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6 23: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的曲折道路
学习目标
1.说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归纳背诵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探究其改革失败的根源。
2.以匈牙利为例,概括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原因及结果,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本国国情。
3.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预习导学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1)东欧成立了8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匈牙利 、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 、民主德国。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① 效仿苏联模式 ,进行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②各国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但存在一些弊端 。
2.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
(2)时间:1953-1964年。
(3)措施
①农业:取消 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的运动。
②工业: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地方的 经济管理权 和 企业自身的经营权 。
③政治: 批判个人崇拜,提倡集体领导 ,大张旗鼓地纠正冤假错案。
(4)结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 没有触及苏联模式的根本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 社会主义 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
②这些国家大都按照 斯大林模式 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③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中, 匈牙利 的改革较为突出。
(2)匈牙利改革
①背景: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爆发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 政治经济 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②措施:A.政治:改善党的领导,革新干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实行 民主集中制 原则。B.经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开放 农贸市场 。改革计划 管理体制 和 价格工资制度 ,允许 私人企业 的发展。
③结果:改革取得一些较好的效果,经济有所发展,但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再度陷入困境。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的阶段。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上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从总体上看,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远大于内容的变化,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在他执政后期,斯大林模式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
【探究问题二】你认为苏联出现个人崇拜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才能消除个人崇拜
苏联个人崇拜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根源:第一,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根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地方归属中央,中央集中到个别领导人的决策上。第二,政治根源。不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给个人崇拜的产生留出了肥沃的土壤。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第三,对权力的崇拜。个人崇拜,是高度集权领导体制的历史产物,从政治本质上说,就是对个人手中权力的崇拜,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等。第四,理论根源。把党的地位特殊化,再进一步推崇个别高级领导人员,把领导人物神圣化。否认群众的主要作用。
消除办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取消领导干部终身制;经济上进行中央宏观调控,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是人民的公仆,是人,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神……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