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2022山东济南期末)1300—1800年,西欧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11%,农产量增长率也大致相当,但19世纪,德国农产量翻了3倍,1800—1980年英国农产量增加了9倍。这主要得益于( )
A.欧洲农业科技的领先
B.农业机械的完全普及
C.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
D.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
2.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的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法国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旨在( )
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
B.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摆脱经济“滞胀”困境
3.日本等国研制出一种收割蔬菜的机器,这种机器收获番茄时,会先用射线照射番茄,判断番茄是否成熟,只摘取成熟的番茄。这主要体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 )
A.市场化 B.规模化
C.智能化 D.社会化
4.(2022河南平顶山期末)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与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它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据此可知,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
A.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种植
B.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C.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D.成功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5.在宁夏的戈壁滩上建有这样的生态循环养鸡场:整个园区通过建立饲料加工、蛋鸡养殖、鸡肉加工、鸡粪生物有机肥加工、有机种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菌剂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条,实现了蛋鸡养殖产业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这主要说明了( )
A.养殖业实现机械化
B.养殖业的现代化
C.农业生产的自动化
D.养殖业的大型化
6.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全潜式养殖网箱“深蓝一号”从海底渐渐浮上水面,捕出的三文鱼通过养殖工船转运到近岸海洋牧场进行验收。这反映了我国( )
A.海洋捕捞的机械化
B.水产养殖的集约化
C.农业生产的自动化
D.牧业生产的大型化
题组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7.《汉书·食货志》记载,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上书汉宣帝“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材料表明( )
A.西汉王朝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B.汉宣帝时期人才荟萃
C.中国粮食储备制度历史悠久
D.常平仓体现计划经济
8.“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是指综合运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检测、谷物冷却四项技术保管粮食的方法。这种储粮技术( )
A.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有效提升粮食储存安全性和保鲜能力
C.体现了中国科技独立研发能力
D.说明粮食储备完全实现智能化
9.(2022浙江宁波慈溪期末)2021年9月16日宁波象山开渔节在象山石浦港举行。休渔期结束后,大批新鲜的海鲜能够迅速地来到我们的餐桌,主要是借助了( )
A.腌制加工 B.速冻加工
C.低氧储藏 D.冷链物流
题组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0.(2022湖北武汉联考)2021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世界粮食日”的设立旨在( )
A.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粮食危机
B.增强公众对世界饥饿问题的认识
C.彻底摆脱世界粮食生产困境
D.有效保证世界粮食的供应安全
11.(2022河北衡水期末)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理了如下表格。据此可知( )
时间 国家 法律
1872年 英国 《严禁食品或饮料掺假法》
1906年 美国 《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1947年 日本 《食品卫生法》
2009年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安全法》
A.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得到提高
B.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C.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D.世界各国政府重视食品安全
12.(2021辽宁营口月考)1979—2013年,我国化肥用量由1 086万吨增加到5 912万吨。2016年,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欧美国家的2.5倍。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这说明我国( )
A.农用化肥使用步发达国家后尘
B.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
D.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
13.(2022广东茂名五校联盟期末)2018年3月,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下达了一份判决称:加州的咖啡销售者必须在咖啡产品上贴癌症警告标签,明确标示咖啡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这引发消费者对“咖啡致癌”的担忧。这表明( )
A.食品安全问题引起民众关注
B.化学添加剂引发了食品污染
C.农业现代化丰富了食物供应
D.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
14.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由此可见( )
A.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B.粮食危机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C.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D.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生活质量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2021新高考八省(市)1月联考,辽宁卷]1860年以后,农业机械迅速在美国推广使用,粮食播种机、粮食收割机、打谷机、谷捆搬运机、割草机等相继出现,主要农业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到19世纪末,农业劳动人口已从19世纪初的约占80%降到约占30%。这一结果( )
A.有利于工业化发展
B.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C.开启了城市化进程
D.导致工业品市场萎缩
2.(2021山东莱西一中月考)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 )
每5年机器和工具年平均进口值
(单位:1 000海关两)
年份 各种机器 和工具(A) 农机 具(B) B/A(%)
1912—1916 15 956 118 0.74
1917—1921 39 269 798 2.03
1922—1926 43 074 390 0.91
1927—1931 55 192 998 1.81
A.传统农业技术占主导地位
B.农民购买力有较大提升
C.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
D.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3.(2022安徽淮南期末)1930年,美国的农场数量最多达到660万个,1990年则降为214.3万个,单位农场面积则由62公顷扩大为189公顷。1913—1987年,全美国农业劳动力减少了约70%,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倍。由此可知美国( )
A.小型农业机械推广范围扩大
B.国家全面干预农业效果明显
C.成功移植苏联集体农庄模式
D.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
4.下图为我国某地四个家庭农场2008—2011年面积变化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 )
A.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了新趋向
B.农业生产日趋走向集约化经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淘汰
D.多元经营更能解放农村劳动力
5.“渔光一体”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这种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
A.彻底解决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B.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水产品质量
C.有利于实现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
D.解决了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
题组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6.(2022山西晋中期末)近年来美国每年有将近40%的粮食转化为储备粮。政府储备量约为8%,生产者自主储备和私人企业储备则分别约占50%和42%。其中私人企业储备包括食品加工企业储备和粮食仓储公司储备等。这说明美国粮食储备 ( )
A.以生产者和企业为主体 B.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
C.完全依靠市场自行调节 D.政府作用高于市场调节
7.(2022福建三明期末)18世纪末,拿破仑征战四方。为解决大批食品运到前线之后腐烂变质的问题,他悬赏征集防止食品变质的技术和容器。制饼师傅阿帕特根据自己经营食品生意的经验,提出“密封容器防腐技术”,同时制出第一批玻璃瓶罐头运往前线,大获成功,罐头食品由此诞生。这表明( )
A.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确保食品安全
B.战争是食品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
C.真空包装技术提升食品保存期限
D.社会需要促进食品保藏技术革新
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为了将鲜荔枝运到长安,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雏形,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 )
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
B.生活需要催生技术创新
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
题组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9.(2022河北保定期末)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极端气候、地缘冲突等影响,2020年全世界有多达8.11亿人面临饥饿,全球近23.7亿人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世界各国应( )
A.以农业经济建设为中心 B.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C.加强国际合作、开放市场 D.重视食物物种交流
10.学者王武指出,现今我国养殖业约占47%,种植业约占5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应优先发展水产养殖。王武主张优先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B.确保粮食安全的考量
C.国人饮食习惯的落后 D.增加渔民及国家收入
题组四 综合题组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摘编自李进霞《近代中国粮食
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1978年后粮食生产变化的原因。
答案与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2.B 3.C 4.C 5.B 6.B 7.C
8.B 9.D 10.B 11.C 12.C 13.A 14.A
1.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的德国和英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现代农业模式得到发展,因此农产量增加,D项正确;农业科技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B项错在“完全普及”,排除;材料与引进美洲高产作物无关,排除C项。
2.B 由“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等信息可知,法国政府鼓励发展现代化农业,B项正确。向一些符合条件的农民发放“离农终身补贴”是为了使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退出农业生产领域,进而发展现代化农业,而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并非其主要目的,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城乡一体化,C项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C 据材料“这种机器收获番茄时,会先用射线照射番茄,判断番茄是否成熟,只摘取成熟的番茄”可知,这一新技术体现出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智能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
4.C 根据材料“中国杂交水稻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与推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C项正确;“全球范围内”与材料中“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符,排除A项;仅凭杂交水稻不能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排除B项;“成功解决”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
5.B 根据“整个园区通过建立饲料加工……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可知,材料体现了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B正确;机械化只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排除A;材料阐述的是养殖业的现代化,而非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排除C;材料没有强调养殖业的规模,排除D。
6.B 由材料可知,“深蓝一号”是大型养殖网箱,这体现了我国水产养殖的集约化,故B项符合题意。
7.C 材料强调的是政府通过粮食储备的增减来平抑物价,而不是重视粮食生产,故排除A。仅凭材料个例不能体现汉宣帝时期人才荟萃,故排除B。材料不符合政府指令式的计划经济的特点,故排除D。材料反映的是汉宣帝时建立了常平仓以储备粮食,调控粮价,故选C。
8.B 材料中的储粮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国粮食储存的安全性和保鲜能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提及的机械通风技术和谷物冷却技术均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储粮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自动化和智能化,但现在未完全实现智能化,故D项错误。
9.D 根据“休渔期结束后,大批新鲜的海鲜能够迅速地来到我们的餐桌”并结合所学可知,新鲜的海鲜产品能够远距离运输,主要得益于冷链物流业的发展,D项正确。
10.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设立此主题日旨在增强公众对世界饥饿问题的认识,B项正确;设立世界粮食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排除A项;C项错在“彻底摆脱”,排除;设立世界粮食日不能保障世界粮食供应安全,排除D项。
11.C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英、美、日、中均颁布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现了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C项正确。
12.C 材料“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说明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过度使用化肥的危害,体现了我国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3.A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下达了一份判决称必须在咖啡产品上贴癌症警告标签,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这体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引起民众关注,A项正确;合理使用化学添加剂不会造成食品污染,排除B项;C、D两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14.A 由材料信息“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人口大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知,粮食生产和储备至关重要,粮食生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这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粮食生产和储备的重要性,不能将其扩展为整个农业,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粮食安全,而非食品安全,故D项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2.A 3.D 4.B 5.C
6.A 7.D 8.B 9.C 10.B
1.A 农业机械的推广有利于机械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增加也有利于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农业机器的使用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得到解放,所以这一结果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
2.A 通过对表格中1912—1931年的进口机器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农机具”年平均进口值虽然略有上升,但总体占比很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传统农业技术仍占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中“农机具”年平均进口值不能体现农民整体购买力的情况,故B项错误。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农机具”年平均进口值所占比重起伏不定,故C项错误。表格所记载的农机具的购买情况与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1987年,全美国农业劳动力减少了约70%,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倍”的现象出现主要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有关,D项正确;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排除A项;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受“滞胀”的影响,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美国成功移植苏联集体农庄模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4.B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这四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均在扩大,这说明伴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我国的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家庭农场的情况,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无关,排除A项;家庭农场是当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新形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多元经营,排除D项。
5.C 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渔光一体”模式下的水产养殖实行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有利于实现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C正确;“彻底”一词表述错误,排除A;“渔光一体”模式与水产品“质量”无关,排除B;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减轻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但不能解决,排除D。
6.A 材料信息“政府储备量约为8%,生产者自主储备和私人企业储备则分别约占50%和42%”说明美国粮食储备以生产者和企业为主体,A项正确。
7.D “为解决大批食品运到前线之后腐烂变质的问题”,阿帕特提出“密封容器防腐技术”,这体现的是罐头食品诞生是出于战争的需要,即社会需要促进食品保藏技术革新,D项正确,排除B项;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排除A项;“真空包装技术”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
8.B 根据“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雏形”可知,生活需要催生了技术创新,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交流,排除A;材料强调食品的保鲜,而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C;“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
知识拓展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9.C 由材料可知,国际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严峻,威胁世界的和平稳定,加强国际合作和开放市场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C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关注的是粮食安全问题而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物种交流,排除D项。
10.B 题干中该学者提出的主张是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应优先发展水产养殖,结合所学可知,相对于畜牧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可以减少对粮食的依赖性,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有的发达国家是优先发展畜牧业的,故A项错误。优先发展水产养殖不是出于改变国人饮食习惯的需要,故C项错误。增加渔民和国家收入是次要原因,故D项错误。
11.答案 趋势:古代粮食亩产量持续增长;近代粮食亩产量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现代粮食生产虽出现曲折,但总体上发展较为迅速。
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回答古代、近代、现代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