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
1.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就;记住《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时间并归纳其意义。
2.说出“希望工程”的实施及其意义,概述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素质教育的实行等,认识到教育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3.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重点: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在 旧中国 ,广大工农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1949年,全国人口中的80%是文盲。 新中国 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并改造了旧学校,又大量兴办各级新学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 社会主义 教育体系。 教育 成为人民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
2.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 改革开放 以来,随着教育战线拨乱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的完成,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基础教育 取得历史性成就。1986年 《义务教育法》 颁布后,国家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 九年 义务教育。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达到85%,青壮年文盲下降到5%以下,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
(2)希望工程
① 1989 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发展基金会宣布:通过社会集资,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资助贫困地区那些品学兼优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孩子,让他们重返校园。孩子是祖国的明天,这项充满了希望的事业就命名为“希望工程”。
②希望工程是一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
(3)恢复高考
①过程: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 1977 年冬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除的高考制度。
②意义: 高等 教育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职业 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妇女 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①背景: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投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年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 布局趋于合理, 办学条件 和教师的工作、生活待遇有了显著改善。 教师队伍 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明显提高。1995年,党中央正式提出 科教兴国 战略。
②意义: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 基本国策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推进素质教育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界提出了 “素质教育” 的概念。这一把“素质”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提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形成一场热烈讨论。 1999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推进素质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认真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2)意义:实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 教育 思想和 人才培养 模式的重大进步。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①有利于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依靠千百万普通的劳动者,基础教育就为各项建设事业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此外,基础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有利于将“三个面向”作为战略方针。学校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遵循邓小平的号召,鼓励学生学好面向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树立面向世界的广阔胸怀,以面向未来的标准从严要求、厉行改革,使我们的教与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③为“科教兴国”奠定发展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础。在和平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有赖于教育作为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科技人才的培养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探究问题二】如何理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和发展。
②教育要面向世界,有三层含义,一是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二是培养学生具备面向世界所需的素质;三是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立于世界教育之林。
③教育面向未来,含义有三:一是教育应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相适应;二是教育应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探讨教育本身的变革趋势。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核心、出发点。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