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平行四边形》 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5课时
CONTENTS
目录
教材内容
01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学情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教法、学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5
板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6
BRAND INTRODUCTION
教 材 内 容
PART.01
教材编排
《平行四边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内容。本节课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小学阶段主要涉及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几何观念。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教材中大部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在第一、二学段都有出现,如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第一学段中,学生对于空间图形的感知还只是停留在整体认识上,重在建立图形的表象,即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而当学生在第二学段,经历过直线、射线,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学习后,他们就获得了进一步研究图形性质的知识和方法,此时也具备了研究图形特征和关系的能力,从而使研究上升到理性层面。
02.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学生在认识了角、长、正方形后,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既可以从静态中观察平行四边形,又可以从动态中观察,在活动中为学生积累充分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四年级抽象图形特征奠定丰厚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
03.
教 学 目 标
2
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并充分感知其特征,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
通过多种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平移、旋转、转化等数学思想,获得初步研究图形的经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直观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04.
教法、学法
教法:
在教法上本课我将主要以引导启发法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探索能够自主的,愉快的学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合作交流法可以让学生之间多一些交流及合作的机会,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0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
研讨归纳
1、情境导入
你能在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平行四边形?
2、探究新知
做一做,说一说,这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优翼
二
向左拉
向右拉
2、探究新知
可以比一比它们的边和角!
做一做,说一说,这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优翼
二
2、探究新知
有的角变大了,有的角变小了。
边没有改变。
做一做,说一说,这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优翼
二
2、探究新知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一组是锐角,一组是钝角。
还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说一说,这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优翼
二
2、探究新知
通过拉动长方形框架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做一做,说一说,这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优翼
二
2、探究新知
接着画出平行四边形。
优翼
怎么画,应该注意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感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