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7 02:03:14

文档简介

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i C12 O16 Na23 S32 Ca40 Fe56 Cu 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上述示意图涉及的物质中有两种是电解质
C. 上述示意图表示的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D.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涉及的方程式为:,有元素价态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B.上述示意图涉及的物质中只有水是电解质,故错误;
C.上述示意图表示的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
D.结合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故正确。
答案为:B。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的电离方程式:
B. 的结构示意图:
C. 的电子式:
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的电离方程式:,故错误;
B.镁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B项错误;
C.电子式:,故错误;
D.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正确。
答案为:D。
3.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B.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第ⅡA族
C. 元素周期表右上方区域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A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主族元素处于第ⅡA族,B错误;
C.元素周期表右上方区域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错误;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单质熔点逐渐降低,非金属单质熔点逐渐升高,D错误;
故选A。
4.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热稳定性: B. 氧化性:
C. 碱性: D. 酸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F>O,热稳定性:HF>H2O,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项不符合题意;
B.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氧化性:Cl2>I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项不符合题意;
C.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金属性:Na>Mg>Al,碱性:NaOH>Mg(OH)2>Al(O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项不符合题意;
D.HF、HCl均不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者酸性强弱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5. 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从海水中直接萃取溴 B.配制食盐水的定容操作
C.除去中的 D.海水淡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海水中的溴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的,需要先将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再萃取,A不符合题意;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步骤中眼睛视线应与刻度线水平相切,B符合题意;
C.和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中含有的杂质气体,C不符合题意;
D.冷凝管的进、出水口方向错误,温度计摆放位置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向水中加入固体增强导电性,是电解质
B.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C. 常温下,明矾为无色晶体,可用作净水剂
D.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染料等有机色素的漂白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水中加入固体,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增多,导电性增强,是电解质,故正确;
B.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故正确;
C.常温下,明矾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不具有对应关系,故错误;
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杀菌消毒剂,故正确。
答案为:C。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
B. 向漂白液中滴加醋酸增强其漂白效果:
C. 氯气通入水中:
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与冷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正确;
B.醋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保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H3COOH=HClO+CH3COO-,B错误;
C.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且HClO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以化学式保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C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D错误;
故选A。
8. 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气过量时,也可直接生成
B. 用浓硫酸与反应制备时,浓硫酸中的质量分数越高越好
C. 与的水溶液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反应放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单质在少量氧气或过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A错误;
B.实验室通常用与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反应制备,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浓度太大,氢离子浓度太小,反应速率太慢,B错误;
C.与的水溶液的反应为:,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正确;
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且一定条件下二者反应生成,D错误;
故选C。
9. 某温度下,对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
B. 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 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体系不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体积不变,充入,反应速率不变
D. 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增加浓度为定值的W固体,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B错误;
C.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体系不反应的氮气相当于减小压强,参与反应的气体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体积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氮气,参与反应的气体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正确;
D.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反应时气体压强始终不变,则压强不再改变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已知R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X Y Z
W R
A.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B. 简单离子半径:R>Z>W
C. 仅由Y、Z、W形成的化合物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Z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R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R为S,Z为O,所以X为C,Y为N,W为A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故A正确;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S2->O2->Al3+,故B正确;
C.仅由Y、Z、W形成的化合物为Al(NO3)3,为离子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NH3>CH4,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1. 某同学为验证的性质,在培养皿中放置几团浸有不同物质的棉球,然后向固体上滴加浓硫酸,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棉球所浸物质 实验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褪色 具有氧化性
B 滴有酚酞的溶液 不褪色 不能漂白酚酞试液
C 酸性溶液 褪色 具有还原性
D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A项错误;
B.与会发生反应,溶液会褪色,B项错误;
C.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溶液褪色,说明具有还原性,故正确;
D.紫色石蕊试液遇到会变红,溶于水,溶液呈酸性,D项错误。
答案为:C。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单质与足量硫单质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B. 中所含离子总数为
C. 含的饱和溶液滴入适量沸腾的蒸馏水中,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
D.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单质与硫单质反应生成硫化亚铁,铁单质与足量硫单质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A错误;
B.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中所含离子总数为,B正确;
C.胶体粒子是由许多氢氧化铁分子组成的,含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C正确;
D.标准状况下,1mol含有2mol电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D正确。
故选A。
13.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及氮氧化物等,用硫酸铈循环法吸收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硫酸型酸雨(pH<5.6)
B.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可以选用盐酸酸化的溶液
D. 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消耗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示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Ce(SO4)2+2H2O=Ce2(SO4)3+2H2SO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e2(SO4)3+O2+2H2SO4=4Ce(SO4)2+2H2O;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详解】A.SO2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发生反应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从而形成硫酸型酸雨(pH<5.6),A项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SO2+2H2O=2Ce3+++4H+,B项正确;
C.检验的方法是: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所需试剂为稀盐酸、BaCl2溶液,C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mLSO2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分析,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理论上消耗O2物质的量为0.005mol,质量为0.005mol×32g/mol=0.16g,D项正确;
答案选C。
14.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A 取样置于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 最终澄清石灰水仍为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不含
B 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配成溶液,滴加溶液至沉淀完全 根据白色沉淀的质量不能判断样品中是否含
C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能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
D 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没有气体生成,样品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2生成量较多时,少量氢氧化钙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最终仍为澄清溶液,但是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A项错误;
B.设样品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样品的质量为m g,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沉淀为碳酸钡,质量为n g,则有106x+84y=m,197x+197y=n,m、n已知,据此求出的x、y可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B项错误;
C.因为浓硫酸将可能生成的H2O(g)吸收,无水硫酸铜不变色,不能说明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C项错误;
D.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没有气体生成,说明开始发生反应+H+=,样品中一定含Na2CO3,D项正确;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此时Y的转化率是_______。
(3)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X,同时生成2molZ
D.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答案】 ①. 3X+Y2Z ②. 0.05mol/(L min) ③. 90% ④. ABD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象可知,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X、Y的物质的量不变且不为0,属于可逆反应,Δn(Y)=0.1mol,Δn(X)=0.3mol,Δn(Z)=0.2mol,则Δn(Y):Δn(X):Δn(Z)=1:3: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3X+Y2Z;
(2)反应开始至2min末,Z的反应速率v(Z)==0.05mol/(L min),此时Y的转化率是=90%;
(3)A.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符合;
B.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均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该比例进行,故C不符合;
D.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符合;
E.气体质量和容器体积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不符合;
故选ABD。
16.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氯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e为钾盐,当e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可被直接还原为___________(填标号),检验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A. B. C. D.
(2)实验室用与a的浓溶液反应制取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c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的绿色消毒剂,对酸性污水中的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反应原理为(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省略,未配平),请将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4)d见光易分解,见光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用b可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潮湿的空气中起漂白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 ①. ABC ②. 焰色反应
(2)(浓)
(3)
(4)
(5)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e为氯的+5价盐,当e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可被直接还原、、,e为钾盐,可用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故答案为ABC;焰色反应。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与浓HCl制取Cl2,化学方程式为(浓),故答案为(浓)。
【小问3详解】
c为ClO2,氧化Mn2+为MnO2,ClO2,被还原为Cl-,配平为,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HClO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HClO起漂白作用,,故答案为。
17. 前18号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B与C、D与E分别在同一周期,C与E在同一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D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且A、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液态的B的单质受热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___________(填“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或“使化学键断裂”)。
(2)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3)D所在周期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A和C按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该物质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由以上五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含有18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①E的常见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和D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且只含有离子键
③通入溴水中,溶液的酸性增强
④D的单质还原性强,可与溶液反应生成铜单质
【答案】(1) ①. ②. 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2) (3)
(4) ①. ②.
(5)、(或“”)
(6)①③
【解析】
【分析】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A为氢;B与C、D与E分别在同一周期,则B与C在第二周期,D与E在第三周期,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C为氧;C与E在同一主族,则E为硫;D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则D为钠;A、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则B为氮,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B的简单氢化物为氨气,其结构式为;氨气为共价化合物,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液态的B的单质受热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为:;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小问2详解】
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答案为:。
【小问3详解】
结合上述分析,D为钠,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答案为:。
【小问4详解】
A和C按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为:;。
【小问5详解】
由以上五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含有18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为:、(或“”)。
答案为:、(或“”)。
【小问6详解】
①E的常见氧化物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故正确;
②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均为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故错误;
③SO2通入溴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故正确;
④Na的单质还原性强,与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继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错误。
答案为:①③。
18.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情况。甲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1)装置C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
(2)装置A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B用于干燥气体,则其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中甲组同学取6.4g铜片和浓硫酸置于烧瓶中共热,反应结束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乙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锌粉 B. 溶液 C. 银粉 D. 溶液
【答案】(1) (2)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3) ①. 浓硫酸 ②. 做安全瓶,防倒吸 ③. SO2+2OH—=SO+H2O (4)AD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制备二氧化硫,装置B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二氧化硫,装置C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硫的装置,装置D为空载仪器,做安全瓶,起防倒吸的作用,装置E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C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硫的装置,装置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则装置图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A中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制备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二氧化硫,装置D为空载仪器,做安全瓶,起防倒吸的作用,装置E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H2O,故答案为:浓硫酸;做安全瓶、防倒吸;SO2+2OH—=SO+H2O;
【小问4详解】
验证剩余的稀硫酸,必须与硫酸反应且现象明显,加入锌粉会生成气体,说明含有氢离子,证明有余酸;加入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是硫酸根离子的性质,因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硫酸铜,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酸的存在;加入银粉不反应不能证明有余酸;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生成气体,有气体生成是氢离子的性质,可以证明有余酸,故选AD。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i C12 O16 Na23 S32 Ca40 Fe56 Cu 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上述示意图涉及的物质中有两种是电解质
C. 上述示意图表示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D.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的电离方程式:
B. 的结构示意图:
C. 的电子式:
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3.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B.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第ⅡA族
C. 元素周期表右上方区域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4.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热稳定性: B. 氧化性:
C. 碱性: D. 酸性:
5. 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从海水中直接萃取溴 B.配制食盐水的定容操作
C.除去中的 D.海水淡化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向水中加入固体增强导电性,是电解质
B.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C. 常温下,明矾无色晶体,可用作净水剂
D.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染料等有机色素的漂白剂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
B. 向漂白液中滴加醋酸增强其漂白效果:
C 氯气通入水中:
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8. 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气过量时,也可直接生成
B. 用浓硫酸与反应制备时,浓硫酸中的质量分数越高越好
C. 与的水溶液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反应放出
9. 某温度下,对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
B. 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 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体系不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体积不变,充入,反应速率不变
D. 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已知R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X Y Z
W R
A.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B. 简单离子半径:R>Z>W
C. 仅由Y、Z、W形成的化合物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Z
11. 某同学为验证性质,在培养皿中放置几团浸有不同物质的棉球,然后向固体上滴加浓硫酸,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棉球所浸物质 实验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褪色 具有氧化性
B 滴有酚酞的溶液 不褪色 不能漂白酚酞试液
C 酸性溶液 褪色 具有还原性
D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A. A B. B C. C D. D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单质与足量硫单质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B. 中所含离子总数为
C. 含的饱和溶液滴入适量沸腾的蒸馏水中,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
D.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3.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及氮氧化物等,用硫酸铈循环法吸收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硫酸型酸雨(pH<5.6)
B. 反应①离子方程式: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可以选用盐酸酸化的溶液
D. 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消耗
14.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A 取样置于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 最终澄清石灰水仍为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不含
B 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配成溶液,滴加溶液至沉淀完全 根据白色沉淀的质量不能判断样品中是否含
C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能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
D 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没有气体生成,样品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此时Y的转化率是_______。
(3)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X,同时生成2molZ
D.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16.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氯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e为钾盐,当e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可被直接还原为___________(填标号),检验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A. B. C. D.
(2)实验室用与a的浓溶液反应制取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c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的绿色消毒剂,对酸性污水中的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反应原理为(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省略,未配平),请将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4)d见光易分解,见光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用b可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潮湿的空气中起漂白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 前18号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B与C、D与E分别在同一周期,C与E在同一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D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且A、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液态的B的单质受热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___________(填“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或“使化学键断裂”)。
(2)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3)D所在周期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A和C按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该物质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由以上五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含有18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①E的常见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和D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且只含有离子键
③通入溴水中,溶液的酸性增强
④D的单质还原性强,可与溶液反应生成铜单质
18.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情况。甲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1)装置C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
(2)装置A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B用于干燥气体,则其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中甲组同学取6.4g铜片和浓硫酸置于烧瓶中共热,反应结束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乙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锌粉 B. 溶液 C. 银粉 D. 溶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