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课件打包4套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课件打包4套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7 20:46:38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

1.【原创题】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屈原这一生,在世俗意义上是失败的,【乙】屈原的意气志向,世俗的凡人怎能体会?功名富贵如(  ),唯有坚毅的灵魂才能撑起无趣的皮囊。屈原无畏世事的guǐ① 诡  谲,以自己的信仰睥.②  pì  睨世界。

p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屈原在《国殇》中的诗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既是咆哮,亦是宣言,后来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化用为更有名气的两句诗:“      ,死亦为鬼雄。”屈原这一生,丰功伟绩与他无缘,但他的文字却承载着高贵的情怀,早已融入民族的血液中,让那些(  )之人无处遁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A.过眼云烟 哗众取宠
B.烟消云散 夸大其词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根据语境,语段第一个括号内应选择“过眼云烟”。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根据语境,语段第二个括号内应选择“哗众取宠”。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甲】【乙】两处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A.尽管 可是 B.只要 就
C.不仅 而且 D.既要 也要
(4)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生当作人杰  。
A
生当作人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下列对联与其赞颂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3)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A.韩愈 屈原 李清照 李白
B.屈原 陶渊明 杜甫 李白
C.陆游 李白 诸葛亮 屈原
D.屈原 文天祥 辛弃疾 岳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B
点拨:(1)对联语嵌屈原的作品《招魂》《九歌》等,既赞美了屈原崇高的品德,又凭吊了自沉汨罗江的屈原。(2)是纪念陶渊明的。上联中“质”“绮”“真”“醇”指的是陶渊明的品格,下联语出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拾遗”是官职名,杜甫曾任左拾遗;“清辉”“香雾”取自杜甫的《月夜》,故这副对联赞颂的是杜甫。(4)这是郭沫若先生题江油李白纪念馆的一副楹联。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文学常识填空。
(1)郭沫若,原名  郭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开贞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  楚国  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的开创者。其主要作品有《  离骚  》《  九歌  》《  九章  》《  天问  》等。
楚国 
离骚 
九歌 
九章 
天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跨学科综合】话剧社将举行以“对话青春 致敬经典”为主题的话剧展演活动,并打算评选出优秀演员。下图是话剧社本次活动的宣
传海报,话剧社委托你根据海报内容,请语文老师江老师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你会怎样对江老师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江老师,您好!
答案:示例:我是学校话剧社的成员。学校话剧社将开展以“对话青春 致敬经典”为主题的话剧展演活动,我们将于4月26日下午3:00在学校话剧社剧场上演《屈原》第五幕,现特邀请您前来观看并担任优秀演员评选的评委。您有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课内精读
6.阅读课文中屈原独白前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答案:舞台说明对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外貌神态做了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语言运用]课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
8.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课文塑造了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屈原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戏剧社的同学们准备排演萧红的哑剧《民族魂鲁迅》,请你和他们一起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创作剧情。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0-72页第9-11题
拓展阅读[立德树人·鲁迅精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阅读剧本,围绕“钱”来概括第一幕的戏剧冲突。(2分)
蓝皮阿五私
吞十吊钱
两掌柜相争典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在舞台上,少年鲁迅始终是“不言不动不笑”,从观众的角度看,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否显得有些呆板?请说明理由。(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不呆板。首先,鲁迅小时候因家道中落,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冷落,看穿了人情的奸诈浮薄,从而形成了冷静、自尊的性格。其次,萧红在这一幕戏中将蓝皮阿五、孔乙己等鲁迅笔下的人物与鲁迅置于同一舞台,让少年鲁迅以冷静、批判的目光来打量自己笔下的文学形象,少年鲁迅的冷静镇定和其他人形成了对比,使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更加鲜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示例二:我认为有些呆板。少年鲁迅上场后始终“不言不动不笑”,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掌柜的身上,而忽略了鲁迅的存在,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显得黯淡。这就难以让观众感受到鲁迅想要改良民族性的愿望和志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吉林人文信息】[2023·延边州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延边州珲春市古城村寺庙址成功入选,为厘清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喜讯传来,某班级决定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协助学习委员拟定“学习任务群”清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请给资料组设计两项资料搜索任务。
答案:示例: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吉林省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延边州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
(2)请给实地考察组拟出两项考察项目。
答案:示例:实地考察家乡知名的建筑(历史建筑、现代建筑);实地考察家乡的人文景观;实地考察地名、山名、水名、乡镇街道名称的由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请给汇报组设计两项展示活动。
答案:示例:图片、实物展;“家乡故事会”;“最美家乡”演讲比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6张PPT)
第五单元
18 天下第一楼 (节选)

1.【原创题】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何冀平对全聚德烤鸭的兴趣,不是源自它拥有有名的huǎng① 幌  子,不是因为对它态势鼎.②  dǐng  盛的盲从,(  )因她读过一篇外国人写的文章,作者在文中称赞烤鸭技师“不亚于演奏巴赫乐曲的音乐家和山水画家”。

dǐng 
1
2
3
4
5
6
7
8
9
她在没有雕梁画栋的小胡同里,找到正宗挂炉烤鸭的第三代传人田文宽,田师傅把何冀平带进和平门烤鸭店,她在烤炉前看了三个月。不久,何冀平又和干了六十年堂头的李祥寿成了朋友,李师傅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都一股脑儿地倒给了她。她感慨:“他们满肚子不为人知的学问,像一坛深埋在地下的陈年佳酿,就要随风化为泥土。自古留名都是赫赫扬扬的将相,什么地方有他们的姓名?我要为他们立传。”
1
2
3
4
5
6
7
8
9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2)“人生经历”这一短语的结构类型是  偏正短语  。
(3)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比喻  。
(4)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 )
A.只 B.也 C.且 D.不是
偏正短语 
比喻 
A
1
2
3
4
5
6
7
8
9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打镲.(chǎ) 怯.懦(qiè) 雕梁画栋.(dònɡ)
B.忌讳.(huì) 拾掇.(duo) 骂骂咧.咧(liě)
C.侦缉.(jī) 捣.蛋(dǎo) 咬牙跺.脚(duò)
D.凄惨.(cǎn) 耷.拉(dā) 另请高明.(mínɡ)
点拨:B.“咧”应读liē。
B
1
2
3
4
5
6
7
8
9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兴窿 窝囊 冤枉 达官显贵
B.喧哗 衣襟 伺候 商贾名流
C.标致 隶属 能耐 珠联壁合
D.规矩 憋闷 麻利 百年好和
点拨:A.“窿”应写作“隆”;C.“壁”应写作“璧”;D.“和”应写作“合”。
B
1
2
3
4
5
6
7
8
9

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4-75页第5-8题
5.《茶馆》没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和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依靠众多人物的语言和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下面是第一幕的出场人物及相互关系梳理,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
2
3
4
5
6
7
8
9
挑衅(或“威胁”
“恐吓”等)
教训(或
“嘲讽”等)
1
2
3
4
5
6
7
8
9
7.请你写出“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这句话的潜台词。(2分)
答案:用不着老想着打洋人,有些事可以慢慢商量。
1
2
3
4
5
6
7
8
9
8.【戏剧主题探究】《茶馆》代表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包含着深厚的悲剧意识。请问,上文中谁是可悲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依据。(4分)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①二德子不顾家国危难,欺软怕硬,周旋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是可悲的;②常四爷一身正气但在国破家亡、麻木不仁的民众面前无能为力,是可悲的;③松二爷胆小怕事,只会做和事佬,是可悲的;④马五爷投靠洋教,狐假虎威,欺压同胞,助纣为虐,是可悲的;⑤王利发谨小慎微,就为了保住茶馆,偏安一隅,息事宁人,是可悲的。(写出一个人物即可)其实真正的可悲在于清末乱世,列强入侵,虎狼环伺,人们却毫无危机之感,最后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找不到出路。
1
2
3
4
5
6
7
8
9

9.[立德树人·文化自信]某中学开展“感受传统文化,走进戏剧天地”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真实任务情境】学校通知,明天上午八点将在学校礼堂举行课本剧会演活动。班主任委托你晚上打电话把通知转告今天请假的克瑶同学,让她准时参加。你将如何转述这个通知?
答案:克瑶同学,你好。班主任让我转告你,明天上午八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课本剧会演活动,请你准时参加。
1
2
3
4
5
6
7
8
9
(2)下图是九年级(6)班同学绘制的编演短剧《君子国》的流程图。请介绍下面的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示例:在编演短剧《君子国》时,先由导演将其改编成剧本,然后成立道具组、演员组和宣传组。道具组的同学准备好表演道具;演员组的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演;宣传组的同学制作好海报。最后进行正式演出。
1
2
3
4
5
6
7
8
9
(3)导演要将《君子国》改编成剧本,请你根据戏剧的特点,给导演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剧本更适合演出。
答案:示例:①要有明显的矛盾冲突;②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个性鲜明;③舞台说明要符合剧情需要;④人物的行为要符合人物个性。(答出两点即可)
1
2
3
4
5
6
7
8
9(共13张PPT)
第五单元
19 枣 儿

1.【原创题】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枣儿》中的“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甲】是爹娘赐予儿孙(  )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的心灵,丰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1
2
3
4
5
6
7
8
枣儿是一座我们需要永久níng① 凝  视的家园,也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果时,会品出那甜果果中家乡的情味【乙】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哪怕是囫.②  hú  囵吞咽,仍会(  ):“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hú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1
2
3
4
5
6
7
8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A.赖以生存 喃喃自语 B.息息相关 自言自语
A
点拨:赖以生存:依靠某事物或条件得以生存。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这里强调东西的重要性,而非描述关系,所以选“赖以生存”。喃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自言自语:指自己跟自己说话。根据语境,“喃喃自语”更符合情境。故选A。
1
2
3
4
5
6
7
8
(3)在语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逗号 句号 B.破折号 分号
C.分号 句号 D.叹号 叹号
(4)指出画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  比喻  。
B
比喻 
1
2
3
4
5
6
7
8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C )
A.翘.首(qiào) 时晨.(chen) 蓦.然(mò) 雕塑.(sù)
B.算褂.(guà) 馋.鬼(chán) 竹匾.(biǎn) 钢盔.(kuī)
C.肚兜.(dōu) 拉钩.(ɡōu) 愣.住(lèng) 童谣.(yáo)
D.蹲.坑(dūn) 嚼.食(jué) 掸.去(dǎn) 筹.躇(chóu)
C
点拨:A.“翘”是多音字,此处应读qiáo;晨—辰。B.褂—卦。D.“嚼”是多音字,此处应读jiáo;筹—踌。
1
2
3
4
5
6
7
8
4.填空。
(1)《枣儿》属于戏剧类型中的  独幕话剧小品  。“枣儿”在整篇文章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全剧情节发展的  线索  ,是人物对白的  话题  ,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有关。
(2)在剧中,“枣儿”是  亲情  的象征,是  故乡  的象征,也是  传统生活  的象征和  精神家园  的象征。
独幕话剧小品 
线索 
话题 
亲情 
故乡 
传统生活 
精神家园 
1
2
3
4
5
6
7
8
6.【细节品读】小说笔法简洁却内涵丰富,编剧在文中画出了三处值得探究的语句,请你完成批注(1)(2),助力表演。(4分)
批注(1):  “山高,且深”是环境描写,“高”“深”两字写出了乡村被群山包裹的特点,传达出乡村的闭锁。 
“山高,且深”是环境描写,“高”“深”
两字写出了乡村被群山包裹的特点,传达出乡村的闭锁。 
1
2
3
4
5
6
7
8
批注(2):  “泊”原指停船靠岸,这里是停留的意思,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儿子今将目光慢慢从山转向城市,并最终定格在那儿,写出了儿子今对山的漠视,以及对城市的向往和憧憬,体现了青年人渴求融入城市的心理。 
批注(3):结尾戛然而止,短促有力,发人深省。
“泊”原指停船靠岸,这里是停留的意思,
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儿子今将目光慢慢从山转向城市,并最
终定格在那儿,写出了儿子今对山的漠视,以及对城市的
向往和憧憬,体现了青年人渴求融入城市的心理。 
1
2
3
4
5
6
7
8
7.【形象把握】文中塑造了三代“父亲”的形象,结合内容分析他们有何不同。(6分)
答案:第一代父亲:从未走出过深山,思想闭塞,传统保守。第二代父亲古:勇于探索改变,乐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思想开放。他见证了城市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第三代父亲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思想现代,传统文化认知淡薄,但最终醒悟并重新正视传统文化。
1
2
3
4
5
6
7
8
8.【主题探究】改编剧本时,演员们对小说是否切合“城市文化”这一主题产生疑问,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示例:切合“城市文化”主题。从小说中对三代父子生活环境由“满目皆山”到“满目皆城市”的描绘中,可以看到了“山”的逐渐隐退,最终被城市取代,反映了城市不断扩张的现实。
1
2
3
4
5
6
7
8
答案:示例:切合“城市文化”主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冲突与变化,有上一辈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有年轻一代渴望走出闭锁,对现代文明的追寻与向往。小说结尾处儿子对山的淡漠,更有作者对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深深慨叹与思索:现代文明深入人心的当下,应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遗落。
1
2
3
4
5
6
7
8(共10张PPT)
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阅读
[立德树人·浩然正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8-79页第1-5题
班里准备将这篇小说改编成微电影,参加学校艺术节展评。你作为导演,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1.你需要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把小说的情节概括补充完整,让演员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3分)
1
2
3
4
5
①槐花为掩护丈夫而牺牲
②父子俩每年都在槐花坟前栽树
③儿子当兵,在战场上牺牲
④父亲担任海滨林场场长,造林失败
⑤老场长和林学院大学生一起攻克造林技术难关
⑥海滨林场大规模造林成功
儿子当兵,在战场上牺牲
父亲担任海滨林场场长,造林失败
老场长和林学院大学生一起攻克造林技术难关
1
2
3
4
5
2.你需要对下面句子的意蕴进行分析,以帮助演员把握人物情感。(2分)
走时,手掌里总留有几朵槐花。
答案:表达了汉子对为掩护自己而牺牲的妻子和在战场上牺牲的儿子的深切怀念。
1
2
3
4
5
3.你需要与服装道具组商量主人公在不同时期的服装。你觉得在“汉子”“场长”“老人”三个时期,主人公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从料子、款式等方面介绍)理由是什么?(从时代、身份等角度说明)(3分)
1
2
3
4
5
答案:示例:“汉子”时期是粗布短衣,粗布短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普通男性的服装。虽然汉子是区小队战士,但他回家养伤是隐藏身份。
“场长”时期是中山装(制服),中山装端庄沉稳,符合场长的身份。
“老人”时期是棉麻唐装,棉麻唐装符合退居二线的老人的身份,且契合他看到造林成功的欣慰心情。
1
2
3
4
5
4.【真实任务情境】你需要与编剧组探究剧情的安排。有一名编剧认为,不需要在微电影中出现那棵凝望岁月的老刺槐,直接讲故事即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分)
1
2
3
4
5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以一棵百年老槐树作为叙述者,作为老场长一家人悲欢离合、老海堤几十年沧桑巨变的见证者,使整部微电影的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示例二:同意。不出现老刺槐,直接讲故事,开头开门见山,结尾干净利落,整部微电影简洁有力量。
1
2
3
4
5
5.你需要与艺术顾问组确定这部微电影场景的主色调。你觉得这部电影应该用哪两种颜色作为主色调?为什么?(4分)
答案:白色和绿色。原作中槐花、盐碱地、大鸟、老人的白发等意象都是白色,白色也象征人物纯洁的感情和纯粹的追求。原作中老场长带领他的团队将荒滩变成绿色的森林,绿色也象征着勃勃的生机和不息的希望。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