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课件(共46张PPT)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课件(共46张PPT)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7 07: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美联社发文纪念袁隆平
1942年河南发生饥荒
新课导入
时间轴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铁犁牛耕
机械生产
精耕细作
集约化生产


食物生产走向现代化
根据图片所述生产工具所反映出的人类食物生产状况,并据此指出人类食物生产呈现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1.农业生产现代化
石器锄耕
【回顾】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
铁犁牛耕
机械化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现代社会
粗放型
集约型
1.农业生产现代化
现代农业的概念
材料一:在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解释有很多观点,对农业现代化的界定也各不相同。20世纪50-60年代,现代农业是指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三种解释,一是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二是农业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的结合;三是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20世纪90年代,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技术化等多方面的统一体。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2》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不同时期是怎样认识现代农业的?
据此说明现代农业出现的基础是什么。
一、食物生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出现的基础
概念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出现的,是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形态。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原因:
材料: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851年法国人阿拉巴尔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拖拉机,这比乘用车更早被发明出来,足见人们对于农业机械的迫切性需要。
◎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蒸气驱动的大型拖拉机
◎ 1958年,我国第一台轮式蒸汽拖拉机问世,被命名为“创造号”,开创了国产拖拉机发展篇章。
①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1.农业生产现代化
根据教科书第一子目“食品生产的现代化”第一段的内容,梳理归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0世纪下半叶,优良品种;高效化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
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3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
工业革命以来,大机器生产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
(2)过程: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①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3)表现:
特点
影响
美国——大型为主 ; 法国——中型为主; 日本——小型为主;
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
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推动农作物播种、收割与加工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条件
◎铧式犁
◎柴油播种机
◎联合收获机
◎机器人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高效化肥的应用
20世纪以来粮食杂交育种技术的新突破
时间 国家 新品种 产量
1930年 美国 玉米 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
1941年 墨西哥 小麦 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20世纪60年代 菲律宾 杂交水稻 亩产可达600—650干克
2014年 中国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 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2019年 中国 第三代杂交水稻 亩产1046.3千克
◎诺尔贝和平奖诺曼·布劳格与其培育的墨西哥矮杆小麦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发明协会会士 ,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 ,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突破亩产1500公斤,创造新的纪录。
◎温控立体大棚
◎蔬菜大棚
③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及畜禽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产品的供应。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经营模式
特点: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科学化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现代化养鸡场
◎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养牛场
◎机械化鸡蛋加工流水线
①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②生产规模大型化
2.畜牧业的现代化
表现:
◎远洋渔场
◎高密度养鱼
◎现代化渔场
◎现代化捕鱼
①捕捞渔具日趋现代化
②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3.渔业的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
项目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具动力 手工和畜力工具; 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
生产技术 直接经验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使用肥料 天然有机肥料
作物品种 农家原有品种
生产单元 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
物质循环 内循环,农产品初步加工
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
现代科技
商品化
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
人工培育品种
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
外循环,农产品加工非常深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知识拓展
(1)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保障食品供应。
(2)饮食方式与饮食观念的更新变化
(3)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了贡献。
材料 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材料 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人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中国人也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人的宗法关系。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有必要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结合材料探究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知识拓展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1979年至2013年,我国化肥用量由1千多万吨增加到近6千万吨。目前,我国农作物的亩均化肥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这说明我国( )
A.农用化肥使用步发达国家后尘 B.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 D.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我国化肥用量增加,亩均化肥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提出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可得出,需要加大科技研究,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化肥施用量,所以体现了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C项正确;
典型例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将精深加工做到极致,例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开发成大米面膜、洁面乳液、肥皂等产品。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N”模式,如农业+休闲+观光+养生+教育培训等,“高端、小众”特色农业发达。由此可知,这些地区( )
A.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B.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C.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D.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日本农业将精深加工做到极致,例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开发成大米面膜、洁面乳液、肥皂等产品”,以及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这些地区农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规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食品供应,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典型例题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原始社会:陶器和地窖。
(2)封建社会:粮仓(防鼠、防盗、防潮、防火、保鲜)。
◎汉代彩绘陶仓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国家粮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
1.粮食储备
(3)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①原因: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②成就:
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来这项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以来,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
◎谷物冷却机
◎现代粮仓
◎低温低氧储备室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储备
(1)古代:
◎战国青铜冰鉴
◎烘干保存的烤馕
◎腌制
2.食品保存技术
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现代:
①冷冻食品加工: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②冷冻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2.食品保存技术
p15【思考点】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
②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
③可减少农产品损失,有利于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④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2.食品保存技术
(2022·北京·高考真题)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详解】“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的运输货物,②正确;通过材料无法证实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而且肉类加工本身不属于机械生产,也不属于现代农业,③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典例研析
(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生活方式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食物结构改变
【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地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到“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食品的生产加工与储藏的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项正确;
1864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地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1923年 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
1958年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典例研析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第五版调查结果
在55个国家和地区中,2020年至少有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比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达到过去5年最高水平。
  重度粮食不安全是指生命或生计因无法摄入足够食物而面临直接危险。报告显示,受 、 、 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持续加剧。非洲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冲突
新冠肺炎疫情
极端天气
结合书本P16学思之窗,思考还有哪些原因?
1.粮食安全
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原因:
◎蝗虫灾害
◎洪涝
◎气候变暖
◎旱灾
◎暴力冲突
材料:20世纪发生的所有饥荒,本来都可以通过调动充足的食物生产力量使人们不至于饥饿而死。 ——西尔维·布吕内尔《饥荒与政治》
问题探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2)对策:
世界:
①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②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我们认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8亿多人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满足其基本营养需要这种状况是不能容忍和不能接受的。虽然粮食供应量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获得粮食方面的制约性因素,家庭和国家仍然没有足够的收入购买粮食,供需不稳以及天灾人祸等均有碍基本的粮食需要得到满足。……粮食不应作为一种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
——《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1996)
◎粮农组织标志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
中国方案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放松。”
——习近平《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中国方案
◎仰韶文化圪垯川遗址窖穴
材料:尽管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空前扩张、耕地流失和水资源短缺,但中国仍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近1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产量最高达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新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理念已成为现实。
——田志宏《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从何而来》
(2)对策:
中国:
②成就: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习近平视察水稻长势
◎ 2022年中央1号文件
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保障粮食安全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①措施: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思想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1.粮食安全
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污染;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
③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频发;
(1)产生原因:农业现代化的负面作用
◎ 2022年3.15曝光老坛酸菜
◎“疯牛病”
◎“毒饺子”事件
◎冷链食品中潜伏新冠病毒
◎“地沟油”事件
◎“瘦肉精”事件
2.食品安全问题
(2)应对措施:
国际: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中国:
①立法规范: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
②严格监管: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认证标志
2.食品安全问题
材料一 在当今世界,如何解决本国人口的温饱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贫困和饥荒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对那些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饥荒状态。20世纪60年代,印度从美国引进了优良小麦品种,小麦产量竟然是原来的3倍,从此印度再也没有出现过饥荒。
——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
问题:饥荒问题(粮食危机或粮食安全)。
解决: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饥荒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
【史料实证】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2.食品安全问题
材料二 在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的作物,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因此这种方法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持续了近40年的过度灌溉和过量使用化肥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地日益贫瘠。而且从旁遮普省农民的血液、母乳以及地下水和农民栽种的蔬菜中都测出了农药残留物。同时,由于过度使用化肥,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许多人不得不依靠贷款。
——摘编自彭咏清译著《印度的“绿色革命”》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农业存在的“隐患”。如何解决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隐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面临重大风险;人们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过度发展给农民带来负担。
解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适度;依靠科技进步;处理好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吸取传统农业优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史料实证】
2.食品安全问题
(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曾任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曾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具体目标( )
A.解决了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 B.旨在确保粮食需求得到满足
C.最大限度地稳定了粮食供应 D.确保优质食物生产足够丰盛
【答案】B
【详解】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提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基本食品的目标,旨在确保粮食需求得到满足,B项正确;仅有具体目标的提出不能说明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得到了解决,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上世纪已最大限度地稳定了粮食供应,排除C项;确保优质食物生产足够丰盛与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所需的基本食品”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典例研析
(2022·河北·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19世纪末,多数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已针对食品掺假现象制定了法律法规。然而,美国食品法却是由州政府制定的,各州从州情出发,许多规定并不一致,无法应用于跨州性食品贸易。对此现象,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
A.联邦政府继续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B.美国国内食品掺假现象更趋严重
C.联邦政府加强地方立法权的管控 D.联邦政府践行国家干预主义思潮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数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已针对食品掺假现象制定了法律法”“美国食品法却是由州政府制定的……无法应用于跨州性食品贸易。”可以看出美国食品法需要从州政府制定转变为中央政府制定,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D项正确,排除A项;制定食品法,是为了规范食品生产,保障食品安全,并不一定意味着食品掺假现象严重,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食品法,因此影响了跨洲性食品贸易的发展,并不是要加强对地方立法权的管控,且也违背了联邦制的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典例研析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从最新的国土调查结果看,耕地面积还在减少,一些地方的基本农田不种粮食种果树,或者其他高附加值作物。我反复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提高油料、大豆产能和自给率。  
——2021年12月8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课小结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育种技术创新、生产科学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
粮食储备技术的演变
粮食冷藏技术的发展
粮食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