(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夏木”主要指村里的槐树、葡萄架、白杨树等。
B.第⑥段中引用诗人秦观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不舍。[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C.第⑥段中运用比喻,将风吹白杨的响声比作手风琴演奏曲。
D.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乡村度过的夏日美好时光。
4.链接材料(主旨情感)根据选文最后一段,奇奇联想到了下面这两句诗,请你帮他分析这句诗与本文所表达的共同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诗句大意】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地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共同情感:
经典题型(六)
迷途笛音
①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②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③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④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⑤ 你好 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⑥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⑦“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⑨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给第⑤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 的心情。
4.卡廷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5.“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黄瓜 玉米 蝴蝶 2. 穿上绿衣似的
唱歌似的 参加聚会似的 3.我体会到祖父园子里的一切动植物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1.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荷花是最有意境、最有品位、最有气节的。 2.外祖父希望“我”成为有骨气的中国人。 3.表现外祖父思念故乡但无法回去的痛苦之情。 4.苏武、文天祥、刘胡兰、屈原……
1. 季羡林 《月是故乡明》 2. 数星星 捉知了 望月亮 做梦 对故乡的思念 3.“乐此不疲”意思是乐于做某件事而不感觉疲倦。句中“此”指的是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 4.不多余。因为这些事也是围绕着月亮写的,都与月亮有关,更能表达出“我”对故乡的思念。
1. 单是 美好有趣而自得 2. 油蛉、蟋蟀们的叫声 拟人 自由快乐 3.找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4.喜爱
1. 夏夜众人葡萄架下乘凉 雨天农人树下躲雨赏景 烈日下劳作,忽然山间绿阴飘在头上 2.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喜鹊、乌鸦、黄莺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喜鹊、乌鸦、黄莺的活泼灵动。 3.B 4.这首诗与本文都表达了对夏日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1.“ , ” , “ , , ?” 2.一个夏季的下午,六岁的“我”和小伙伴去采石场附近玩,在和小伙伴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我”找不到回家的路。我记得大哭,最后卡廷先生带“我”走出困境。 3.惊慌失措 4.卡廷希望我能走出困境。 5.开始称呼他为“乡巴佬”,后来称呼他为卡廷先生。因为卡廷不但带我走出困境,还照顾到了我的自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