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它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社会属性是指它必须有承载体,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才称为灾害。现在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
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2.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征,可以说突发性是自然灾害的特点,但不能说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第2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紧扣“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自然灾害”这两个条件去分析四个选项。③不属于自然灾害,④属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只有①②可能由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诱发。
答案:1.D 2.A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完成第3~4题。
经纬度
位置
1月平均气
温(℃)
7月平均气
温(℃)
年降水量
(毫米)
多年平均暴
雨日数(天)
33°N,98°E
-12.8
8.7
561.4
<0.2
3.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4.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解析:第3题,根据表格中的经纬度信息,并调动区域地图知识,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应是地形。第4题,根据表格中的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主要的自然灾害不大可能是暴雨洪涝和泥石流;该地也不会发生台风灾害,而由于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发生雪灾的频率较大,雪灾应是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
答案:3.C 4.A
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
答案:D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波浪形变化
7.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6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所以,洪水频率有增大的趋势。第7题,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雨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小洪灾发生的频率,但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因此洪灾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灾频率增大。
答案:6.B 7.C
8.(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材料二: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及自然灾害区划图。
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
我国热带气旋与台风运行路线、泥
石流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
我国自然灾害区划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字母代号填入第(1)(2)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 。在图四中,地区Ⅰ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Ⅱ内 、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3)干旱与洪涝灾害均较严重的地区是?
,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是 。简要说明其中各地干旱灾害成因的不同之处。?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针对我国暴雨洪涝所发生的原因,请你说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各地气候、地形、河流等条件不同,各地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也不相同,防御措施也各有特点。从图一、二、三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洪水。在图四中,地区Ⅰ和地区Ⅲ同为东部季风区,洪水、干旱、台风、风暴潮都时有发生;地区Ⅱ是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Ⅳ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现代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区,加上夏季暴雨集中,是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第(2)题,在图示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有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干旱和台风,而洪水和风暴潮是发生在水圈中的灾害。第(3)题,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旱涝灾害严重。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雨带的推移,进而导致我国旱灾出现的时间差异及地区差异。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实践经验,说出治理措施。
答案:(1)A C ABCF C D E
(2)DE CF AB
(3)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 华北平原主要为春旱,原因是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量大,形成春旱。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伏旱,原因是该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珠江三角洲主要为冬旱,原因是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降水少;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
(4)加强气象监测,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加强防洪工程措施;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等。