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藻.饰(zǎo) 狡黠.(xié) 傅.彩(fù) 高谈阔论
B.诘.难(jié) 咀嚼.(jiáo) 味同嚼.蜡(jué) 寻章摘句
C.滞.碍(chì) 阐.证(chǎn) 幽.居(yōu) 文彩藻饰
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 诸如此类
D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课文研读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补全赏析内容。
(1)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句运用了 比喻 论证,将 提炼过的书 比作经过蒸馏的水,论证了有些书被人提炼后变得索然无味,丧失大量精华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比喻
提炼过的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2)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本句运用了 举例 论证,举 诸葛亮“观其大略” 的例子,论证了 很多有成就的古人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来读书 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举例
诸葛亮“观其大略”
很多有成就的古人是以“不求甚解”的态
度来读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5.在《谈读书》中,作者的论述思路是什么?
答案:文章围绕读书的话题,首先探讨了读书的目的,接着探讨了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最后探讨了读书的作用。
6.[语言运用]“不求甚解”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答案:表示虚心;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答案:文章围绕读书的话题,首先探讨了读书的目的,接着探讨了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最后探讨了读书的作用。
答案:表示虚心;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拓展阅读【原创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1-52页第7-9题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案:示例:读书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答案:示例:读书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8.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道理论证。引用邓拓的文章,论证“读书要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答案:道理论证。引用邓拓的文章,论证“读书要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9.第⑦段的加点词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案:“可能”表推测,论证了抱定明确的阅读目标,积极阅读,勤于思考,有可能提高阅读效率,但不绝对,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答案:“可能”表推测,论证了抱定明确的阅读目标,积极阅读,勤于思考,有可能提高阅读效率,但不绝对,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0.星辰学校开展“我的‘双减’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这份调查结果统计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某校中学生学习驱动力调查结果统计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大多数中学生学习驱动力来自老师和家长,很少一部分来自自我驱动。
答案: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大多数中学生学习驱动力来自老师和家长,很少一部分来自自我驱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2)【跨学科综合】班级宣传小组在做“我的‘双减’生活”宣传画报,有同学提供了下边的漫画,请你给漫画命名,要切合活动主题与漫画内容。(不超过10个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示例一:妈妈的“双减”之虑
示例二:妈妈的“双减”难题
示例三:“双减”生活之家庭篇
答案:示例一:妈妈的“双减”之虑
示例二:妈妈的“双减”难题
示例三:“双减”生活之家庭篇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2张PPT)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毛主席的诗句,意 境 (镜 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 chóng )高、气 势 (势 式)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 颂 (诵 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gài )。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选择恰当的字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
境
chóng
势
gà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颂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惆.怅(chóu) 赋与.(yǔ) 夔.门(kuí) 身临.其境(lín)
B.渲.染(xuàn) 柏.树(bó) 颐.和园(yí) 胸有成.竹(chénɡ)
C.暮霭.(ǎi) 真挚.(zhì) 意 .境(yì) 朝朝暮暮.(mù)
D.朝.霞(zhāo) 辉惶.(huánɡ) 沁.园春(qìn) 浮光掠.影(lü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A项“赋与”应写作“赋予”;B项“柏”应读作“bǎi”;D项“辉惶”应写作“辉煌”,“掠”应读作“lüè”。
4.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这部舞剧中,舞者以舞蹈语汇将《红楼梦》这一经典传奇。
分析:这个句子成分残缺,可在“这一经典传奇”后添加“娓娓道来”一词。
B.意义非凡 拼搏奋斗 沉着应对 遨游太空
C
分析: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分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亲历了历史大事”。
D.网络让人类大脑实现了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依赖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分析: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C项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亲历了大事。因此C项分析不正确。
Ⅱ课文研读
6.请通读全文,补全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开篇提出“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的观点,然后阐述“什么是 意境 ”,再阐述“ 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 ”,最后论述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
7.[思维能力]《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不是“意境”的呈现?其中有没有“意匠”的身影?请结合本文内容做具体分析说明。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
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
意境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这两句是意境的呈现,看到花就落泪,听见鸟鸣就惊心,表明诗人的情已经和眼前之景相结合,景情的结合就是意境。作者面对国都沦陷的悲惨景象,寓情于景,看花落泪,闻鸟惊心,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伤痛之情。寓情于景,就是诗歌中的意匠。
答案:这两句是意境的呈现,看到花就落泪,听见鸟鸣就惊心,表明诗人的情已经和眼前之景相结合,景情的结合就是意境。作者面对国都沦陷的悲惨景象,寓情于景,看花落泪,闻鸟惊心,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伤痛之情。寓情于景,就是诗歌中的意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选文开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提出论题“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答案:提出论题“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答案:由一系列与“青色”有关的问题,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最后总结青色受中国人青睐的原因,得出结论。
答案:由一系列与“青色”有关的问题,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最后总结青色受中国人青睐的原因,得出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跨学科综合】中国画是一种偏重写意的艺术,惯于以形似创设意境取胜。下图是徐悲鸿先生的画作,请从这个角度简要描述画作内容,限80字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示例:画中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毛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画中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
意态。
答案:示例:画中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毛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画中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
意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Ⅱ微写作
12.[审美创造]根据下面的文字创设的意境,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三月
叶子追寻着阳光
招展在蓝天下
答案:示例:春天,一片片叶子在阳光的逗引下苏醒了。蓝天下,沐浴着阳光,叶子伸展了;沐浴着阳光,叶子更嫩了;沐浴着阳光,叶子更绿了。
答案:示例:春天,一片片叶子在阳光的逗引下苏醒了。蓝天下,沐浴着阳光,叶子伸展了;沐浴着阳光,叶子更嫩了;沐浴着阳光,叶子更绿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8张PPT)
第四单元
15 无言之美
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均无误的一项是( C )
A.意蕴.(yùn) 譬.如(bì)
丝豪 蛾眉
B.信手拈.来(zhān) 笼.统(lóng)
谚语 寂寥
C.流露.(lù) 含蓄.(xù)
缥缈 雕刻
C
D.怆.然(chuàng) 附.丽(fù)
目不忍赌 归纳
1
2
3
4
5
6
点拨:根据“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可知,该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对象为“汉字”;“不仅如此”和“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等内容提示所填内容同样也是围绕汉字的功能展开说明,“不仅如此”提示我们所填句子应与前面的句式“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保持一致,因此括号内的语句应为: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
1
2
3
4
5
6
Ⅱ课文研读【原创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6-57页第4-6题
4.请结合阅读,给文章拟一个能揭示论点的标题。(15个字以
内)(2分)
答案: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国审美(有“复兴中国审美”字样即可,注意字数)
答案: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国审美(有“复兴中国审美”字样即可,注意字数)
1
2
3
4
5
6
5.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举例论证。列举了中国古代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种种艺术创造,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国的审美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继而证明了中心论点——我们应复兴中国审美。
答案:举例论证。列举了中国古代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种种艺术创造,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国的审美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继而证明了中心论点——我们应复兴中国审美。
1
2
3
4
5
6
6.下面一段材料放在哪一个段落中最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
朝圣敦煌石窟,能唤起我们对盛唐文明的深情追忆;欣赏蜀锦苏绣,能激发我们对古代工匠的真诚赞赏;翻阅《世说新语》,能引发我们对魏晋风流的无限向往……
1
2
3
4
5
6
答案:放入第②段最合适。第②段的观点是“审美能够唤起我们对历史的敬仰”,而材料所列举的各种事实论据,恰好能够论证此观点。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答案:放入第②段最合适。第②段的观点是“审美能够唤起我们对历史的敬仰”,而材料所列举的各种事实论据,恰好能够论证此观点。
1
2
3
4
5
6(共7张PPT)
第四单元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读音写词语。
像这样驱遣.( qiǎn )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kuàng yuǎn( 旷远 )、荒凉、静寂,使人怅.( chàng )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wǎnrú( 宛如 )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
qiǎn
旷远
chàng
宛如
1
2
3
4
5
6
7
8
3.【创新题】富有诗意的想象,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请自选对象,展开想象,写一句或几句话。句式不限,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雪化了是水吗?不,雪化了是春天!
答案:示例一:农民伯伯在种田吗?不,他们在播种未来。示例二:春风拂柳,柳枝忙着在河面练习书法,字却被波纹抹去。
答案:示例一:农民伯伯在种田吗?不,他们在播种未来。示例二:春风拂柳,柳枝忙着在河面练习书法,字却被波纹抹去。
1
2
3
4
5
6
7
8
Ⅱ拓展阅读[2023·营口十五校月考]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8-59页第5-8题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案:品悟文章之美的关键在于理解文章所深藏的哲学底蕴。
答案:品悟文章之美的关键在于理解文章所深藏的哲学底蕴。
1
2
3
4
5
6
7
8
6.本文第④段和第⑥段分别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答案:第④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把符合逻辑的好文章与让人感觉思路不清、语焉不详的文章对比,突出强调了“文章之美透射逻辑之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第⑥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文章之美透射美学之美”的论点。
答案:第④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把符合逻辑的好文章与让人感觉思路不清、语焉不详的文章对比,突出强调了“文章之美透射逻辑之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第⑥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文章之美透射美学之美”的论点。
1
2
3
4
5
6
7
8
8.[思维能力]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谈谈夏洛蒂·勃朗特写的《简·爱》一书体现的“文章之美”。(可概述,也可举例分析)(3分)
答案:示例:《简·爱》一书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尊严+爱”的观念及其写作特色是“文章之美”所在。例如简的自信以及她对爱情的尊重:“你有权拒绝我的爱,但你不能蔑视我的爱,因为那是一颗真诚的、为你跳动的心。”
答案:示例:《简·爱》一书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尊严+爱”的观念及其写作特色是“文章之美”所在。例如简的自信以及她对爱情的尊重:“你有权拒绝我的爱,但你不能蔑视我的爱,因为那是一颗真诚的、为你跳动的心。”
1
2
3
4
5
6
7
8(共8张PPT)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辩论
(2)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班级要举行一场关于“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辩论赛,请你设计一个辩题。
答案:示例:外来文化传入对传统文化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答案:示例:外来文化传入对传统文化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
2
2.针对人们过于依赖手机这一现象,学校开展了以“远离手机,健康成长”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跨学科综合】请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
1
2
答案:示例:父母沉迷于手机不顾孩子,一方面让孩子感到孤单,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父母沉迷于手机不顾孩子,一方面让孩子感到孤单,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言之有理即可)
1
2
(2)校团委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正方认为“有必要”,反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
1
2
答案:示例一:我选择正方立场。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有效。通过手机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手机进校园无可厚非。
示例二:我选择反方立场。现在很多同学已经成为“低头族”,面对手机,他们缺乏自制力,带手机进校园,学生可能会在上课时间玩儿手机,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导致成绩下降。
答案:示例一:我选择正方立场。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有效。通过手机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手机进校园无可厚非。
示例二:我选择反方立场。现在很多同学已经成为“低头族”,面对手机,他们缺乏自制力,带手机进校园,学生可能会在上课时间玩儿手机,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导致成绩下降。
1
2
(3)【真实任务情景】小A和父母周末去看望爷爷,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因小A频频玩儿手机,爷爷很生气,扭头回房间去了。如果你是小A,为平息爷爷的怒气,进到爷爷房间,你会说什么?
答案:示例:爷爷,我错了,请您别生气了。我不应该做“低头族”,以后我一定少玩儿手机,努力读书,有时间就来看您,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答案:示例:爷爷,我错了,请您别生气了。我不应该做“低头族”,以后我一定少玩儿手机,努力读书,有时间就来看您,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1
2(共17张PPT)
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
母爱,心底涓涓流淌的小河①
沧桑几许,人生几何?在关于爱的抉择中,我选择了人间大爱,它高于山,浓于血。它就是——母爱!② ——题记
①既点明文章中心,又富有
动感。
②“它就是——母爱!”是
后补充的,明确了文章的中心。
“它就是——母爱!”是后补充的,明确了文章的中心。
也许,我最爱的亲人还未确定,但爱我的人却呵护了我好多年。蓦然回首,我已在人生之路上跋涉了十六载,许多往事已模糊得如烟如缕,唯有零星的碎片在我的记忆中闪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母爱的伟大。生活中,我也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朴实而又深邃的爱,那就是母爱。不信?你瞧!③
③表意更清晰,语言更活泼、
亲切,自然过渡到下文。
忘不了那个大雪纷纷、北风怒吼的不寻常的日子。那样的天气,让我的心里泛起了丝丝凉意,伴着公鸡的“喔喔”声,我早早起了床,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因为这一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呀!此时我的激动之情,赶走了所有的寒冷。④于是,我等待着奇迹的发生,等待着妈妈、朋友们的祝福和精美的礼物。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朋友们都来了,带着我所期盼的东西而至。
④增加了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
衬托心情,表达效果更好。
可我期待着的妈妈的祝福怎么还不出现?等朋友们走了,我才从弟弟口中得知,母亲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一大早就去集市上卖鱼了。唉!难道她真的无动于衷吗?⑤我真的想不明白,难道这一切的一切比女儿的生日还重要吗?我不止一次地在心里问自己。
⑤相较原文,把“父母”改成
“母亲”,“他们”改成“她”
,更具体。
心中的怨气和悲哀使我的眼泪不住地落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睡梦中我见到了妈妈的礼物。不知过了多久,醒来的时候,我竟发现,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张很大的画,画上画的是一匹在广阔的草原上飞奔的骏马,旁边还有一张小小的纸条,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纸条上的字,我顿时愣住了:
女儿:
妈妈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特意送你一张画,希望你能像骏马一样奔驰,闯出一番事业!
这样一张纸条,简简单单的几行字,无不诉说着母亲对我的爱,泪水顿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此时,屋子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我静静地品味着无言的母爱,眼前出现了我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的一幕幕……我禁不住想呼唤,向全世界的儿女们呼唤!⑥
⑥补充上“我禁不住想呼唤,
向全世界的儿女们呼唤”,
情感更加强烈。
补充上“我禁不住想呼唤,向全世界的儿女们呼唤”,情感更加强烈。
母爱是一朵艳丽的花,它散发出宜人的芳香;母爱似一股流淌的清泉,它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母爱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母爱是灯,照亮你夜行的路;母爱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多想扬起双手,面向蔚蓝的天空,高呼:“母爱永远在我心中流淌!”⑦
⑦结尾处升华感情,并与题目
相照应,体现了文章的情感美
和结构美。
结尾处升华感情,并与题目相照应,体现了文章的情感美和结构美。
名师点评:主题:作者在题记中高度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全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选材:文中选取了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件特别的事,道出了母亲对儿女不平凡的爱。语言: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真挚。
主题:作者在题记中高度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而
且全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选材:文中选取了一个特别
的日子,一件特别的事,道出了母亲对儿女不平凡的爱。语
言: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真挚。
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共有三则材料,像这样的作文题,要分别研读材料,找出关键词句,然后再看材料的共同点。第一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成功”“竭尽全力”;第二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竭尽全力”“出色”;第三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是“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其实也就是“竭尽全力”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三则材料都是在谈做事要“竭尽全力”,心无旁骛,这样才可能成功。
本次习作要求写成议论文,注意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可以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列举名人事例、引用名言、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尽量做到论证层次清晰。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