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9课对外开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9课对外开放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7 07:5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导入新课
 从一间84平方米的铁匠铺起家,到横跨多个产业的国际化集团,万向半个世纪的奋斗史堪称一本创业“教科书”。创始人鲁冠球,一位农民企业家,放眼全球的世界眼光和不离故土的家乡情怀,在中国企业史上也是一个传奇。
鲁冠球
从铁匠学徒到世界汽车零部件大佬
制作:黎燕琳
对外开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
寻找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成功的内在密码
经济特区的设立——时势方成万向新

出生
初中毕业
3年后
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的一户农民家庭
进入了铁业社当小学徒
被辞退
偷偷办了一个小型加工厂,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办工厂的事就被大队知道,只能关掉小工厂,第一次创业就这样无疾而终
1985年鲁冠球拿着《新闻周刊》报道了他和他的万向节厂
当年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1969年,正好有个机遇,中央有个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1个农机修配厂。我和六个人一起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
中国首次允许每个公社成立一家农机修配厂
积累第一桶金
1978年中国开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他的公司已经能够每天创造1万元的利润。鲁冠球也因此成了所在村子里最先用上奢侈品的人。
1978年,农机厂已有300号人,年产值300余万元,并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1980年,鲁冠球与技术人员一起严把质量关。
《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有一位老人”指谁?“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指什么?具体有哪些?请你模仿这位老人在上图中画出这些圈。
设立经济特区
“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
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4月,建设中的深圳蛇口工业区矗立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宣传口号。
1981年正在兴建中的广东深圳蛇口工业区
1984年可停泊5000吨货船的广东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顺岸式码头
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的打工妹和打工仔
1990年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使深圳成为当时全国高层建筑数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城市
为什么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能被选为最早的四大经济特区呢?
广东和福建毗邻港澳台,华侨众多、资源丰富。
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
经济特区的“特”表现在哪里?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并在进出口、减免税方面提供优惠
“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讲话。
踏着改革开放的战略节拍,鲁冠球一路前行,从田野走向世界。
对外开放的格局——钱潮试水绽啼音

“鲁冠球的万向节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
“1980年年底,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检查团到了厂里,经过一个星期的严格检查,给出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结论:总分99.4,属全国同行之首!从此,鲁冠球的工厂被中汽公司列为全国仅有的3家万向节生产定点厂之一。”
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像一个十字架,大的长度近一尺,小的长不过一手指,4个头的横断面平光如镜子,磨掉一根头发的1/6就得换新的。
深圳
厦门
汕头
珠海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上海
乌鲁木齐
重庆
武汉
满洲里
昆明
1992年 内地
1980年 建立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 海南经济特区
(第5个经济特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
环渤海地区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经济
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和沿边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 城市、
自治区首府
内陆县市
内地
对外开放格局
多层次

线

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
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
“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邓小平
“要实现适当的发展速度,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面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拿出具体措施。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比如抓上海,就是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1990年3月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在谈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的对话
浦东开发“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邓小平
“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邓小平
1990年6月2日,宣布浦东开发开放
开发浦东的重要性?
1990年10月份,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万向集团正式成立,鲁冠球成了万向集团的法人代表。1994年1月10日是一个让鲁冠球终生难忘的日子,万向股票在深圳股市上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犹期夙愿圆车梦

2001年,万向再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纳入麾下,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2000年10月,舍勒公司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被万向集团收购,供应商变股东迈向世界
2001年12月,在经历长达15年艰苦曲折的谈判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01年和2008年万向集团利润降低与什么事件有关?
加入世贸
金融危机
“万向一二三作为万向集团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布局,迄今未能实现稳定盈利。特别是公司主攻的三元软包电池技术,在当前技术迭代和市场变革的浪潮下,正面临来自方形和圆柱电池的市场份额侵蚀。”
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课堂总结
1990-1992年
经济特区
萧山万向节厂
1978-1980年
万向集团成立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内地

线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迈向世界
习题巩固
1.(2024·河南三模·13)20世纪90年代,《纽约时报》有时事评论写道: “在大片稻田和破旧的建筑物中,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建立一个亚洲金融之都,向世界证明其对外开放仍在继续。”材料中“大规模的项目”最有可能在( )
A.深圳 B.广州 C.厦门 D.浦东
2.(2023·江苏南通·11)南通在兴办中外合营企业的过程中贯彻稳中求益的方针,力争办一个成一个,到1987年4月,南通已创办合营企业29家,共引进外资8300多万美元,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南通( )
A.建成首个经济特区 B.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C.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兴办了自由贸易区
3.(2023·山东青岛·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融入世界,希望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在与世界的联系互动中发展。中国迈出的第一步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香港回归祖国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D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