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6 23: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 (考试时长:150 分钟)
班级: 姓名:
考查目标
知识:
必修下第一单元文言文重要语法知识——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背诵默写——《侍坐》、《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红楼梦》1-31回基本内容
能力:
筛选概括信息能力——多文本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
课内外迁移能力——课外古诗文阅读
议论文写作能力——就核心问题层次清晰地表达鲜明的观点
一、课内知识选择题,共 20分,每小题 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居.则曰——平时 大礼不辞小让.——责备
B.度.,然后知长短——考虑 相去.四十里——距离
C.族.庖月更刀——众多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着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1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大概表推测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此处指统治
B.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薄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比得上
C.不如因善遇.之——对待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相信
D.旦日飨.士卒——犒劳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憎恨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唯君图.之——计划 吾其还也。亦去.之——离开
B.批大郤,导大窾.——缝隙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坠落掉落
C.妇女无所幸.——希望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哀痛怜惜
D.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圆 比.及三年——等到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与.点也 / 失其所与.,不知 / 则与.斗卮酒
B.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邻之.厚,君之薄也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子路率尔.而对曰 / 于我心有戚戚焉.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 若.入前为寿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 犹缘木而.求鱼也 /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以.其无礼于晋 / 具告以.事
C.因.其固然 / 因.人之力而敝之 / 因.击沛公于坐
D.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若属皆且为.所虏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风.乎舞雩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常以身翼.蔽沛公
B.良庖岁.更刀 / 晋军.函陵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是罔.民也 / 籍.吏民,封府库
D.然后从而刑.之 / 阙秦以利.晋 / 范增数目.项王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保民而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吾得兄.事之
B.欲辟土地,朝.秦楚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项伯杀人,臣活.之
C.视.为止,行为迟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此其志不在小.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越国以鄙远. / 道芷阳间.行
8.下列各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 则盍反其本矣 / 皆为龙虎,成五采
B.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 技盖至此乎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2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C.然后从而刑之 / 距关,毋内诸侯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失其所与,不知 / 张良出,要项伯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全.含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吾不忍其觳觫 /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依乎天理
C.莅中国而抚四夷 / 因其固然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俯足以畜妻子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0.下列各项种,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②异乎三子者之撰③莫之能御也④百姓之不见保⑤五亩之宅,树之
以桑⑥视为止,行为迟⑦夫晋,何厌之有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⑨大王来何操⑩亚父
受玉斗,置之地
A.①③ / ②⑤⑥ / ④⑦⑨⑩ / ⑧ B.①④⑧ / ②⑦ / ③⑤⑩ / ⑥⑨
C.①②③ / ④⑤ / ⑥⑦⑧ / ⑨⑩ D.①③⑦⑨ / ②⑤ / ④⑧ / ⑥⑩
二、11.默写,共 14分,每空 1分。
(1) 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这个国家面临着这样的外忧内患: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皙的志向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征劝谏唐太宗要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因身处盛世便骄奢淫逸:
__________,__________。
(4)虑壅蔽,__________;想谗邪,__________。
(5)盖儒者所争,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天下之理得矣。
(6)而某不量敌之众寡,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2-16 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煤炭、石油、
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储量在不可逆转地减少,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型能源受到广泛关注。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
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又称“可燃冰”。
研究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
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它具有极强的储载气体的能力,单位体积
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储载量是相同体积气体量的 100~200 倍,其能量密度是常规天然
气的 2~5 倍,1m 的呈饱和状态的天然气水合物在标准条件下可释放出 164m 的甲烷气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3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体。简而言之,就是天然气水合物蕴含的能量大,燃烧值高。
陆地上 20.7%和大洋底部 90%的地区, 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 所以天
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的储量极为惊人。据估计,其资源量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
石资源量总和的两倍。天然气水合物因潜力巨大,被科学家称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
战略制高点”。我国的海域和陆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专家预测这些资源
的总能量约相当于 1000 亿吨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分布区,资
源能量约相当于 800 亿吨石油。按当前的消耗水平保守估计,我国储藏的天然气水合物
可满足近 200 年的能源需求,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取材于方银霞、刘飞等人的文章)
1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天然气水合物优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洁无污染 B.呈饱和状态
C.燃烧值高 D.储量巨大
材料二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存储于海底,而深水海底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藏储层未成岩,
松软易垮塌,容易发生井漏,所以它的勘查开采难度极大。另外,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还
会面临巨大风险,如环境风险、装备安全风险和生产管控风险等。不过,与风险并存的
还有很多潜在的科学价值。
海底地壳活动以及人类的不当开发,都有可能导致海底水合物气藏中的天然气泄露。
因此,开采过程中针对规避风险的各项研究将涉及地质学、环境科学和能源工业等领域,
会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一点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
重视。
在开采中应对各种难题亦可促进勘查开采领域科技水平的发展,从而抢占这一领域
的科技创新制高点。我国在全面开展区域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同时,
在南海神狐海域先后成功实施了两轮天然气水合物探索性试采工作。第一轮在 2017 年 3
月 28 日。试采中运用地层流体抽取法,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地降压,这一方
法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国际创新,我国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中获得
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第二轮在 2020 年 3 月 26 日。试采中攻克了天然气水合物水平井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4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钻采的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水合物的采收率及产气量,创造了产气总量 86.14 万 m 、
日均产气量 2.87 万 m 两项新的世界纪录。相对于第一轮的垂直井试采技术,水平井试采
对技术工艺的要求高,难度大,在此方面亦无先例可以借鉴。我国专家系统分析了第一
轮试采获取的数据,提出了“水合物成藏系统”与“三相控制水合物相态”理论,并反
复试验推演,细化施工环节,实现了从垂直井试采向水平井钻采的技术升级换代,我国
因此又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取材于袁于飞、张辉等人的文章)
1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水平井钻采技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效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的采收率
B.在技术工艺方面比垂直井的要求高
C.第一次在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
D.是我国反复试验才得出的自创成果
材料三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 纷纷制订了长远发展规划。
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深入开展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
术、开发工艺、经济评价、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美国是最早研究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上世纪 60 年代就开展了相关的勘探研究
工作,由其创立的识别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标志——似海底反射层理论被广泛应用。
日本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海洋区域的钻探勘察研究,并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成为世
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采掘技术的国家。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勘探工作起步晚,1999 年才开始系统性的调查工作。与日本
相比,我国开发的难度更大。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为泥质粉砂地层,具有水深更深、
埋藏更浅、渗透性更差、颗粒更细等特点,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开采的一种类型。但是这
类储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储量最大,占总量的 90%以上,一旦实现产业化,其前景
非常广阔。为此,我国提出了“五步走”的发展路径,即理论研究与模拟试验、探索性
试采、试验性试采、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第二轮试采就成功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
向“试验性试采”的阶段性跨越。
目前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经济性评价较少。美国于 2009 年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的数据进行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开采成本比传统天然气的开采成本高 0.80~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5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0.95 元/m 。日本对其海上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估算结果表明,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
每提取 1m 的天然气须花费 2.8~10.8 元。我国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每提取 1m 天然气
的成本为 8 元/m ,远高于通过现有的成熟技术开采常规天然气的成本。因此,目前的天
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尚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取材于冯猜猜、张文孝等人的文章)
14.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我国在南海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时所遇困难的一项是(3 分)
A.储层为泥质粉砂地层 B.储藏在非常深的海底
C.所处地层的渗透性差 D.需经历五个发展阶段
1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90%的天然气水合物储藏在大洋底部,因此各国都重视海洋开采技术的研究
B.无论人类怎样完善开采技术,都未必能避免海底水合物气藏中的天然气泄漏
C.目前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成本高于日本,说明我国的开采技术不如日本
D.我国已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跨越,即将进行商业开采
16.目前开采天然气的成本较低,我国为什么还要耗巨资去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请根据
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6 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7—22 题,共 18分。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
“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
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此言常思困.
隘.之时,必不骄矣。
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
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
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
去,是以为墟也。”桓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管
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桓公招野人而赏焉。
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
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
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6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旁,谏者
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
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桓公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
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
“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
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
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
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
(取材于《新序》)
1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言常思困.隘.之时 困隘:困厄窘迫
B.桓公怫.然.作色曰 怫然:愤怒,不高兴的样子
C.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 便辟:便于解释
D.而断.政.焉 断政:治理政事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饭牛于.车下 礼之于.朝
B.人之.善行也 君能赦之.
C.以.语管仲 自御以.归
D.子其.以子寿祝寡人 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
19.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
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
B.至德不孤
最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
C.谏者得人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7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得到称职的谏官
D.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
麦丘邑人跪坐行礼,起身说
20.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借祝酒提醒桓公君臣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着眼齐国社稷,言辞恳切。
B.管仲说桓公“亦一郭氏”,既是委婉的批评,也是提醒桓公不要重蹈郭氏的覆辙。
C.麦丘邑人认为自己的第三句祝辞是前两句的纲领,因为它直接关系社稷安危。
D.文中的“野人”“麦丘邑人”都是民间有才德的人,桓公求贤若渴,才频频出游。
21. 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22. 麦丘邑人是如何做到让桓公由“怫然作色”变为对他礼遇有加的?请结合文本内容
简要分析。(4分)
五、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3—26 题。
豫剧的孤儿
陈光
①我是地道的河南人,偏偏从小不爱吃面条,也不爱听嗯哪唉嗨哟的豫剧。父亲是琴
棋书画无师自通的才子,我只知道他们电视台的同仁们赞许过他拉着弦子表演的河南曲
剧,我却从来没兴趣听。
②离乡久了,第一次碰到豫剧访美,又听说是得了文华奖的大戏《程婴救孤》,作为
河南人,还是去捧了场。朋友说“一票难求”,我以为不过是习惯上的修辞之语。邻座碰
到作家协会的同乡,他是学民乐出身的,聊到豫剧也有疏离之感,言语间为中国这些传
统剧的存.续.颇为唏嘘。是啊,现在的社会,流行的是街舞、嘻哈音乐,谁还要听什么豫
剧?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8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③没想到戏到半场,我已经哭得不能自已。
④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所害。屠贼乘胜斩草除根,
追杀赵氏遗孤。草医程婴冒死救出婴儿,开始了十六年刀尖上的生死之旅。为保护赵氏
这仅存的秧苗,一个又一个义士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先是小丫头彩凤不畏私刑,然后
是守城大将军韩厥以身守信。屠贼发现婴儿被“劫”,下令民众三日内交出此婴,否则全
城半岁以内男婴,将格杀勿论。
⑤屠刀闪闪,戏到此,你已经知道,唯一能救全城婴孩于无辜的,就只有这个遗孤
了。但献出的却不是赵氏孤儿,而是程婴中年所得的独根苗、亲生子。为能瞒住贼人屠
夫,程婴只能接受公孙杵臼的调包计,密告公孙匿藏“赵氏孤儿”——实为程婴的亲骨
肉。程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婴孩死于屠贼刀下,亲如手足的公孙老兄撞柱而死。
⑥“死比生更容易”——公孙死前交代程婴。逝者逝矣,一死壮烈,生者却要背负
更沉重的偷生命运。为保护遗孤,程婴搬进贼府,日日与虎狼为伴,并让婴儿认屠贼为
义父。比千刀万剐更难熬的是让义士背负一世骂名:在“老程婴,坏良心,他是一个不
义人。行出卖,贪赏金,老天有眼断子孙”的童谣里,程婴真的老了。已是妻离子散,
还要忍受“断子绝孙”的唾弃。“一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每一天,每一年,
一面是殚精竭虑地抚育遗孤,一面是国仇家恨忍气吞声,独咽亲人死别之冤苦、深埋正
义不张之忧愤。
⑦十六年后,孤儿终于成为少年俊杰,朝廷也变了天。遗憾的是,擒拿屠贼时,赵
氏孤儿命其自刎,屠贼自语着“还是没有斩尽杀绝”,竟突然飞出一刀砍向身边的程婴。
⑧全剧,写的是一个“义”字。为正义,为换取一个小小的婴儿,这么多义士,在
生命乃至清名面前,没有一丝犹疑。此心,就是几千年来传下来最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
使得我们民族历千劫而存续,虽寒秋仍独立,它直指苍天,名曰“正气”——当其贯日
月,生死安足论。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9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⑨这样的精神,其实是属于全世界的。甚至西方文化中,也有英雄所见的共鸣。电
影《拯救士兵瑞恩》里,某个家庭的好几个儿子都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按照军令,他
们应该有最后一个儿子留下以照顾全家。为了这个承诺,一群军官士兵在硝烟战火中寻
找这个无名小卒,最后为保护他而献身。在“义”与“信”面前,“生死安足论”。这正
是一个伟大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
⑩从艺术层面讲,《程》剧达到的,也是一个巅峰,它的艺术效果有令人目.不.暇.给.之
感。全剧围绕一个“救”字,剧情环环相扣,两个多小时的长戏一口气演完,始终把观
众紧紧箍在座位上,似悬在绝壁上观火。紧张时密不透气,悲情时肝肠如绞,壮烈时天
地动容,慷慨时气冲云霄。
在绕梁洪音里,人与剧融为一体,演员与演出融为一体。正是因为这样的剧情,
才给演员最宽广、最深邃、最圣洁的空间去发挥,用他们炉火纯青的音、形、声、韵引
领观众走向生死交集、善恶较量、正邪决斗的刀锋浪尖。在每一个急转直下的戏剧冲突
中,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胸中千壑,只有万马奔腾样冲涌而出的高腔;也没有什么台
词可以尽诉心头百.啭.,只有千竹迎风般低回委婉的清音。这样的时刻,每一个音符都是
热血从心底的冲灌,每一个声调都是岩浆自地底的喷涌。
这样的时刻,就是艺术上的高峰体验。
作为音乐和戏剧爱好者的我,曾陶醉于多明戈嘹亮纯净如山中飞瀑的高音,也曾
沉迷于萨拉·布莱曼弥散在水幕喷泉的清幽雅韵。但是,我不能不说,如此跟全体观众
一起震撼到心底熔岩的音乐剧作,我还是第一次经历,也许是文化深层的亲近,也许是
心灵的共鸣。音乐是直指心灵的,而放在一个惊心动魄的剧作里的音乐,更是感人至深。
除了“唱念”,动作高超的“做打”也为剧情增色不少。我不知道演员是不是从小
就要练少林功夫,但我也完全有理由猜想他们小时候应该也跟我一样有过看了《少林寺》
或豫剧《花木兰》之后凌晨偷偷爬起来,翻越学校的高墙去练功的经历。就算是只学了
些花拳绣腿,在舞台上巨幅的高衙背景下,众兵们在刀光剑影中连斗翻腾的腿脚,也是
让人热血沸腾的。而宫女丫鬟们衣香鬓影,齐整整的“水步”,在舞台上轻盈如云,则真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10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正把东方女性那“水莲花”一样的温柔娇羞展示得淋漓尽致。
可惜,这样的艺术,这样纯粹的属于中国的艺术,这么本土、来自自家后院的豫
剧,我竟然是在跨越了千山万水、经过许多人生轮转之后,才在异国他乡遭遇。这,不
知是幸事,还是不幸。
我毫不惊异于最后全场的起立。一向含蓄的中国观众在“程婴”最后谢幕时爆出
比西方人更慷慨的掌声和口哨声。我顾不得被泪雨催花的妆容,跟激情的观众们一起涌
向舞台与演员们合照。这里面竟也有金发老外。
在满台的鲜花、掌声、泪与笑中,我没有遗憾:赵氏孤儿终于被救了。但,豫剧
呢?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言语间为中国这些传统剧的存.续.颇为唏嘘 存续:流行
B. 它的艺术效果有令人目.不.暇.给.之感 目不暇给:看点太多,看不过来
C. 他们炉.火.纯.青.的音、形、声、韵 炉火纯青:技术达到纯熟完美的程度
D. 也没有什么台词可以尽诉心头百.啭. 百啭:渴望得以诉说的重重心声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首段作者说自己虽是河南人,从小却不爱听豫剧,为后文写在异乡观赏《程婴救
孤》后,对家乡戏曲态度的变化做铺垫。
B. 剧中程婴为救赵氏孤儿,舍弃自己的亲骨肉,与屠贼相伴十六年,却遭受百姓强烈谴
责,形成了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
C. 第 段作者将豫剧《程婴救孤》与自己喜欢的其他音乐进行比较,得出剧作的惊心动
魄是这一戏曲感人至深的主要原因。
D. 第 段对演员如何练功的猜想可以看出,“做打”表演引发了作者对儿时欣赏影视剧
之后,迷恋于学中国功夫的动人回忆。
25.文章第③段写道:“没想到戏到半场,我已经哭得不能自已”,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如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11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此激动的原因。(6分)
26.本文题目“豫剧的孤儿”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六、红楼梦,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12分。
27.“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
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这段话写的是谁?( )
A.林黛玉 B.王熙凤 C.贾宝玉 D.史湘云
28.下面的肖像描写写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 ( )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
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A.林黛玉 B.王熙凤 C.薛宝钗 D.秦可卿
29.下面是《红楼梦》中重要的故事情节,选项中对这些故事情节发生先后次序排列正确
的一项是( )
①梦游幻境 ②元妃省亲 ③制灯谜
④宝钗扑蝶 ⑤黛玉葬花 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⑦共读西厢 ⑧雨村断案 ⑨凤姐协理宁国府
A.⑧①⑥⑨②③⑦④⑤ B.⑧①⑥②③④⑤⑦⑨
C.⑧①⑥②⑦⑤③④⑨ D.⑧①⑥⑨②⑦⑤③④
30.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
B.在黛玉初进贾府拜过贾母后不久,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
见。
C.《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例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
陵十二钗》《金锁记》等。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前身是全书开篇神话中的神瑛侍者,黛玉的前身为灵河畔的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12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绛珠仙草。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便也投胎入世,用一世眼泪还灌溉之情。
31.下列关于小说《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怡红院: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相近。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
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
B.稻香村:探春的住所。红楼梦中有关稻香村的描述为:“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
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C.蘅芜苑: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的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
牵藤引蔓,累垂可爱。
D. 潇湘馆:为林黛玉的住所。“潇湘”之名是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
32.《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小物件,在推进情节方面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作用,其中与宝
玉、黛玉的情感发展无关的物件是( )
A.虾须镯 B.金锁 C.金麒麟 D.手帕
33.《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指的是( )
A.宝钗 B.袭人 C.黛玉 D.晴雯
34.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袭人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红玉性情急躁直率,
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李纨,金陵十二钗之一,金陵名宦之女,是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
反衬林黛玉。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她精于世故,一心攀附权贵,但又朴实善良。
35.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的四首,下列对各判词所暗示人物的
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堪破三春景不常,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秀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
B.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巧姐)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13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C.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妙玉)
D.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史湘云)
36.下面所列《红楼梦》中的重要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 潇湘妃子 《葬花吟》 木石前盟 共读《西厢记》
B.薛宝钗 薛蟠之妹 丰年好大雪 金玉良缘 贾母为其做寿
C.王熙凤 贾琏之妻 弄权铁槛寺 凡鸟偏从末世来 协理宁国府
D.晴雯 宝玉丫鬟 病补雀金裘 规谏宝玉走仕途 撕扇子
37.第四回“薄命女偏连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一章回在情节设置上起到重要
的作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将贾府置于一个
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讲述,使之更有典型意义构思精妙。
B.通过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
C.塑造了贾雨村、门子、薛蟠等冷酷无情,徇情枉法的贪官形象。
D.展现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引人入胜。
38.大观园中有一处所,“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湘帘垂地,悄无人声”。住在这里的是( )
A.宝钗 B.黛玉 C.李纨 D.惜春
七、39.写作,50分。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
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
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卷) 第 14 页 共 14 页
{#{QQABQQAEogCgApBAARgCQQHwCkMQkBGAAIoGAAAEoAAAC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