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安徽民谣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学习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的勃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锦衣卫和东厂的设置;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二、能力培养目标: 由教师指导,思考并讨论“明朝前期从哪几方面加强君主权力?”等问题,以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元末农民起义中,红巾军对元朝打击最大,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的统治提供了条件。 2.明代君权的加强,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一、明朝的勃兴
1. 元朝末年, 率领一支红巾军,在江南地区迅速崛起。他采纳 了“ 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
2. 年,朱元璋以 为南京,建立明朝。
二、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 政治上——改革机构
(1)地方:废除 ,设 ,都直属中央。
(2)中央:废除 ,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设 以备顾问,逐渐形成 制度。
自主学习朱元璋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1368
应 天
行中书省三 司
丞相殿阁大学士内 阁2. 司法上——设厂卫
(1)目的:监视_______和镇压人民。
(2)设立:明太祖授权侍卫亲军______兼管侦察、逮 捕和审讯的事。 明成祖时,设特务机构_______。
3. 思想上——八股取士
(1)内容:只许在________范围内命题,应考人不能有 个人的见解。
(2)形式: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______。
(3)后果:使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 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4. 军事上——削藩
(1)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发生了争夺皇位的“_______”。 燕王夺得帝位,年号________。 (2)_____年,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以加强防御。官 吏锦衣卫东 厂四书五经八股文靖难之役永乐1421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阅读课文第 88~89 页,小组交流: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的权力;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八股取士皇帝锦衣卫(明太祖)
东 厂(明成祖)明朝中央集权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 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必须分为八个部分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说说你的看法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成祖朱棣五、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为巩固明朝天下,明太祖把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政治方面
明朝君权的加强迁都北京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
对臣民的监察文化教育方面继续实行八股取士军事方面 继续实行削藩 第十三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1.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 设六部
明朝强化君权 2.厂卫特务 明太祖 锦衣卫
机构 明成祖 东厂
3.八股取士
4.削藩 迁都北京知识结构:课堂练习: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 )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BA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