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习题
一、单选题
1.西汉元始五年,高都里人朱凌在制定家庭土地变动契约文书时,请县、乡三老等,“为 先令券书”,同时还邀请了乡间名望人士及亲属共同见证。这说明当时( )
A.政府禁止民间的土地交易 B.契约文受制于政府抑商政策
C.民间私有财产权观念强化 D.基层组织开创集体议事的模式
2.明代的田宅买卖契约文书中有“二意情愿,并无逼勒”“两相允洽,各无异言”之类的话语。“自愿非逼”是有效的契约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立契人遵守自愿订立的契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义务。这种契约订立形式( )
A.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B.打击了土地兼并行为
C.杜绝了土地交易中的纠纷 D.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
3.中国外销西亚、非洲和阿拉伯的把壶和盆大都是作净手器使用。用完主食之后,主人通常还会为客人准备饮品,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明清时期来自景德镇或中国其他窑口烧制的咖啡杯、冷杂饮杯和玫瑰水瓶(如图)等器物。这表明当时中国瓷器( )
A.开始丧失了自身的艺术本色B.注重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
C.在亚非进入了普通老百姓家D.因中外贸易扩大价值下降
4.如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文书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
类别 数量 组成 出土地或文献出处
土地买卖文书 44件 买地券及实用土地买卖文书 集中在南京及其周围、武昌鄂州、长沙、桂林、始兴地区
人口买卖文书 至少13件 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 新疆吐鲁番、塔里木
其他买卖文书 至少4件 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 新疆吐鲁番
借贷文书 5件 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无息借贷、有息借贷和质押借贷)
租佃契约 3件 葡萄园等土地租赁
A.南方租佃关系比北方普遍B.国家对农民控制力减弱C.市场的经营秩序较为规范 D.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
5.中唐以后,唐城市中出现了“侵街打墙,接檐造舍”和坊内开店的现象,一些里坊“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据此可知,唐朝( )
A.坊市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B.雇佣导致人身束缚松弛C.工商业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弱化
6.如表是宋朝国家专卖的五种形式。据此可知,当时宋朝专卖政策( )
形式1 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全部由国家进行。
形式2 国家给予专业生产者以本钱,产品由国家收购后出卖,或者转租商人销售。
形式3 进口舶来品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掌握,后转卖给商人出售。
形式4 商业经营许可政策,准许生产者出售给商人,由商人销售,国家向两者征税。
形式5 国家不干涉生产和流通,仅采取严密的税收管理制度。
A.让利于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B.规范了市场经济的有序经营
C.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优势地位 D.解决了冗费带来的财政压力
7.《北史·苏琼传》记载,北齐“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余。后淮北人饥,(苏琼)复请通余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由此可见,当时( )
A.赈济贸易南北互补B.传统经济政策瓦解C.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D.政府垄断边境互市
8.清代,无论是买地、租房、雇工、合伙、婚娶、借贷等都以契约作为凭证,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雍正、乾隆时期,既有官版契纸,也有民间手写契纸,如双方发生争讼,要出具契纸作为凭证。加盖官印的“红契”比未盖官印的“白契”的法律效力要大。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清朝专制主义发展促进了契约的发展 B.清朝契约形式较前朝有了较大发展
C.契纸凭证说明法治理念得到社会认可 D.契约的发展推动清朝的近代化转型
9.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 )
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 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10.斗茶始于唐代,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较新茶优良次劣,排名列序,是为斗茶,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据此可知( )
A.政府实行严格的榷茶制度 B.斗茶的目的是将新茶贡献给天子
C.斗茶风俗促进了茶叶技艺的提高 D.茶叶贸易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11.如表是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1461—1483年在位)采取的一些措施,其行为( )
时间 措施
1474年 向布里新托尔城所有建造新船的人提供奖赏
1476年 奖励了一位自费修造一艘“乔治·科布罕”号船的伦敦布商
1480年 授予托马斯·克罗夫特和三个布里斯托尔人特许状,赋予他们“到任何地方”从事三年贸易活动的权利
A.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确立了英国商业霸主地位
C.改变了东西方的贸易格局 D.有助于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12.朱元璋时期,采用折变的方案,把胡椒、苏木这些珍贵的南洋香料,作为各级官员工资发放,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开展,这一政策却遭到了群臣反对,最终被迫废除。这反映明朝( )
A.中央财政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B.香料货币功能因贸易扩大而丧失
C.官方贸易加强了中外的交流 D.明朝政府已经具备现代金融意识
13.中国古代从域外引入非常多的作物,比如汉唐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胡瓜、胡桃等,魏晋时期从海路传入的海棠,宋明从番邦传入的番茄、番石榴等,明清时期传入的洋葱、洋芋等。这些作物的传入
A.推动中西文化深入交流B.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C.得益于开明的对外政策 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14.商周时期商业或手工业全都由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时期,在某些官府商业存在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同时一些商业发达城市兴起。上述变化
A.使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非常繁荣 B.有利于瓦解秩序森严的礼乐制度
C.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工业者地位 D.促进新兴商业阶层地位持续走高
15.1266年英格兰在《面包和麦酒法令》中规定:政府根据小麦和其他谷物价格来指定每便士必须购得的面包大小和售卖价格,而面包行会为保证利润,争取到将灯油、火蜡等开销列入成本来计算。上述行为的出现( )
A.极大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 B.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表明手工工场的发展受到遏制 D.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
16.《汉书·武帝纪》载:“天汉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酒类专营专卖)。”韦昭注曰:“以木渡为榷,谓禁民酤酿,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这一措施( )
A.导致了民间私酿的消亡B.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C.开创了专卖制度的先河 D.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局面
17.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18.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奏称:“近年粤闽贸易,番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这反映出
A.官员对“海禁”效果的否定B.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C.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 D.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
19.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12世纪末,东方的若干制造品,例如大马士革的缎子,巴格达的神龛,摩苏尔的纱布,加沙的棉纱,通过意大利传入欧洲。除此之外,英语中的“菠菜”“橘子”,法语中的“女衬衣”等词汇,都是通过意大利从阿拉伯语传来的。这反映出该时期
A.棉纺织品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体 B.地中海成为东西方商路的中心
C.新航路开辟推动东西方贸易发展 D.意大利的语言发生了深刻变化
21.春秋时期,齐桓公集中全国力量煮海制盐并大量储存,同时严禁民众向其他诸侯国贩卖。不久楚国、燕国、宋国、卫国等国的盐价上涨十多倍。这说明
A.齐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B.诸侯国间存在较强经济联系
C.关税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D.齐国控制着大部分战略资源
22.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表明唐朝
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D.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23.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魏晋时期)这种定期市集在长江流域的江北,则称为草市……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集市。”材料表明草市
A.是专门买卖秣草与燃料的场所 B.都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
C.其出现说明交易场所不受限制 D.拓展了商业活动的空间
24.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25.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26.明正德时期,徽州出现了外出经商的热潮,弘治以前“读书力田,间事商贾”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而经商的丰厚利润也让一些士大夫纷纷出外经商,“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这表明
A.封建小农经济解体B.商品经济影响观念转变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经世致用思想逐渐盛行
27.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28.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 D.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
29.据记载,一位名叫梅斯的马其顿巨商从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启程,沿于阗、楼兰、敦煌等地,于公元100年抵达洛阳,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并被赐予“金印紫缓”。这一记载反映了
A.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B.汉代东西方间的接触和交流
C.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 D.洛阳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30.《梦梁录》记载:清明之时,临安民众除了祭祖敬宗之外,“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此时尚犹未绝”。这反映出,南宋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经济繁荣民众富足C.节日文化的兴盛 D.传统社会结构受冲击
31.明清时期,欧美各国视中国瓷器为珍宝,欧洲成为景德镇瓷器的最大海外市场。买主特别定制的融合西方艺术风格的“中国形”瓷器在欧洲颇受欢迎。这反映出当时
A.东西方贸易密切B.官营手工业发达C.景德镇美名外扬 D.中外艺术的融合
32.明代弘治年间,苏州府的盛泽形成村落,居民五六十家,嘉靖年间成为市集,居民达到数百家,以绫绸为业,随着绫绸业的发展,“日繁民齿,声文过昔”。这说明
A.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B.草市已经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
C.丝织业区域分工形成 D.人口增长推动农村贸易网络化
33.明清时期,民间刻书以书商刻书为甚。“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图书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活字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B.政府鼓励民间刻书业的发展
C.社会经济与城市的繁荣 D.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生活习惯
34.北宋东京因袭后周,从开始即没有封闭的里坊。以坊巷为骨架的城市面貌颇具特色,皇城正南的御路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亦然。这反映了
A.商业区奢靡之风盛行B.市已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主要街道成为繁华商业街 D.市开始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
35.“关扑”是一种以商品为诱饵赌掷财物的博戏,是宋代一种全民热衷的博彩行为,小到衣物玩偶,大到车马宅院,出售时都搞“关扑”。由此可知宋代
A.市井生活丰富多彩B.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C.商业活动的娱乐化 D.市场需求影响经营方式
36.如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 数量 构成 来源
买卖 文书 动产买卖文书 约32件 卖牛契、买车具契、买马契、买奴契等 《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英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
不动产买卖文书 约43件 卖地契、卖宅舍地基契、卖田契
借贷文书 约163件 贷银钱、货粮食、贷布匹等,文书多以“XX举钱契"“XX便麦契”等形式出现,都为借货契约
租佃文书 约103件 庄园、土地租佃等,文书中有“XX夏田券"“XX佃田契"“XX租田契”等,皆是租赁、租佃的意思
雇佣文书 约93件 雇牛、雇驼、雇车、雇工等
其他 约103件 大多为混合型契约,如《唐开元二十四年(734年)二月左小礼租田借麦契)等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 D.经济活动秩序较为规范
37.在唐朝初期,沙州(今敦煌市)和甘州(今张掖市)是比较繁荣的商业中心,也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枢纽城市。安史之乱后,甘州等开始逐渐没落,凉州(今武威市)逐渐崛起,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心。据此可知,唐朝丝路贸易的发展
A.受到政局变动因素的影响 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因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中断 D.推进了唐朝经济中心的转移
38.南朝沈约认为:“固宜一罢钱货,专用谷帛,使民知役生之路,非此莫由。夫千匹为货,事难于怀壁,万斛为市,未易于越乡,斯可使末伎自禁,游食知反。”该主张
A.鼓励大宗商品交易发展B.禁绝了跨境长途贸易C.强调区域开发的重要性D.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39.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以上现象可以说明郑和下西洋(
A.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经贸交流 B.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 D.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
40.下表是不同史书中关于汉代“佣”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
记载 出处
(司马相如)与庸保杂作,涤器於市中 《史记》
时以行客,货作富家,为其役使,一岁数千 《太平经》
良家以道次发俄(佣)运盐、铁,烦费,百姓病苦之 《盐铁论》
(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返)其邑 《后汉书》
A.民间手工业趋于活跃B.封建剥削日渐加剧C.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D.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元始五年,高都里人朱凌在制定家庭土地变动契约文书时,请县、乡三老等,‘为 先令券书’,同时还邀请了乡间名望人士及亲属共同见证。”可知,体现了西汉时期通过制定契约明确家庭土地变动的归属,并且重视乡间名望人士及亲属的共同见证,说明西汉时期民间私有财产观念得到强化,C项正确;政府禁止民间的土地交易,表述有误,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允许土地的买卖,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契约文受制于政府抑商政策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基层组织开创集体议事的模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买卖契约非常重视当事人的自愿,这主要和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有关,人们更加注重契约关系,D项正确;中国古代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并不能保证,排除A项;材料与打击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明清时期来自景德镇或中国其他窑口烧制的咖啡杯、冷杂饮杯和玫瑰水瓶(如图)等器物。”可知,西亚、非洲和阿拉伯的日用需求、饮食品类及习惯的地域性和特殊性,通过市场需求传递到景德镇,从而赋予了中国瓷器伊斯兰文化特色,这是中国瓷器适应海外市场需求的积极举措,B项正确;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并不意味着丧失了自身的艺术本色或走向衰落,排除A项;无法判断材料中的主人是普通百姓;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中国瓷器价值下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中“出地买卖文书”“土地买卖文书”“人口买卖文书”“租佃契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人口、借贷关系、租佃关系比较频繁,且有专门的商业文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市场经营秩序较为规范,C项正确;材料仅仅指出的是南方局部和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基本构成不涉及南北对比,排除A项;国家对农民控制力的减弱主要是通过赋税制度变化得以体现,材料与赋税制度无关,排除B项;人口迁移是与人口流动的多少相关,材料并不涉及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唐以后城市出现坊市时空界限被打破,这反映了国家对商业和城市的管控弱化,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中唐以后部分城市出现坊市时空界限被打破的现象,“彻底”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雇佣问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部分现象,不能证明工商业市民阶层壮大,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全部由国家进行”,“国家给予专业生产者以本钱,产品由国家收购后出卖,或者转租商人销售”等信息可以看出宋代政府专卖制度的多元化,表明封建政府让利于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A项正确;专卖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非为推动市场经济的规范化经营,排除B项;材料没有数据表明专卖制度确立了中央财政的优势地位,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专卖制度所带来的财政税收解决了财政压力,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据材料可知,北齐时期,淮河南北因互相赈济,商贸得到发展,A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政府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区域长途贩运兴盛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垄断边境互市,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官版契纸”“民间手写契纸”“加盖官印的‘红契’”和“未盖官印的‘白契’”说明契约的形式有了发展,B项正确;专制主义从根本上会对契约形成阻碍而不是促进发展,排除A项;法治理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民主意识的发展而出现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到契约的发展对近代化转型的推动,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依据材料“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爪哇人之前的生活方式比较粗糙,中国瓷器和碗碟传入之后,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善,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影响,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排除B项;“根本上改变”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依据材料“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以此可以得出,茶叶贸易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D项正确;“榷茶制度”即由朝廷对茶叶实行专卖,材料当中的主语是茶农、茶客,并没有提到政府,排除A项;材料当中也没有明确说明斗茶的目的,排除B项;“茶叶技艺的提高”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英国爱德华四世采取的鼓励海外贸易的相关举措,这些举措有助于英国工商业发展,D项正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英国商业霸主地位确立是在打败荷兰之后,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明朝以胡椒为代表的折俸制度来减轻财政支出,使官员不得不把香料投放市场出售,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开展,香料货币功能因贸易扩大而丧失,官员薪俸低廉,因此遭到了群臣反对,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中央财政状况,但这不是明朝的中央财政状况逐渐得到改善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来作物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D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到外来物种传入,因此无法得出“中西文化交流”,排除A项;古代域外作物引入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汉唐时期,当时世界尚未连为一个整体,排除B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工商业,即工商食官;到春秋战国时期,因生产力发展,商业城市兴起,独立商人出现,这些社会“活跃”因素的出现,对原有的社会等级制度造成一定的冲击,有利于瓦解之前秩序森严的礼乐制度,B项正确;材料与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无关,且明清时期出现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非常繁荣的景象,排除A 项;材料未涉及手工业者地位,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促进新兴商业阶层地位持续走高”,且战国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依据材料“政府根据小麦和其他谷物价格来指定每便士必须购得的面包大小和售卖价格,而面包行会为保证利润,争取到将灯油、火蜡等开销列入成本来计算”可知,英国颁布法令来规范面包的价格,并强调成本和追求利润,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这一举措主要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有关,B项正确;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英格兰市场秩序的规范,而非破坏,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推动手工工场的发展,而非遏制,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是英格兰政府颁布的,“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酒类专营专卖,韦昭认为该做法垄断了酿酒业的好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垄断酿酒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实行酒类专卖制度并未导致民间私酿“消亡”,排除A项;汉武帝开创的酒类专卖并非最早的专卖制度,排除C项;酒类专卖促进而非威胁了到社会的稳定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这体现了郑和推行平等贸易、诚信交易,有利于中国与南洋、印度洋、东非的经贸往来,进而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宣扬明朝政府的国威,排除A项;“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材料主旨不符,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初,排除B项;郑和讲求诚信贸易,不会冲击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8.D
【详解】据题意可知,乾隆时期来到中国进行贸易的外国商船和中国出洋的商船都有所减少,导致国内市场的外国货物数量减少,说明中外市场联系弱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不是官员对“海禁”的否定以及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排除AC项;是国内市场的洋货价格上涨,而非国内丝绸价格上涨,排除B项。故选D项。
19.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是南方的商品运到北方,北方的粮食运到南方,这说明大运河的重新疏通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项;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是大运河航运引发了“海禁”政策的出台,排除C项。故选D项。
20.B
【详解】据题意可知, 12世纪末东方的商品甚至词汇都通过意大利传播到整个欧洲,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由此可知地中海成为东西方商路的中心,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棉纺织品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体,排除A项;12世纪还没有进行新航路开辟,排除C项;仅根据几个词汇无法说明意大利的语言发生了深刻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1.B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齐国储存海盐行为引发了其它诸侯国盐价上涨,说明的是诸侯国间存在较强经济联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与关税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说的是海盐,不能代表大部分战略资源,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2.A
【详解】材料“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是对民间对外贸易的描述,说明的是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A项正确;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朝贡贸易针对的是官方行为,而材料强调的是民间对外贸易,排除C项;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23.D
【详解】材料“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体现的是草市范围的扩展,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有关,D项正确;草市是民间贸易场所,排除A项;草市形成的两个条件:距离城镇稍远和处于交通要道,排除B项;当时商业活动仍然受到政府严格监管,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4.D
【详解】材料反映了秦简中收录了魏律中打击和抑制商人的两条法律条文,这说明战国时期抑商思想影响渐广,D项正确;秦简收录两则魏律条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为准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抑商思想,没有涉及强制耕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对商人的抑制,没有体现以吏为师,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5.A
【详解】根据材料“淮扬文风达到鼎盛”“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可知,淮扬地区经济发达,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风气,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八股取士,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重学风气,排除C项;材料体现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没有表明“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排除D项。故选A项。
26.B
【详解】根据材料正德和弘治时期的变化及士大夫的改变等信息,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未出现小农经济解体的信息,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松动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看出是经世致用思想,故D项错误。
27.D
【详解】材料信息是,宋代禁止官员“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这说明宋代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故D正确;秦代就已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不能说明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故B错误;材料和“市的设立废止”没有关联,故C错误。
28.C
【详解】根据材料“……郑和的远航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可知,郑和远航会耗费巨大的财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当时的朝贡贸易以炫耀国威和加强友好往来为主要目的,“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支出大于回报,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朝贡贸易带来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郑和远航未能持续,故C项正确;“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与“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无关,故B项错误;郑和远航并未冲击自然经济,不会遭到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故D项错误。
29.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其顿巨商梅斯于公元100年抵达洛阳,当时正值中国东汉统治时期;梅斯途经的于阗、楼兰、敦煌等地,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所以梅斯是从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启程,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并被赐予“金印紫缓”的。这一记载反映了汉代东西方间的接触和交流,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汉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记载了马其顿巨商梅斯到达洛阳并受到礼遇,无法说明洛阳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会,故D项错误。
30.C
【详解】南宋临安民众在清明节时除了祭祖敬宗之外,还有其他娱乐活动,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节日文化的兴盛,故选C;宋代由于民族政权的并立,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封建制度下农民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故B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31.A
【详解】根据“买主特别定制的融合西方艺术风格的“中国形”瓷器在欧洲颇受欢迎”可得出中国瓷器在欧洲畅销流行,主要是受到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更加密切的影响,A项正确;明清之前官营手工业也很发达,排除B;C项在明清之前已经存在,排除C;材料所涉及的定制品,只是适应市场的需要,并不能体现融合,排除D。
32.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苏州府的盛泽镇因为丝绸业的发展而日益繁荣,说明的是当时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A正确;草市已经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在唐朝,B排除;材料与区域分工无关,C排除;材料未涉及人口增长同农村贸易网络化之间的关系,D排除。故选A。
33.C
【详解】明清时期,为了提高图书销售量,书商采取多种促销手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与城市繁荣的现状,C正确;题干内容无法得出当时活字印刷发展情况,排除A;政府色彩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材料只提及书商的促销手段,无法得出市民的生活习惯,排除D。
34.C
【详解】北宋东京城中主干道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亦然,这说明当时商业围绕主干道展开,形成商业街,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情况,排除A;材料显示的是突破了空间限制,排除B;D中的“开始”错误,排除。
35.C
【详解】材料中的“关扑”为娱乐性商业活动,当时关扑盛行,说明当时商业活动呈现出娱乐化的特征,C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一项经济活动,无法反映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不能说明理学对社会影响有限,A、B选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经营方式,D错误。
36.D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文书中包括多种类型,而且内容规定详细,说明当时经济活动秩序较为规范,故选D;材料内容主要涉及文书类型和内容,没有涉及商业贸易的主体,排除A;根据文书的类型和内容不能说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排除B;“研究史料全面”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
37.A
【详解】根据“安史之乱后,甘州等开始逐渐没落,凉州(今武威市)逐渐崛起,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心。”可得出丝绸之路受到唐朝安史之乱的影响而逐步没落,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其作用,排除B;中断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材料只涉及到个别地方的崛起,而不是经济中心的转移,排除D。
38.D
【详解】根据材料“固宜一罢钱货,专用谷帛,……夫千匹为货,事难于怀壁,万斛为市,未易于越乡,斯可使末伎自禁,游食知反”可知,南朝沈约主张取消货币,专门用谷帛实物交易,这样鉴于万斛千匹的实物交易运输上太困难,人们自然就会知难而退,这说明沈约的主张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故D项正确;沈约反对大宗商品交易发展,故A项错误;“禁绝了跨境长途贸易”,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未体现跨境长途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与区域开发无关,故C项错误。
39.C
【详解】根据材料“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时期推行朝贡贸易,中国政府以优惠的待遇与各国政府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物资交流,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C项正确;郑和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不是经贸交流,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排除B项;“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与郑和下西洋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0.C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汉代不同行业中存在雇佣劳动力,有酒肆中“涤器”者,有官府雇佣运输盐、铁者,而且出现了以货币作为雇佣报酬的现象,这些形式多样的雇佣劳动力的出现表明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这些雇佣劳动力不仅仅局限在民间手工业中,排除A项;根据材料“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返)其邑”可知,这一时期的雇佣劳动力不同于依附于地主的依附农民,拥有相对的自由,因此材料无法体现剥削的加剧,排除B项;这些受雇佣者多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雇佣劳动力的发展正是土地兼并加剧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